一、 明确学习内容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了解的节日是( )
A.中华传统节日。
B.国外的节日。
C.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一个节日。
A
二、学会选材
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在可以作为习作素材的
内容后打“√”。
1.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红色的春联,
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
2.我最喜欢过儿童节了,因为儿童节那天,我会收到
喜欢的礼物。( )
√
3.端午节这天,我们全家人一起包粽子,煮粽子,吃
粽子,可开心了。( )
4.清明节,爷爷、奶奶带我去扫墓、踏青。( )
√
√
三、阅读欣赏,学习写法
粽子飘香又端午
每逢端午节的时候,我都会忆起儿时过端午节的
情景。
那时,在翘首的盼望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
节。为了到清溪河看赛龙船,我早早就爬起来,拿上
两个粽子,和邻家的孩子们一起,赶着到清溪河去。
清晨的老街也在睡梦中醒来,喧闹的人声,小吃的香
味,充斥着早晨的街市。
街边的石板地上摆满了碧绿的菖蒲和艾叶,叶片
的清香味在街市上飘荡。这是近郊农户挑到城里来卖
的,在端午节这天,家家都以艾叶悬于大门口,以避
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我们一群小伙伴来到清溪河畔,河水清澈见底,
桥下涛声阵阵。先来的人们把河岸挤得满满的,人们
扶老携幼,有的孩子坐在大人的肩头,吹着公鸡毛的
竹哨子。有几个小孩还爬到河边的歪脖子柳树上。到
处是喧闹的人群,到处是涌动的人流。
只看见河的上游有十几条龙船正蓄势待发。龙船
和一般的渔船不一样,它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
船尾饰龙尾。龙头龙尾以木雕成,涂上颜色加以彩绘。
龙头的颜色有红、黄、白等色,龙头上的胡须被河风吹
拂着,栩栩如生。龙船上锣鼓喧天,水手们跃跃欲试。
随着龙船上震天的呐喊声、岸上人们的欢呼声,一
阵锣鼓响彻清溪河,赛龙船开始了。只见一条条龙船像
离弦之箭向下游飞去,白色的浪花在船后铺成一条白练。
我和五儿这一群孩子在人群中欢呼雀跃,尾随着龙船在
岸边奔跑,整条河也在沸腾。
正午,意犹未尽的我们赶回家吃饭,“早端午,晚
中秋”,今天的午饭一定是丰盛的,还要喝雄黄酒。雄
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但只能大人喝,小孩不能喝,大
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抹一番,这样
能驱邪解毒。
端午节的夜晚在屋外乘凉,夏天的夜空那么深邃而
恬静。听母亲和邻居在聊天,知道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船
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那美丽感人的故事像夜
空中闪烁的星星,照亮了我渺茫的心海。
粽香飘荡在窗外,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和厚重的民俗
文化韵味,随着岁月的流逝还在无声地传承着。尽管时
光流逝,但我心中依旧重复着这些难忘的故事,在恬静
中细细品味人生的甘苦。
1.本文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A.时间 B.空间
C.事情发展 D.逻辑
2.文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很多端午节的习俗,请你
按照短文顺序,补填习俗,并填空。
①吃粽子 —— ②______________ ——
③赛龙船 —— ④______________
其中,作者详写的是___________习俗。
A
插菖蒲和艾叶
喝雄黄酒
赛龙船
3.关于赛龙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赛龙船的地点在清溪河。
B.来看赛龙船的人非常多。
C.龙船和一般的渔船没什么区别。
D.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龙船的
速度快。
C
4.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厚重的民俗文化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写作指导
你想写什么内容?确定好主题后,先理清思路,根
据提示填一填,再写一篇习作。
1.写过________节的过程。
写过节的过程,要有详有略。其中,我要详写
__________的过程,略写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元宵
做元宵 煮元宵、吃元宵
2.写过________节时发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故事的内容要写具体,我要详写_________________
的过程,准备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使描述更加生
动形象。
重阳
一家人去泰山登高
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五、新时代的传统节日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节日有了新过法。
比如过春节时,以前长辈会把钱放到红纸包里给小
辈,称为“压岁钱”,现在可以直接发微信红包、
支付宝红包。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的红包?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我更喜欢用红纸折的红包。长辈给小辈发用
红纸折的红包更有仪式感,更能体现出古人所赋予
的“压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