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教案-1.3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1-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教案-1.3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1-

ID:703220

大小:22.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5-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1 -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第三节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1)调查、研究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进行交流与评价。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认识到社会和生产实践在推动了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 时,又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2) 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信息技 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 动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2、难点: (1) 运用信息技术的实例。 (2) 引导学生运用己学的信息技术制作电子作品。 教学课时 共 2 课时 教学环境 多媒体机房 PPT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阅读课本 P13 页,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弋登·摩尔博士在哪一年预言关于芯片集成的晶体管数目 每 18 个月都要翻一番而价格而下降?后来预言是否实现?从这 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老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很自然得引入了新课“日新月异的信息 技术”。 二、新课讲解: ㈠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 2 - 提问:信息无所不在,现代社会人们主要是通过什么获取信息,记 录信息,管理信息,传播信息和加工信息的? 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 获取信息:通过阅读、交谈、书信往来、看电视、访问因特网、 温度计、听诊器、钟表、测量仪器、显示微镜、望远镜、气象卫 星等。 记录信息:通过书写、印剧、照相、录音、录像、微镜等技术和 纸张、胶片、磁带、光盘等介质。 管理信息:通过目录卡片、文件夹和数据库等。 传播信息:通过旗语、信号灯、钟声、电报、电视、卫星和因特 网等。 加工信息:通过描述、分类、转换的压缩等方式。 提问: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有哪两次突破? 学生:一是从人脑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进行信息加工; 二是由使用机械设备再发展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 加工。 信息技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 播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相关技术。 1、悠久的通信技术发展史 学生阅读 P14 的有关背景资料内容,然后思考并体会信息传播技 术是如何演变的? 学生:早期通过人传播信息→古代打仗通过烽火传播信息→莫尔 斯电码→电话→无线电通信→卫星传播→光纤传播 老师:从以上的背景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传递方式是随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化的。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电话、光 纤和卫星通讯等各种新型通讯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发展,使信息传 播的速度及内容都产生巨大的变化,通信技术向着速度更快、使 用更便利、应用空间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在信息技术历史上有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大屏幕展示)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①语言的使用 - 3 - ②文字的创造 ③印刷术的发明 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与普及 ⑤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普及与运用 2、神奇的计算机技术 (1)简单介绍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有关情况以及计算机发 展的历程。 ENIAC 1946 年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 第一代 电子计算机 1946-1958 年 第二代 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1958-1964 年 第三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4-1970 年 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20 世纪 80 年代 第五代 智能化计算机-至今 (2)让学生阅读计算机技术应用和发展实例,体会计算机技术的 神奇魅力。 ①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模拟恐龙动画情节特技。 ②斟酒服务员机器人功能。 ③人脸识别技术介绍。 ④中国的超级计算机。 总结得出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智能代理技术、中国的超 级计算机、语音技术。 老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①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②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③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3、丰富多彩的因特网 - 4 - 因特网是依照 TCP/IP 协议,在全球范围内将成千上万个计算机网 络连接起来所形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网络。 让学生阅读课文 P16 并谈谈关于因特网的功能? 信息获取—在网上可以查询不同领域的资料。 信息发布—用户可以在因特网上发布各种各样的信息。 网上交流—结合聊天软件、电子邮件、IP 电话、网上寻呼、视频 会议等。 网上学习—结合中学生的需求,介绍关于远程教育有关知识。 电子商务—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网上购物是指在网上可以买 到生活和学习中所需的一切物品。 网上娱乐—包括网上游戏、电影、音乐等。 虚拟社区—类似现实社区,提供信息交流途径讨论、通信、聊天。 ㈡我看信息技术 老师:我们了解有关通讯技术的发展史以及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 活带来的影响,另外了解到因特网的有关功能,我们可是借助因 特网进行生活与学习,那么下面我们利用以前掌握的信息技术制 作关于 Word 或者是 PPT 的电子作品。 操作流程: (1)介绍电子作品的过程:策划主题与内容、制作作品、润色作品、 修改作品等环节,最后通过交流与评价。 (2)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工具进行信息的处理与信息的表 达。(分组完成电子作品的制作) (3)让学生确定主题 —信息技术的历史沿革及发展动向 —IT 名人和成功企业的传奇故事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DIY 装机技巧 —其他主题 …… (4)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要包括以下内容: - 5 - 作品的名称、作者和时间 *有关主题的解释 *拟用相关网站的链接及说明 *作品引用记录(参考答案) *需要感谢的人及结束语 *比较或对比、证明及评价与分析等*相关的图片和表格素材 *相关的文件素材 (5)在让学生制作作品之前,可以让学生打开配套光盘中的学生 作品,进行观看和评比,然后开始制作自己的个人电子作品。 (6)学生制作完毕,让学生把作品提交到教师机,然后教师与学 生一起评价作品。 (评价作品的依据是根据教材 P20 评价电子作品标准和本班的实 际情况,以此对全班学生的作品进行全面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 所选主题的认识程度,并检测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掌握程度。 在进行电子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回顾自己制作作品过程,反 思所应用的技术是否合理,思考作品是否恰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情 感,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学好电子作品的制作方法,从而加深了 了解并增进友谊。 课堂小结:我们了解了信息技术的历史、以及它的现状。我们可 以看到,信息技术无论是对社会发展、科技术进步,还是我们的 学习、生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和生产实践 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同时,又对推动了社会的深刻变革。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必须掌握如何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有用的信 息、如何加工成为有效的信息、如何将获得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管 理、如何充分准确的表达自己的信息,在信息时代如何利用合理 的工具合理、合法地开展交流,这些信息素养正是我们信息技术 课程要学习和提高的。为此我们应做到能够熟练掌握关于利用信 息技术有效地扩展和延伸自己的信息能力,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有 效地利用信息。 教学反思 由于高一年级学生的原有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课 堂中采取分组教学,就是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讨论和完成电子作 品的制作,这样的意图就是让信息技术知识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带 动那些信息技术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同 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节课的处理较好的地方就是让学生对 这门课程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氛围。 - 6 -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