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ID:702564

大小:209.98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1-05-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故事一: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 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 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 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 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 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 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 • 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 青蛙在温水里死亡 • 挪威渔民出海捕沙丁鱼,如果抵港时鱼 仍活着,卖价要比死鱼高出许多倍。因此, 渔民们千方百计想法让鱼活着返港。但种种 努力都失败了。只有一艘渔船却总能带着活 鱼回到港内,收入丰厚,但原因一直未明, 直到这艘船的船长死后,人们才揭开了这个 谜。原来这艘船捕了沙丁鱼,在返港之前, 每次都要在鱼槽里放一条大鲶鱼,放鲶鱼有 什么用呢?原来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 生,自然向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而大 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分子”,自然 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一来,就一 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法家拂士 曾益其所不能 给下列红字注音: (quǎn) (yuè) (gé) (f ú) (bì) (z ēn g)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动心: 忍性:  使……痛苦。  使……劳累。  使……饥饿 使……经受贫困之苦。 使……惊动。 使……坚强。 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 中被选拔,胶鬲从卖鱼盐的商贩中被选拔,管 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选拔(为相),孙叔 敖从隐居海边被选拔,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 (赎回)举用。 因此,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必须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 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 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才 能。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 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在脸色上显露 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 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 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 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这样 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 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为? •2.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有 什么作用? •3.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 用? 举例论证: 列举六个人的事例 共同特征:出身卑微、经历磨难 终有作为 列举六个人的经历,作用是什么? 1)引出并论证磨练造就人才的观 点。 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使 论证充分 3)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2.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 用? 对比论证 常常处在困境, 才能不断奋发 常常没有忧患, 往往遭至灭亡 个人 国家 经 受 磨 炼 的 益 处 对比论证 不 受 磨 炼 的 危 害 3.简述论证思路。 首先引用六个人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进 行举例论证,得出磨难造就人才的观点 ;其次从个人正面论述饱受磨炼的好处 ,又从国家反面论述不受磨炼的危害, 从正反两面进行对比论证,进一步论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最后总结全 文,明确提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 1.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张载)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 补充论证本文观点的名言(道理论据) 玉:动词,琢磨(璞玉)。汝:你。玉 汝:像琢磨璞玉一样锻炼你。译为:艰 难困苦的磨练,能助人成就大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警世贤文·勤奋篇》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唐·黄蘖(niè)禅师《上堂开示颂》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王宝池 七律《劝学》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 补充论证本文观点的事例(事实论据) 1.屈原被放逐乃赋《离骚》 2.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 《红楼梦》。 3.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 仍然坚持音乐创作。 4.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 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