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绿色植
物通过光合作用把CO2和HO2合成的光合
产物。燃烧后,纤维素变成了CO2和HO2
散失到了环境中。从这个实验中,我们
可以知道了什么?
碳元素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回
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什么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2、这里的“物质”指什么?
3、循环过程是怎样的?
4、循环的范围有多大?
5、物质循环具有什么特点?
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
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
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物质:
循环过程:
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
统中的物质循环 。
想想:在农田中大量使用DDT有机农药为什
么会殃及南极的企鹅?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具有全球性
1、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以什
么形式进行循环?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分别
以什么形式存在?
3、碳元素通过什么途径进入生物群落?
4、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哪些?
(1)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
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形式存在。
碳在生物群落中以 形式存在。
(3)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4)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
CO2
CO2和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①光合作用
②化能合成作用
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5)物质循环的渠道是什么?
(2)
大气中的CO2库(无机环境)
呼
吸
作
用
动 物
(消费者)
动物
摄食
呼
吸
作
用
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
微生物
(分解者)
厂房
汽车
燃
烧
作
用
绿色植物
(生产者)
泥炭
煤
石油
分
解
作
用
碳循环的图解
光
合
作
用
与社会的联系
(1)原因:
(2)危害:
(3)防止和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
①工厂、汽车等对化学燃料的大量使用,向
大气中释放大量的CO2 。
②森林、草原等植被被大面积的破环,降低
了植物对CO2含量的调节能力
①气候变暖使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
②改变降雨和蒸发机制,造成旱涝不均,病虫害增加
1、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
是( )
A.二氧化碳 B.碳酸盐
C.碳酸 D.碳水化合物
能力提升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 )
A.带有全球性
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D.在群落的个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
3、看图回答问题
⑴这是____元素的循环。
⑵图中A、B、C、D各是什么生物?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CO2
O2 CBA
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
D 煤,石油
①
②
③
④
⑤
能力提升
碳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分解者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燃烧
⑷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
(用箭头在图中表示出来)
⑸由该循环可见,生态系统
的物质循环的特点: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反复循环
全球性
能力提升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太阳能
光合作用
生产者
能量
次级消费者
分解者
呼吸
能量
初级消费者
能量
遗
体 遗
体
残
枝
败
叶
能量
呼吸
呼吸
呼吸作用
含C有机物 含C有机物
大气中的CO2
大气中的CO2
大
气
中
CO2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因不同元素而已,
如碳以 形式循环
特点
范围
联系
⑴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⑵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解释,离不开 的合成和
分解
⑶ 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⑷ 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⑸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正是由于 ,
才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全球性、反复循环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比较
二氧化碳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有机物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无机环境
物质
物质
能量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