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4《周亚夫军细柳》课件(25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4《周亚夫军细柳》课件(25张PPT)

ID:701706

大小:2.96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1-05-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观猎 xuán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1、疏通文意,理解文中周亚夫和汉文帝这两 个人物形象,能说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2、把握文本写人叙事的技巧,学会用正面描 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或对比、衬托的手法来刻画 人物形象。 了解作者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以及汉代名将周亚夫。 解决翻译中存在困惑的字词,初步疏通文意。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 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 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 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 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 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 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 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 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 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读准字音 分清句读 流畅响亮 字正腔圆 1、匈奴大入边 2、军细柳:以备胡 3、上自劳军 4、已而之细柳军 5、彀弓弩,持满 6、不闻天子之诏 7、介胄之士不拜 8、使人称谢 预习反馈——解释句中红色字的含义 1、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 弓弩,持满。 3、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预习反馈——翻译下列句子 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皇上的车队)长驱 直入,(两军营)将军下了坐骑,迎送皇帝。 不久到了细柳军的军营,将士都身披铠甲, 拔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 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预习反馈——翻译下列句子 4、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5、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 请以军礼见。” 6、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文帝就派使者手持符节下诏给周将军道: “我要入营慰劳军队。” 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拱手行礼,说:“盔甲 在身的将士不行跪拜大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 见。” 文帝被他感动,表情变得严肃庄重,扶着车 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 从“上自劳军”和“称善者久之”等可以 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体恤下情、胸怀宽广、深明大义的明君 作者为了突出“真将军”周亚夫的形象, 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对比、衬托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 对后世的 有深远影响。鲁迅先生称 其为“ ” 传记文学 文学史家李长之先生曾评论道:“史记 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 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 纪传体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或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刻 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要求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或精神品质。(不少于60字,并在网上对至少 两位同学的帖子予以评论。) +4 马嘉悦 11-04 18:51 我的妈妈是一位标准的女性。她会在起床后用半个 小时梳妆打扮,在出门前提早一个小时构思装束,并在 镜子前搭配30分钟的衣服。妈妈虽然不常化妆,但偶尔 戴一副耳环便能散发出那迷人的优雅。可自从我上了小 学之后,那份优雅,便渐渐地沉淀了下去,开始成为了 一个操劳的象征,一个憔悴的背影。早上起床为我做饭, 晚上回家检查学习,假期时东奔西跑带我上课。不知什 么时候妈妈那棕色的长发上冒出了几根银色的白发,梳 妆台上的化妆品已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耳环早已不 见踪影。当我发现白头发从一两根到不计其数,化妆品 由多到少,衣服的颜色由浅变暗。再看看妈妈眼尾被岁 月刻上的痕迹。我才真正意识到我长大了,而妈妈老了。 庞欣怡 11-04 19:54 运用对比,写出妈妈在我上小学前和上小学后的不 同形象,运用侧面烘托,用化妆品落满灰尘、耳环不 见踪影等生活细节,烘托出妈妈的操劳。只是应该突 出人物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 +2 庞欣怡 11-04 19:42 我的外婆超“暴力”,不信,你看!星期六,我 去外婆家玩,刚一进门,外婆就递给我一本练习册、 三套试卷。我呆呆的站在门口,不知如何拒绝。我只 好接过“重任”,“刷刷”地埋头苦写,没有水,也 没有零食。我忍住饥饿,不停地告诉自己:“不能错, 不能错。”可是去了奶奶家呢,在我写作业时会给我 倒水、送零食。有不会的题,奶奶还会耐心地讲给我 听。不仅如此,奶奶从不会给我布置其他作业,只要 做完自己的家庭作业,就能做想做的事。 虽然外婆对我很“暴力”,但我知道,外婆和奶 奶一样,用不同的方式爱着我。 耿欣雨: 11-04 21:27 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外婆对你的严格要求和奶奶 对你的宠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写出了虽然两位老人 表达爱方式不同,可不变的是她们对你的爱。描写生 动,语言诙谐,读来饶有趣味,继续加油! +4 +2 耿欣雨 11-04 21:01 潘怿捷是一个文静腼腆的女孩,说话的时候总是 温温柔柔的样子,使人不由得心生好感。几乎所有人 在和她说话的时候,都下意识的放柔了声调,好像声 音略大一点就会惊到这纤细的女孩子。她的温柔不止 展现在说话的时候,每当看到同学们遇到困难,她总 会第一个上前伸出援手;每当有同学心情不好时,她 也会安慰、鼓励他;每当有同学受到批评时,她也会 及时的帮他找出不足……潘怿捷对别人的温柔,更衬 出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止一次的,在老师留部分 同学放学后二次听写时,不在名单中的她也总是留下 再次听写,理由永远是觉得自己复习的还不到位,多 听写一次总是没有坏处的。 刘老师: 11-05 15:31用潘怿捷同学宽以待人却严以 律己的事例形成鲜明对比,且用旁人与她相处的感受, 侧面烘托出人物的“温柔、善良”。 +5 刘一浩 11-04 15:26 当下课铃响起时,一群男生飞奔到后操场,而他 却总是在班里写作业。他也很喜欢篮球,当走廊里传 来咚咚的拍球声,好像是战鼓在催他上阵。可是解开 一道数学题的喜悦却远超篮球,每当老师谈起他,脸 上都洋溢着笑容,称赞他会利用时间。 耿欣雨: 11-04 21:09 使用了对比的手法,用那些一下课就打篮球的男生 和认真学习的男生作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这位男生的稳 重、懂得珍惜时间、有自制力等一系列特点。男生喜欢 篮球,但打篮球的乐趣却远远不如解开一道数学题的快 乐,也运用了对比,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同时运用了侧 面描写,通过老师们对男生的评价,也写出了男生的热 爱学习等特点。语段描写生动,行文流畅,继续加油! +4 +2 张艳昕、唐心蕙、谢菲 某同学 11-05 10:53 我的母亲是自来水公司的一名员工。夏天,窗 外的蝉趴在树上控诉着夏天的炎热,我连房间都不 想走出来,室外的地面散发出滚滚热浪,母亲在外 面。冬天,干冷的寒风呼啸着,稍稍打开一点窗户 就会感到寒冷,母亲在外面。 刘老师: 11-05 15:45 初步学会了使用对比和侧面烘托,只是未突出人 物的精神品质,可加一句点睛之笔。 +3 -2张祥乐、施学旺、杨亚奇、琚欣萌 1、没有运用对比或侧面烘托的手法。 2、没有通过对比或侧面烘托很好地突 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点。 对比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把两种 事物对照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突出被表现事物的特征,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侧面衬托:通过对周围人物的言谈反映,从侧面 来衬托要写的人物。它的特点是对人物从侧面着笔, 从旁边入手,进行多角度映照和多层次烘托,曲折生 动地描写人物。 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赵怡涵 11-04 19:42 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把军队管理得井井 有条、秩序严谨。在当今社会可以不徇私情、正直公 平对待工作管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张艳昕 11-04 21:48 现在很多人只知道阿谀奉承,像周亚夫这样刚正 不阿的人很少了,他们不懂那些夸赞的词,只知道我 是干什么的,不管是多么重要的人,必须有纪律,有 规定。这样的人才能干大事! 马嘉悦 11-04 20:28 周亚夫是现如今那些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一 类人群的代表。他们的心中有职有法,依法办事, 不被任何事物蒙蔽心智,遮住双眼。如果我们每一 个人都有他这样敬业爱国之心,国家谈何不富强? 庞欣怡 11-04 20:31 在工厂中,那些为了产品质量好,不顾成本高、 工艺复杂的工人,不也正是周亚夫精神的化身吗? 他们用严格的生产过程,赢得了工厂良好的生产业 绩和销量。他们是恪尽职守,敬业乐业的好员工。 +3 《史记》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 从廉颇、蔺相如、屈原、项羽、张良、韩信、李 广等人中任选一位,借助工具书阅读相关的本纪、 世家或列传,了解其生平事迹,领略人物的风采, 感受《史记》的写人艺术。 课堂类型:翻转课堂 主讲教师:刘振华 录制剪辑:耿亚娟 录制单位: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