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观猎
xuán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1、疏通文意,理解文中周亚夫和汉文帝这两
个人物形象,能说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2、把握文本写人叙事的技巧,学会用正面描
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或对比、衬托的手法来刻画
人物形象。
了解作者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以及汉代名将周亚夫。
解决翻译中存在困惑的字词,初步疏通文意。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
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
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
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
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
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
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
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
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
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读准字音
分清句读
流畅响亮
字正腔圆
1、匈奴大入边
2、军细柳:以备胡
3、上自劳军
4、已而之细柳军
5、彀弓弩,持满
6、不闻天子之诏
7、介胄之士不拜
8、使人称谢
预习反馈——解释句中红色字的含义
1、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
弓弩,持满。
3、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预习反馈——翻译下列句子
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皇上的车队)长驱
直入,(两军营)将军下了坐骑,迎送皇帝。
不久到了细柳军的军营,将士都身披铠甲,
拔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
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预习反馈——翻译下列句子
4、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5、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
请以军礼见。”
6、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文帝就派使者手持符节下诏给周将军道:
“我要入营慰劳军队。”
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拱手行礼,说:“盔甲
在身的将士不行跪拜大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
见。”
文帝被他感动,表情变得严肃庄重,扶着车
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
从“上自劳军”和“称善者久之”等可以
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体恤下情、胸怀宽广、深明大义的明君
作者为了突出“真将军”周亚夫的形象,
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对比、衬托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
对后世的 有深远影响。鲁迅先生称
其为“ ”
传记文学
文学史家李长之先生曾评论道:“史记
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
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
纪传体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或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刻
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要求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或精神品质。(不少于60字,并在网上对至少
两位同学的帖子予以评论。)
+4
马嘉悦 11-04 18:51
我的妈妈是一位标准的女性。她会在起床后用半个
小时梳妆打扮,在出门前提早一个小时构思装束,并在
镜子前搭配30分钟的衣服。妈妈虽然不常化妆,但偶尔
戴一副耳环便能散发出那迷人的优雅。可自从我上了小
学之后,那份优雅,便渐渐地沉淀了下去,开始成为了
一个操劳的象征,一个憔悴的背影。早上起床为我做饭,
晚上回家检查学习,假期时东奔西跑带我上课。不知什
么时候妈妈那棕色的长发上冒出了几根银色的白发,梳
妆台上的化妆品已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耳环早已不
见踪影。当我发现白头发从一两根到不计其数,化妆品
由多到少,衣服的颜色由浅变暗。再看看妈妈眼尾被岁
月刻上的痕迹。我才真正意识到我长大了,而妈妈老了。
庞欣怡 11-04 19:54
运用对比,写出妈妈在我上小学前和上小学后的不
同形象,运用侧面烘托,用化妆品落满灰尘、耳环不
见踪影等生活细节,烘托出妈妈的操劳。只是应该突
出人物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 +2
庞欣怡 11-04 19:42
我的外婆超“暴力”,不信,你看!星期六,我
去外婆家玩,刚一进门,外婆就递给我一本练习册、
三套试卷。我呆呆的站在门口,不知如何拒绝。我只
好接过“重任”,“刷刷”地埋头苦写,没有水,也
没有零食。我忍住饥饿,不停地告诉自己:“不能错,
不能错。”可是去了奶奶家呢,在我写作业时会给我
倒水、送零食。有不会的题,奶奶还会耐心地讲给我
听。不仅如此,奶奶从不会给我布置其他作业,只要
做完自己的家庭作业,就能做想做的事。
虽然外婆对我很“暴力”,但我知道,外婆和奶
奶一样,用不同的方式爱着我。
耿欣雨: 11-04 21:27
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外婆对你的严格要求和奶奶
对你的宠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写出了虽然两位老人
表达爱方式不同,可不变的是她们对你的爱。描写生
动,语言诙谐,读来饶有趣味,继续加油!
+4
+2
耿欣雨 11-04 21:01
潘怿捷是一个文静腼腆的女孩,说话的时候总是
温温柔柔的样子,使人不由得心生好感。几乎所有人
在和她说话的时候,都下意识的放柔了声调,好像声
音略大一点就会惊到这纤细的女孩子。她的温柔不止
展现在说话的时候,每当看到同学们遇到困难,她总
会第一个上前伸出援手;每当有同学心情不好时,她
也会安慰、鼓励他;每当有同学受到批评时,她也会
及时的帮他找出不足……潘怿捷对别人的温柔,更衬
出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止一次的,在老师留部分
同学放学后二次听写时,不在名单中的她也总是留下
再次听写,理由永远是觉得自己复习的还不到位,多
听写一次总是没有坏处的。
刘老师: 11-05 15:31用潘怿捷同学宽以待人却严以
律己的事例形成鲜明对比,且用旁人与她相处的感受,
侧面烘托出人物的“温柔、善良”。
+5
刘一浩 11-04 15:26
当下课铃响起时,一群男生飞奔到后操场,而他
却总是在班里写作业。他也很喜欢篮球,当走廊里传
来咚咚的拍球声,好像是战鼓在催他上阵。可是解开
一道数学题的喜悦却远超篮球,每当老师谈起他,脸
上都洋溢着笑容,称赞他会利用时间。
耿欣雨: 11-04 21:09
使用了对比的手法,用那些一下课就打篮球的男生
和认真学习的男生作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这位男生的稳
重、懂得珍惜时间、有自制力等一系列特点。男生喜欢
篮球,但打篮球的乐趣却远远不如解开一道数学题的快
乐,也运用了对比,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同时运用了侧
面描写,通过老师们对男生的评价,也写出了男生的热
爱学习等特点。语段描写生动,行文流畅,继续加油!
+4
+2
张艳昕、唐心蕙、谢菲
某同学 11-05 10:53
我的母亲是自来水公司的一名员工。夏天,窗
外的蝉趴在树上控诉着夏天的炎热,我连房间都不
想走出来,室外的地面散发出滚滚热浪,母亲在外
面。冬天,干冷的寒风呼啸着,稍稍打开一点窗户
就会感到寒冷,母亲在外面。
刘老师: 11-05 15:45
初步学会了使用对比和侧面烘托,只是未突出人
物的精神品质,可加一句点睛之笔。
+3
-2张祥乐、施学旺、杨亚奇、琚欣萌
1、没有运用对比或侧面烘托的手法。
2、没有通过对比或侧面烘托很好地突
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点。
对比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把两种
事物对照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突出被表现事物的特征,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侧面衬托:通过对周围人物的言谈反映,从侧面
来衬托要写的人物。它的特点是对人物从侧面着笔,
从旁边入手,进行多角度映照和多层次烘托,曲折生
动地描写人物。
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赵怡涵 11-04 19:42
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把军队管理得井井
有条、秩序严谨。在当今社会可以不徇私情、正直公
平对待工作管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张艳昕 11-04 21:48
现在很多人只知道阿谀奉承,像周亚夫这样刚正
不阿的人很少了,他们不懂那些夸赞的词,只知道我
是干什么的,不管是多么重要的人,必须有纪律,有
规定。这样的人才能干大事!
马嘉悦 11-04 20:28
周亚夫是现如今那些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一
类人群的代表。他们的心中有职有法,依法办事,
不被任何事物蒙蔽心智,遮住双眼。如果我们每一
个人都有他这样敬业爱国之心,国家谈何不富强?
庞欣怡 11-04 20:31
在工厂中,那些为了产品质量好,不顾成本高、
工艺复杂的工人,不也正是周亚夫精神的化身吗?
他们用严格的生产过程,赢得了工厂良好的生产业
绩和销量。他们是恪尽职守,敬业乐业的好员工。
+3
《史记》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
从廉颇、蔺相如、屈原、项羽、张良、韩信、李
广等人中任选一位,借助工具书阅读相关的本纪、
世家或列传,了解其生平事迹,领略人物的风采,
感受《史记》的写人艺术。
课堂类型:翻转课堂
主讲教师:刘振华
录制剪辑:耿亚娟
录制单位: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