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册专题 4 硫及环境保护
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及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
A.取久置的 Na2O2 粉末,向其中滴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Na2O2 已
完全变质
B.钠加入到 CuSO4 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即析出 Cu 单质
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原溶液一定含有 Na+
D.某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一定有 SO 2
4
2.下列试剂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是
A.浓硫酸 B.氯水 C.碳酸钠溶液 D.钠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除去 FeCl2 溶液中的 FeCl3 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
B.将饱和 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能形成胶体
C.检验试样中的 2-
4SO 时,先加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 2-
4SO
D.为除去 NaCl 溶液中少量的 Ca2+、Mg2+和 2-
4SO ,依次加入 Na2CO3、NaOH、BaCl2
4.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有 2
3CO
B.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 2B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 2
4SO
C.加入氯水后再加入 KSCN 溶液,出现血红色,一定有 2Fe
D.加入 2 3Na CO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 2Ba
5.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干燥氯气 B.具有强腐蚀性
C.可与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D.加热时能与木炭发生反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炼铁时,产生的炉渣主要成分是 CaSiO3
B.氯气可用于药物的合成
C.硫酸钡可用作黑色颜料
D.硅酸钠溶液可用于玻璃、陶瓷、胶合板等物质的粘合剂
7.下列物质对应的俗称不正确...的是
A.Na2CO3—纯碱 B.NaOH—苛性钠
C.CuSO4·5H2O—胆矾 D.MgSO4—绿矾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SiO2
B.工业浓硝酸通常呈黄色
C.实验室可以用 NaOH 溶液处理 SO2 和 NO2
D.Cl2 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氧化剂
9.SO2 可用作红酒的防腐剂。下列关于 SO2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无色无味气体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10.下列物质中,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 )
A.Cl2 B.NH3 C.SO2 D.NO2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常温下,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浓 2 4H SO 、浓 3HNO
B.浓硝酸与浓硫酸和铜反应时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
C.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因此可作食品的漂白剂
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可用作食品的保鲜剂
12.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措施能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是( )
A.加入少许 KNO3 固体 B.加入 Na2SO4 溶液
C.滴入几滴 CuSO4 溶液 D.不用稀硫酸,改用 98%浓硫酸
13.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 NaOH 固体干燥的是
A.Cl2 B.NH3 C.SO2 D.O2
14.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反应:Fe + S
Δ
FeS
B.红热的铜丝与硫蒸气化合:Cu + S
Δ
CuS
C.镁条在氮气中燃烧:3Mg+N2
点燃
Mg3N2
D.红热的木炭与浓硫酸反应:C+2H2SO4(浓)
Δ
CO2↑+2SO2↑+2H2O
15.检验溶液中的离子,实验步骤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A.加入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含有 Cl-离子
B.加入 HNO3 酸化的 Ba(NO3)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含有 2-
4SO 离子
C.加入淀粉溶液变蓝,可能含有 I2
D.加入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一定含有 2-
4SO 离子
16.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溶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焰色反应呈紫色,则一定有 K+、无 Na+
B.滴入 NaOH 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一定有 NH 4
C.滴入稀盐酸出现无色气体,则一定有 CO 2
3
D.滴入 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一定有 Ag+
17.在两份相同的 Ba(OH)2 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H2SO4、NaHSO4 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
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①代表滴加 H2SO4 溶液,②代表滴加 NaHSO4 溶液)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a 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
B.b 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Na+、OH-
C.c 点,曲线①、②中的 c(SO 2
4
)相等
D.d 点时反应所得的沉淀量大于 b 点时所得的沉淀量
18.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若品红溶液①褪色,则说明产物中含有 SO2
B.若溴水褪色,则说明 SO2 具有还原性
C.若烧瓶中产生黄色浑浊和无色气泡,则说明 Na2S2O3 只作氧化剂
D.若品红溶液②不褪色、Na2SiO3 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则说明硅酸比碳酸的酸性弱
二、综合题
19.有某铁碳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并探究浓硫酸的某些性质,设计
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夹持仪器已省略),请你回答相应问题。
Ⅰ.探究浓硫酸某些性质。
(1)按图示,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 E 的质量。
(2)将 m 克铁碳合金样品放入 A 中,再加入适量的浓硫酸。未点燃酒精灯前,A、B 均无明显现象,其原因
是__。
(3)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 中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写出 A 中碳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B 中的现象是__。
(4)随着反应的进行,A 中还可能发生某些离子反应,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任写一个)
Ⅱ.测定铁的质量分数
(5)待 A 中不再溢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拆下 E 并称重,E 增加的质量为 b 克。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__。(写表达式,并化简)
20.(1)写出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试用下图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体
从左至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的编号)。
(3)实验时可观察到上图装置①中 A 瓶的溶液褪色,C 瓶的溶液不褪色,A 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B 瓶溶
液的作用是_______,C 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
21.硫酸铜可应用于电镀、颜料、医药、农药等方面。下图是探究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的实验装置
图: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写出图中虚线框内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烧瓶中有白色固体生成。写出检验烧瓶中此白色固体是 CuSO4 的简便的方法__________。
(3)实验中,若反应条件控制不当,则会有少量黑色难溶物 CuS、Cu2S 固体生成。取此黑色固体样品 ag,
隔绝空气加热,发生 2CuS Cu2S+S,充分反应后得到 bgCu2S,则 CuS 的质量分数ω=_________(用含 a、
b 的代数式表示)。加热温度过高,会有部分 Cu2S 分解生成 Cu,则ω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
变”)。
22.为了探究 Cl2、SO2 同时通入水中所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采用 Na2SO3 与质量分数为 70%的硫酸为原料制取 SO2,采用 MnO2 与浓盐酸为原
料制取 Cl2。在此实验中,仪器 F的作用是______;气体发生装置 B 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____(填
序号)。
(2)为验证通入 D 装置中的气体是 Cl2 过量还是 SO2 过量,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
①氯化铁溶液 ②氯化亚铁溶液 ③硫氰化钾溶液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若 Cl2 过量,取适量 D 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填序号)的试管中,再加入______(填序号),产生的现象
是______。
若 SO2 过量,取适量 D 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填序号)的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
参考答案
1.C2.B3.D4.B5.C6.C7.D8.D9.A10.B11.C12.C13.D14.B15.C16.B17.D18.C
19.在常温下,浓硫酸使铁发生钝化,碳与浓硫酸不反应 C+2H2SO4(浓)
Δ
CO2↑+2SO2↑+2H2O 溶
液的红色褪去 Fe+2H+=Fe2++H2↑(或 Fe+2Fe3+=3Fe2+) 11m 3b 100%11m
20.C+2H2SO4(浓)
Δ
CO2↑+2SO2↑+2H2O ④ ② ① ③ 验证 SO2 的存在 充分吸收
SO2 验证 SO2 是否已被吸收完全 无水硫酸铜 澄清的石灰水 CO2
21.Cu+2H2SO4(浓)Δ
CuSO4+SO2↑+2H2O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防倒吸 将冷却后的混
合物缓缓加到适量水中,并搅拌,溶液呈蓝色 6( )a b
a
偏大
22.防止倒吸 ① ② ③ 溶液呈红色 ①(或④) 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或溶液的紫
色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