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册专题 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水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B.漂白粉应密封保存
C.硝酸银溶液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D.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 +
4NH +OH-
Δ
NH3↑+H2O
B.向氨水中加盐酸:NH3·H2O+H+= +
4NH +H2O
C.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2 -
3NO =3Cu2++2NO2↑+4H2O
D.将 SO2 通入到 BaCl2 溶液中:SO2+H2O+Ba2+=BaSO3↓+2H+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CO2、NO、NO2 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B.焰色反应、离子反应中都一定存在化学反应
C.明矾溶于水能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D.可用浓盐酸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4.以下关于铜跟浓、稀 HNO3 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1 mol 浓 HNO3 被还原转移 2 mol 电子 B.Cu 与浓 HNO3 反应比与稀 HNO3 反应剧烈,
C.Cu 与浓、稀 HNO3 反应都不需加热 D.生成等量的 Cu(NO3)2,消耗浓 HNO3 的量多
5.对于硝酸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B.不易挥发
C.有刺激性气味 D.质量分数在 95%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NO、NO2 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B.NH3 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氨常用作制冷剂
C.CO2、NO2 或 SO2 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活性炭、SO2、Na2O2 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不同
7.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刺激性的气味 B.极易溶于水
C.氨水显碱性 D.标况下,lmol 氨气的体积为 11.2L
8.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是( )
A.Cl2 B.CO2 C.NO D.NH3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的转化过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22 2 4
2 2 2O
高温
H OFeS SO H SO
B. 2
2 2O
点燃
H ON a Oa N NaOH
C. 2 4
2H
高温
盐酸SiO SiCl Si
D. 3 2 3
2 2O
催化剂/△
H ONH NO HNO
10.国际计量大会第 26 次会议新修订了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214076×1023mol-1),并于 2019 年 5 月 20
日正式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gD2O 中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 NA
B.常温下,2.7g 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硝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 0.3NA
C.100g34%双氧水中含有 H-O 键的数目为 2NA
D.7.8gNa2S 和 Na2O2 的混合物中所含离子数为 0.6NA
11.7.5g 镁铝合金完全溶解于 100mL 密度为 1.40g/mL、质量分数为 63%的浓硝酸中得到 NO2 和 NO 的混合
气体 11.2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3.0mol/L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时,得到
19.4g 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铝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1
B.该浓硝酸中 HNO3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4.0mol/L
C.NO2 和 NO 的混合气体中,NO 的体积分数是 20%
D.得到 19.4g 沉淀时,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300mL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 SO2 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KMnO4(H+)、石蕊溶液褪色
B.向 50 mL 18.4 mol/L H2SO4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 H2SO4 的物质的量
小于 0.46 mol
C.SO2、NO2 和 CO2 都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导致雨水的 pH 小于 5.6
D.浓 HNO3 与浓盐酸按 3∶1 的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能溶解金和铂
13.已知 NH3 难溶于 CCl4,如图所示,下列装置中,不宜用于吸收氨气的是( )
A. B. C. D.
14.骗子有时用铜锌合金制成假金币行骗,下列能有效鉴别其真假的是( )
A.观察颜色 B. 滴一滴硝酸在币的表面,观察现象
C.用手掂量轻重 D.查看图案
15.常温下,下列溶液可以用铝槽车装运的是( )
A.氢氧化钠溶 B.浓盐酸 C.浓硫酸 D.稀硝酸
16.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液化空气制氧气 B.新切开的钠表面逐渐变暗
C.浓硫酸使火柴梗变黑 D.氨气与含有酚酞的水产生红色喷泉
1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点燃棉纱线,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B.将浓硝酸加入到鸡蛋清溶液中,出现黄色
C.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冒白烟
D.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
18.已知 1L 水中溶解了 700L 氨气(S.T.P),所得溶液密度为 0.883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 NH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1.25mol/L
B.溶液中 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8.02mol/L
C.向所得溶液中再加入 1L 水,NH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9.01mol/L
D.取原溶液 10mL,其中 NH3 的质量分数为 34.69%
二、综合题
19.某化学小组探究酸性条件下 3NO 、 2
4SO 、 3Fe 三种微粒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 ( 夹持仪器已
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忽略氧气对反应的影响 ) :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
向 A 装置中通入段时间的 2SO 气
体
A 中黄色溶液迅速变成深红棕色,
最终变为浅绿色
Ⅱ
取出少量 A 装置中的溶液,先加入
KSCN 溶液,再加入 2BaCl 溶液
加入 KSCN 溶液后溶液不变色,再
加入 2BaC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Ⅲ
打开活塞 a,将过量稀 3HNO 加入
装置 A 中,关闭活塞 a
A 中浅绿色溶液最终变为黄色
Ⅳ
取出少量 A 装置中的溶液,加入
KSCN 溶液;向 A 装置中注入空气
溶液变为红色;液面上方有少量红
棕色气体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 2SO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2)配制 3FeCl 溶液时,________,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3)资料表明, 3Fe 能与 2SO 结合形成深红棕色物质 3
2 6Fe(SO ) ,反应方程式为:
33
2 2 6Fe 6SO Fe SO 。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Ⅰ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
(4)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5)实验Ⅲ中,浅绿色溶液变为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_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6)实验Ⅳ中液面上方有少量红棕色气体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7)综合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弱是: 3 2
3 4NO Fe SO 。________,说明
氧化性 3 2
4Fe SO (填实验序号,下同);________,说明氧化性 3
3NO Fe 。
20.Fe、Cu 都是人类早期使用的金属,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 Fe、Cu 及其化合物
的相关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取两束细铜丝用砂纸打磨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再分别伸入盛有 2O 、 2Cl 的集气瓶中。则甲
同学在两个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2)乙同学为验证 Fe 在冷的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但能和热的浓硝酸发生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结
果发现装置 1 中无明显现象,装置 2 中________(填实验现象);为使装置 2 能控制反应的进行,请对装置 2
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
(3)丙同学在 Fe 和热的浓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块 Cu 片,Cu 片逐渐溶解,反应一段时间后 Cu 片不再
溶解。
①丙同学依据反应现象得出 Cu 片溶解的原因是 Cu 和 3HNO 发生了反应,则他依据的反应现象是______。
②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4)请设计实验证明加入 Cu 片并反应完全后的溶液中含有 2Fe 但不含 3Fe 。写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现
象:_____________。
21.某学习小组用氨催化氧化法(已知: 2 3
3 2 2
Cr O
4NH +5O 4NO+6H O
△ )在实验室模拟制硝酸,设计如图 2
所示装置。
(1)写出实验室以图 1 装置 A 作发生装置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仪器 B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按图 2 所示连接好装置,首先____________,接着装好药品,按一定比例通入氧气、氨气,在催化剂、
加热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取少量 E 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____________现象
时,说明 E 中已制得硝酸。
(4)若没有装置 D,可以观察到 F 中有白烟生成,则白烟成分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装置 D 盛放试剂
是____________(写名称),作用是____________。
(5)请指出图 2 模拟制备硝酸的装置可能存在的缺点是____________。
22.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仪器 k 的名称是____。
(2)从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_____、氢气_____。
(3)实验室制取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4)如图是某学生设计收集氨的几种装置,其中可行的是______。
(5)用甲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甲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
红热的原因是:_____,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6)写出甲装置中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B3.D4.A5.B6.D7.D8.C9.A10.A11.A12.B13.B14.B15.C16.A17.B18.D
19. 2 3 2 4 2 4 2 2Na SO H SO Na SO SO H O 将 3FeCl 固体加入较浓的盐酸中 3Fe 和 2SO 生
成红棕色的 3+
2 6Fe(SO ) : 3+
2Fe +6SO = 3+
2 6Fe(SO ) ,反应速率较快。而反应
3 2 2
2 2 42Fe SO 2H O 2Fe SO 4H 反应缓慢,但是反应限度较大, 2SO 与 3Fe 反应使溶液中
3c Fe 降低,平衡逆向移动,红棕色逐渐褪去,最终得到浅绿色溶液 2 2
4 4Ba SO BaSO
2 3
3 23Fe 4H NO 3Fe NO 2H O 2 22NO O 2NO 实验Ⅰ和Ⅱ 实验Ⅲ和Ⅳ
20.灼热的铜丝能在 2Cl 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灼热的铜丝不能在 2O 中燃烧,但表面变黑 铁片逐
渐溶解,试管中的溶液变为黄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将装置 2 中的铁片改为螺旋状的铁丝,将螺旋状
铁丝的一端伸入浓硝酸中,另一端伸出橡皮塞 试管上部出现红棕色气体 Fe 和浓硝酸反应后的溶液
中含有 3Fe , 3Fe 也能和 Cu 反应而使 Cu 片溶解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 KSCN 溶液,
溶液不变红色,再滴加适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21. 2 4 2 3 2Ca(OH) +2NH ClΔCaCl +2NH +2H O (球形)干燥管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溶液变红
NH4NO3 浓硫酸 除去 NO 中混有的水蒸气和氨气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2.分液漏斗 A C 2NH4Cl+Ca(OH)2
加热
CaCl2+2NH3↑+2H2O d 氨气的氧化反应是放热
反应 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或有红棕色气体、白烟生成) 4NH3+5O2
Pt 或催化剂
加热
4NO+6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