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我们学过构成物质的微粒
         有哪几种? 
(2)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加
热氧化汞这一化学变化?说明什么结
论?
图例: 为汞原子 为氧原子
重新组合加热
氧化汞分子 分裂为原子
直接聚集成汞
         每两个结合
成分子,再由分子
聚集成氧气
氧化汞 加热 汞 + 氧气
⑴ 用其他方法能否将原子继续分下去?
   若能,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⑵ 原子核还能再分吗?
   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呢?
   这些微粒有区别吗?
⑶ 原子核带电吗?电子带电吗?
   整个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
        原子一般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
但在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没有
中子,即并不是所有原子里都有中子 。
下表是几种原子的内部构成微粒数目,从中你能找出哪些规律?
原子
种类
质子
数
中子
数
核外
电子数
核电
荷数
相对原子
质量
氢 1 0    
碳   6 6    
氧 8 8      
钠   12   11  
氯   18 17    
1 1 1
6 6 12
8 8 16
11 11 23
17 17 35
(三)讨论与交流
1.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由于每个质子都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都带一个
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
数,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为什么呢? 阅读课文49页。
3.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
    电子数也不同,中子数可能相同。
即: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四)检查站
       我国早已启动探月计划,今年我国发射的航
天器又成功的撞击月球,这一系列的科研活动目
的之一就是勘察、获取地球上很少而月球上却极
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氦-3”,解决地球能源
危机。已知“氦-3”是指原子核内含2个质子、1
个中子的氦原子,则“碳-12” 是指的碳原子核
内含有(     )个质子,(      )个中子的碳原子。 
       科学家发现有相对原子质量为1;
2;3的三种氢原子,你认为它们在
结构上有什么异同点?
猜一猜
1.原子(普通的氢除外)的原子的核是(     )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能再分
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
(A)中子数(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原子量
3.    在 原 子 的 组 成 中,        带 正 电,        带 负 电,                                                           
不 带 电,            绕 着         做 高 速 运 动。
 原 子 的 质 量主 要集 中在      和      上。 相 对 原 子 质 
量 等 于          数和           数之 和 。 
【心中有数】
 1.有一种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中子数为66,则
这种原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   )
    A  49  66        B  66  49
    C  66  66        D  49  49
2.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
子中所含微粒总数为(    )
A.26                B.56                C.82                 D.86
(五)练习
3、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铀原子的相
对原子质量是238,核电荷数为92,中子数应为(      )
A、146       B、92        C、136       D、238
4、负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与质子、电
子的质量、电量均相等,但电性相反。欧洲科研机构
宣称已制造出反氢原子,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下列关
于反氢原子的叙述正确是的(      )
A、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两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六)课堂小结
1.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原子的构成
              即:原子一般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
    2.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