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1.2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1.2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ID:700634

大小:24.9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5-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课涉及的实验方法比较多,有过滤、蒸发、结晶、蒸馏、萃取和分液,有些初中已经学过,本课的 重点在于蒸馏、萃取和分液。想要把初高中的内容有机衔接起来,就必须找到合适的载体和他们内在的联 系。本课以“水”为载体,从明暗两线研究以上内容,明线上通过生存、生产、科研和技术四个方面,系 统地阐述了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及原理,暗线上则围绕着“水”这一中心,以污水、酒水、海水三个不同 角度,建立思维导图,具体地学习了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和分液这五个方法的仪器和分离原理。过程 中还以蒸馏、萃取和分液三个方面为突破口,研究了化学仪器装置的优化,感受了化学仪器之实、化学仪 器之美。 二、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课程标准》的要求:①初步学会物质分离、提纯等实验技能;②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 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③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④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能主动进行交 流。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了解蒸馏、萃取、分液、过滤、结晶等实验方法。 2.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 本课以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为载体,突出化学与人类生存、生产、科研、技术的联系,强调化学与自 然、社会、科技,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以水为中心,逐步展现思维导图,通过分析污水、 酒水和海水转化为清水的过程,重点研究了过滤、蒸馏、萃取和分液等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逐步引导学 生理解各种分离提纯方法的原理,并找到其内在联系,最终构建思维导图。 (2)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家要研究一种物质,首先考虑的是怎样从混合物中把这种物质分离出来,怎样提纯这种物质,再 进行分析、检测,研究它的结构和组成。本节课编排在专题 1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 以化学家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来进入物质研究的学习,能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研究的一般步骤。先从物质的 分离和提纯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起一种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也为之后对物质的检验、溶液的配制等其它 实验方法和操作的学习打下基础。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实验方法旨在 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形成这种意识,这也是新课程教材与传统教材最重要的不同点。 三、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首先,学习者虽然是高一新生,但在本专题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初步具有用化学的眼光去认识客 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物质的能力,其次,学生在初中《科学》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物质分离的实验,对 蒸发得粗盐的实验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通过回忆、温习达到巩固效果,并在这样的知识架构上融合化学 转化的知识进行物质分离,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和提升的效果。从初中已学过的过滤、蒸馏等物质分离的 方法切入,这样既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已学知识,又能在此基础上顺利切入将要学习的内容。本课内容既是 初中化学学习的巩固和提升,也为之后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对已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 (2)对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的装置设计和原理理解存在一定困难。 (3)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较差。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巩固溶解、过滤等操作,初步学会蒸馏、萃取和分液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 的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操作。 (2)能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装置的设计和改进、实验现象的思考与分析等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 (2)初步尝试在实验探究中与人合作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2)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3)了解世界水资源的现状,以及能源、科研、技术等现状,了解化学史,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主义情 怀。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过滤、蒸发、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常用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教学难点:蒸馏、萃取和分液操作的掌握及应用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新课导入] 逐渐展示“全球水资源现状”、“乌干 达之手”、“地震缺水现场”等图片。 [激发] 水是生命之源!在世界的很多地方,还 有很多人严重缺水!当发生自然灾害时,比如 地震,水就显得尤为重要! [投影] 播放“地震现场缺水,救援队被堵在外 围无法及时救援”的视频。 [师] 当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时候,如何在现场把 污水转化为清水?同学们开动脑筋,运用自己 “初中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装置, 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师]谁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设计成果? [师]利用同学们设计的巧妙装置,可以把污水 转化为清水,解决了生存问题! [小结]解决生存问题。 [投影]环节一:生存。 [师] 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的“神奇的帽 子”。 [观察图片] [体验感悟] [观看视频] [活动探究一]画图设计简易 装置。 [智慧分享]简述自己的设计 以及原理,必要时到黑板上 作图。 [观看图片、文字] 通过图片、视频,激 发学生从内心深处对水 是生命之源的认识,初步 唤起他们强烈的人文关 怀之心和社会责任意识, 带着如何从污水得到清 水的问题,进入新课的学 习。 通过实验装置的设 计,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 品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 神。 了解联合国为污水 转化为清水所做的努力, 再次唤起学生强烈的社 会责任感,唤醒他们的人 文主义情怀。 [小结,同时投影思维导图]“从污水到清水”用到 哪些分离提纯方法?过滤利用了什么原理?蒸 馏利用了什么原理? [思考回答] 过滤、蒸馏。微粒 大小不同;沸点不同。 归纳讨论内容、分析 设计原理、形成思维导 图。 [师]展示实验室里的蒸馏简易装置。 [师]该装置有什么不足?如何改进? [师]沿着学生的思路,一步步深入研究以下问 题:水在导管中间液化,如何才能使它顺利的 进入到收集装置中去呢?冷凝剂是什么?在常 见物质中哪种冷凝效果更好? [师]根据交流分析,介绍冷凝管。冷凝水的流 向一般是下进上出,这是为什么? [师]把冷凝管装进去后就得到了效果较好的蒸 馏装置,可以顺利的把污水转化为清水了。 [观看图片] [讨论交流] 大烧杯装水、水 蒸气会在中间的管子里冷 凝、冷凝效果不好等。 [讨论交流] 导管向下倾斜。 空气。水。 [自由作答] 通过分析实验仪器 的不足、一步步的改进、 最终完善的这样一个思 维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 意识、提高解决问题能 力。 通过学生自己的分 析改进,然后给出科学家 设计的仪器,让学生感受 科学道理以及仪器之美。 [师]除了解决生存问题,更能解决生产问题 [投影]环节二:生产。 [师]秸秆是一种良好的生物质能,直接烧掉非 常可惜,而且还会严重污染空气,如何利用好 秸秆? [师]介绍中石化在秸秆制乙醇方面获重大突破 的新闻。 [师] 往汽油中添加的燃料酒精必须是无水的, 如何提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呢? [师]能不能采用我们刚刚讨论出来的装置?有 什么不足?如何改进? [师]温度计应该放在哪里? [师] 科学家设计了一种特殊的烧瓶,把这段向 下的导管接到烧瓶的颈部,发明了蒸馏烧瓶。 [观看图片] [观看文字] [思考回答] 还需要用到温度 计。放在弯管口。 通过媒体演示,使学 生了解祖国现代的发展, 引导他们关注社会问题、 关注环境和能源问题。 结合旧知,引出新问 题,深入地理解蒸馏的原 理及蒸馏烧瓶的结构。 [展示实物和图片]温度计水银球放在支管口。 把蒸馏烧瓶接入,就得到了完整的蒸馏装置。 [转]除了解决生产问题,更能解决科研问题。 [投影]环节三:科研。 [师]海洋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利用初中所学, 可以用什么方法从海水中制得哪些物质? [师]介绍溴的发现史,引出新问题,如何分离 溴水? [师]必须先把溴单质聚集起来,然后再蒸馏。 [展示]CCl4。 [展示]等体积水+CCl4,振荡,静置,什么现象? 通过此现象,你发现了什么? [师]哪一层是水,如何证明? [师]继续加少量水,直到体积和 CCl4 明显不一 样多,你感悟到了什么? [展示]饱和溴水和溴的 CCl4 饱和溶液, [师]比较颜色深浅,你想到了什么? [师]如果向溴水中滴加 CCl4,振荡,你认为会 出现什么样的现象?为什么? [自由回答]蒸发得食盐、蒸馏 得淡水。 [自由回答]过滤不行,溴是液 体;直接蒸馏不行,溴水太 稀,浪费能源。 [ 观 察 理 解 ]CCl4 不 溶 解 于 水,密度大于水,溴在 CCl4 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 解度。 [思考感悟]萃取原理的初步 理解。 [交流分享]展示思维过程。 [分组实验] 1.取少量溴水(约 2mL)于试 管中。 结合旧知,引入新知。 通过分析已有的方 法,进入无法解决问题困 境,再逐渐进入问题解决 的佳境,培养学生实事求 是的科学素养和严谨科 学的思维品质。 通过观察、感悟,预 测将会出现的现象,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分组实验验证 [师]这个分离方法叫做“萃取”,请用自己的理解 来说说什么叫萃取。 [师]萃取是利用了哪方面的性质不同? [师]CCl4 萃取溴水后,得到的是纯净的溴单质 吗?哪一组的试管借老师展示一下? [师]引导分液漏斗的设计思路。 [展示]介绍分液漏斗。 [检漏演示]旋塞处不漏水,斗盖处不漏水,方 可使用。 [分液演示]借几组学生的实验试管,把试管中 的液体倒入小烧杯,进行分液。 [师]上层液体能不能继续从下口放出? [师]分液法适用于分离怎样的混合物? [师]分液过后,下层液体是纯净物吗?还要进 行什么操作? [师]得到了纯净的溴单质后,科学家才能进行 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2.滴加少量 CCl4 (约 1mL)。 3.观察,记录现象。 4.振荡,静置。 5.观察,记录现象。 6.塞好塞子。 [观察思考] [思考感悟]萃取原理的深刻 理解。 [思考回答] 溶解性。 [互动探究] [自由回答] 不能,应该从上口倒出。 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不是,还要进行蒸馏。 自己的思维过程的正确 性,使学生强烈的感受到 成就感,逐渐爱上思考、 爱上实验。 通过引导,使学生在 学习中敢于提问,能够提 出有一定探索价值的化 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 思考,增强学习力。 通过鼓励性评价,激 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成功 后的乐趣。 [师]分离提纯解决了科研问题。更能解决技术 问题。 通过图片资料,使学 [投影]环节四:技术。 [师]介绍 20 世纪的 7 大技术,化学合成和分离 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师]介绍稀土资源的现状。 [总结]解决了生存、生产、科研、技术等方面 的问题。 [回顾与反思] 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学会了 哪些化学学习方法?还存在哪些困惑? [投影]邮箱37822710@qq.com [观看] [感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研究永无止境! [思维导图]师生共同回顾,交 流分享。 生感受到化学与 STSE 紧 密联系,树立为社会进步 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 使命感。 使学生学会运用讨 论、交流等方法获取信 息,并通过归纳、概括等 对信息进行加工。 [连连看] 现需要分离下列物质,请用直线将分离实例、分离方法和选择分离方法的依据连接起来。 实 例 分离方法 选择的依据 ①除去澄清石灰水中的碳酸钙 蒸馏 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 ②用 CCl4 提取溴水中溴单质 过滤 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③分离醋酸与乙醇(沸点分别为 118℃、78.5℃) 分液 沸点的差异较大 ④分离汽油和水 萃取 两溶剂互不相溶 [课后探究] 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 CaCl2 、MgCl2 以及一些硫酸盐等。请设计实验方案, 提纯 NaCl。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