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八上名著 激趣导读课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一个特殊的时代
20世纪30年代,中国大地风云激荡,灾难
迭加。
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铜墙铁壁,新闻封
锁,几乎与世隔绝。对世界来说,中国是
一团最大的谜,是一些非常“混乱的传
说”,有太多“未获解答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人
极具意味的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有这样一个
人——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却迈动了他前往中
国的脚步。
为了探明事情真相,1936年6月初,当他得知有可能
进入“红区”的时候就立刻动身了,因为“机会千
载难逢,不能错过”,于是带着2架照相机、24卷胶
片和一封用隐色墨水写的给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
的介绍信走进陕北,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
于是,他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经过四个多
月的实地考察,于1936年10月带着14本密密麻麻
的笔记本和拍摄的30卷胶卷等,回到了北京。
于是,一年之后,1937年10月,《红星照
耀中国》在英出版,立刻震动了全世界。
因为世界第一次知道了红军,第一次知
道了长征,第一次知道了毛泽东,第一
次知道了红色中国……第一次向世界解
答了那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有这样一本书
于是,在伦敦出版,8个星期5次重印,
售出10余万册;1938 年 2 月,中译本
《西行漫记》在上海秘密发行;此后,
《红星照耀中国》陆续被译成法、德、
俄、西、意、葡、日、朝鲜、蒙等语种
出版,引起广泛国际反响。
有这样一种影响力
解谜之旅——
《红星照耀中国》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 在保安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五篇 长征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目 录
红色经典
解谜之旅——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经久不衰的阅读魅力?
多少年过去了,它非但没有在书山书海中
淹没,反而越发光彩地照耀着中国,我想
它的魅力来源于一点——真实。”
--著名作家、北大教授曹文轩
解谜之旅——
选段阅读,探寻“真实”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PK发言
真实的魅力
--纪实性与文学性的融合
解谜之旅——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历史的严谨
新闻的真切
客观的报道
敏锐的洞察
人道的关怀
文学的生动
传媒纷纷好评:“红星是多年来最大
的新闻”,是“本世纪由记者完成的
最伟大的独一无二的功绩”。
“真实”的魅力
“真实”的特殊的影响力
于是,二战中,日理万机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看完了《红星
照耀中国》后也成了“斯诺迷”,还3次主动召见斯诺,
向其征询支援中国抗战等问题的意见,并说:“我觉得这
样的人是会赢得战争的。”《红星照耀中国》促进了美国
对日本开战的决心。
于是,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义无反顾走上了革命之路;
于是,国际友人加拿大医生白求恩来了,于是印度医
生柯棣华来了,众多仁人志士和国际主义者,纷纷效
仿斯诺或者在《红星照耀中国》的影响下来到中国来
到抗日根据地,形成了势不可挡的“红区热”……
解谜之旅——
重读“红色经典”的价值、意义?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
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
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
“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冒
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
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
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
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
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
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
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
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举国大迁移》P184
斯诺:
精神符号和生存标记
长征——象征
“文化红飘带”
阅读这部“红色经典”,
我们还可以学习……
职业的精神
真理的态度
人道的关怀
深情的厚谊
新闻王国的普罗米修斯
《美国名人录》
《美国历史辞典》
“别忘了我的假臂!”蔡树藩叫道。
“别忘了我的照片!”陆定一提醒我。
“我们等着你的航空队!”杨尚昆笑道。
“给我送个老婆来!”李克农要求。
“把四两可可送回来。”博古责怪道。
——《红星照耀中国·别了红色中国》P402
“我爱中国!”
--斯诺临终遗言
青年埃德加·斯诺的西北探秘之旅,
其对红军、共产党和红色中国的前途命
运的前后认识转变,也深刻地给我们以
启示——对于未知的事物,不应只是道
听途说而应有一个“从错到对”“从肤
浅到深入”的认知过程。
阅读这部“红色经典”,
我们还可以学习……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成长史……
(举例)毛泽东:《论语》《四书》《精忠传》
《水浒传》《隋唐演义》《西游记》《盛世危言》
《新民丛报》《世界英列传》《民力报》《湘江日
报》《御批通鉴辑览》;退学自修计划,每天到湖
南省立图书馆;亚当·斯密《原富》达尔文《物种
起源》、卢梭、斯宾塞、孟德斯鸠等;《新青年》,
北大旁听,北大图书馆;《共产党宣言》《阶级
斗争》《社会主义史》P146
——《红星照耀中国·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阅读这部“红色经典”,我们还可以领悟……
继
续
解
谜
之
旅
这部“红色经典”,你还可以这样去阅读……
目
录
批
注
这部“红色经典”,你还可以这样去阅读……
人
物
海
报
这部“红色经典”,你还可以这样去阅读……
这部“红色经典”,你
还可以这样去阅读……
1.可以思维导图: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2.可以以传承人身份生动讲述“长征”的故事;
3.可以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写一写读后感;
4.拓展阅读:王树增《长征》、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
期待你们的——
《红星照耀中国》汇报展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