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8

ID:699833

大小:307.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5-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教学反思 《千米的认识》教学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这四个长度单位,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你 知道是谁吗? 生:千米。 师:关于“千米”,你已经了解了哪些? 生 1:1 千米=100 米。 (下面学生有不同的意见) 师: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 2:不对,应该是 1 千米=10 米。 师:为什么呀? 生 2: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1 厘米=10 毫米, 所以 1 千米=10 米。 生 3:不对。1 千米=1000 米,因为 1 千就是 1000。 师:(用眼神与学生们交流,有些表示同意。)这个想法,你觉得怎么样?你理解 了吗? 生:我觉得能够理解,读一读就知道了。 生 4:因为 1 千克=1000 克,所以 1 千米=1000 米。 师:(板书 1 千克=1000 克)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是 1000,对比之后可以得出千 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也是 1000,这个想法真不错,而且也是完全正确的。 小结: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 1 千米=1000 米。 反思: 1 千米=1000 米,这是一个规定了的知识,只要通过自学或讲授的方式让学 生知道并记住就行了。但学生往往只是死记或出现 1 千米=100 米或 10 米这样 的错误。原因还是对此知识学生没有思维的过程而只是机械记忆,因此遗忘得也 快。同时,也由于受已学几个长度单位间进率的负迁移,也会出现进率是 10 的 现象。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为了尽 量少的出现上述情况,就需要让学生进行理解与思考。课中的两位学生想法都很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教学反思 不错。一位是借助单位的读法来理解,1 千米也可以读成“1 千”米,想法通俗 易懂。另一位学生是通过“1 千克=1000 克”与“1 千米=1000 米”进行类比推 理,得出结论,触类旁通的思维更值得嘉奖。《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 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已有的 知识基础上重要的学习资源,合理地将这些资源挖掘、整合,可以帮助教师改变 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 片断二: 在认识了 1 千米=1000 米之后,教师让学生想一想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 1 千米,学生说了一些,老师就让学生带着几个问题到操场上去走一走、跑一跑, 亲身体验一下 1 千米大约有多少长。学生排队到操场,就走的走,跑的跑,1 千 米完了之后,问他们什么感受,都说很累。回到教室后,用了五分钟的时间组织 课堂,而且学生的心思也不是那么集中了。 反思: 上面这一教学环节完全是由老师在课前没有作好充分地准备引起的。而且, 课中学生花了 8 分钟左右的时间,走了 1 千米,只是为了感受而感受。其实还可 以让学生记一记走 1 千米所用的时间,数一数 1 千米共要走多少步,或记一记走 100 米所用的时间等等。知道 1 千米大约用了多少时间,就可以算一算,按这样 的速度走 1 小时大约能走多少米,1 分钟大约能走多少米,还可以根据这些估计 从家到学校大约多远或从学生熟悉的某地大概的距离等等,为后续知识作好铺 垫。同时为了能让学生能更好地上课,可以将这一些学生走一走等等的亲身体验 活动放到课前完成,不仅学生有充分地时间进行体验与感受,同时也能使课堂更 有序,时间安排更合理。 片断三: 练习时,我选用了练习二中的第一题(一些交通方式与它每小时的速度连一 连)与第四题(根据距离的长短,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在完成了第一题之后, 让学生直接就思考第四题。由于有了第一题中一些交通工具每小时的速度这一知 识作铺垫,学生的回答都很精彩。如:一位学生说:我觉得去植物园,用步行的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教学反思 方式比较合理,因为只有 3 千米,刚才我们走了 1 千米,用几分钟,走 3 千米, 也用不了很长时间。再说人步行 1 小时能走 4 千米,3 千米还不到 1 小时。去黄 山可以乘飞机,因为到黄山比较远,有 1200 千米。到沙湖玩,可以骑自行车, 骑两个小时就到了。另一位学生说:我觉得去槙物园也可以骑自行车,去黄山也 可乘汽车,因为汽车每小时能行 80 千米,可以看看沿途的风景。还有一位学生 说:我觉得也可以乘火车,比汽车快一些。…… 反思: 练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练习的多少与知识掌握的多少并不成正 比。合理地选择练习题、将练习中有相互关系的习题有机的融合到一起,能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上述,交通工具的速度显然是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的基础, 如果不知道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那么学生就失去的思考的依据。 收集整理:向阳小学课题组

资料: 619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