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训练(二)(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训练(二)(Word版附答案)

ID:697098

大小:158.63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5-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渭滨区高三适应性训练试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书法的生命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书法对于现实的意义。从这一点出发,反思当代书法 创作,无论是坚守书法传统也好,还是书法创新也好,实际上我们都只关注到书法本身和自 己的圈子,使得当代书法的受众也越来越小。看似书法的延续,结果却是越来越专业化,越 来越远离大众的视野。 那么,书法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书法是独特的艺术形式,如果不从书法 的视角梳理和辨析书法与人民、与时代的关系,那么还是落入空洞的言说当中。 如果书法不与现实中的日常生活相关联,书法就断绝了创作的源泉。文化与艺术来源于 生活,来源于民众。现在回过头来看传统书法经典都诞生于日常生活中。王羲之的《快雪时 晴帖》《妹至帖》……写的都是日常生活内容,是一种源于生活的自然,流淌着书写的轻松。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具体的书法家,都跟自己的“今天”有着关联。当今天的书法与实用剥 离,书法家为之欢呼,似乎解放了书法艺术的表达限制,可以更为自由地表达自我,但是书 法却渐渐远离了生活、远离了大众。 中国文学艺术无一不具有民间大众文化的渊源。面向大众、面向生活汲取养分,构成了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循环。书法进入到当下,进入到大众,必然面临关于高雅与通俗 之间的差异。书法是不是应该跨越专业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鸿沟?如果我们无视当下人民 的精神需求,只在自己的圈子里玩形式、练技术,认为书法本身就是形式的、技术的,再简 化便是线条的。最终,书法家的作品便与当下生活无关了,大众也被指责对书法一窍不通。 但是民众还是关注书法的,这才有了关于“丑书”的争论,关于书法艺术与文化属性之争。 人民的表述欲望和文化话语之间各种形式的联合必将在书法家之中寻找相宜的代言人。很显 然这里的专业书法家,未必是代表精英文化,高雅与通俗,常常被我们视为审美上的一组矛 盾。而传统的书法经典里都有一种特质:高雅的情怀,通俗的表现。《兰亭序》也好,《祭侄 文稿》也好,“十大行书”都是一种通俗的表现力量,使之成为经典。由于我们对书法与当下、 书法与生活、书法与大众种种关系的误解,使得当代书法失去了传统与现实关联的精神。 书法还关涉到写什么的问题。甚至写什么的问题在大众眼里也远比怎么写更重要。它书 写的是此时的历史、今天的生活,一旦书写就会被凝聚,它就可能永恒。只是我们在当下的 书法作品里很难找到与今天相关联的生活信息,让人怀疑书法对今天的意义。书法在艺术的 语言中和文字记录中双重书写,这是书法的高贵之处,也是其他艺术门类都不具备的地方。 因为今天不可重复,生命的个体形态也全然不同,这就决定了书法创作一直处于创造之中。 我们对于书法创作的人民性和当代现实意义的追问,意在让书法重回“以人民为中心的 创作导向”。书法创作回到人民、回到生活,书法才有真正的活力与艺术的尊严。书法是关于 精神的书写,也是生活的见证,精神与生活的同构,是真正的艺术之道。 (选编自董水荣《书法是精神与生活的同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书法的现实意义,是书法生命力的重要保障,这是反思当代书法创作问题的出发点。 B.当代书法的专业化,是导致受众越来越小,书法越来越远离大众视野的原因之一。 C.书法艺术受到的限制主要是表达限制,突破表达限制的方法就是与实用剥离。 D.书法不仅仅是线条的、形式的、技术的,更是生活的、精神的、文化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指出当今书法创作存在的问题,以提出观点,有现实针对性。 B.文章举王羲之书法名帖的例子,突出了现实生活对书法创作的意义。 C.文章着重论述了当下书法艺术的雅俗之争,表明了书法要通俗化的观点。 D.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书法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有指导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要改变书法越来越远离大众视野的现状,不能只坚守传统或只创新,而要把二者结合 起来。 B.当代中国流行的书法签名也算是书法,因为他们大都字体结构独特,线条流畅,整体 自然和谐。 C.当代有一些“丑书”被炒得火热,引发广大民众的关注和评价,足以说明大众评价是 判定书法价值的关键。 D.当代书法家爱写“古人的生活”,精神与生活同构是解决书法对今天“失语”问题的 正确做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18 年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一项关于“你心目中最崇拜的偶像”的问卷调查发现, 00 后一代青少年的青春偶像,比前几代青年更趋于多样性、选择性与个性化。 第一,习近平和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四位政治领袖,作为 00 后青少年学生“心目中 最崇拜偶像”高居前位。这折射了当代青少年对中国改革开放 40 余年来取得成就的积极认同 和对当代伟大人物之崇敬心理。第二,马云、钱学森、雷锋、袁隆平、鲁迅、爱因斯坦,位 列青少年最崇拜偶像的前 15 位。透视了当代青少年对偶像崇拜心理呈现出“当代性、杰出性、 标志性”的偏爱特征。第三,流行音乐歌手、当红影星、著名球星、网红艺人依然是 00 后青 少年最追捧的青春偶像群体。第四,思想先驱、民族英雄、英模人物、著名科学家等入选比 例偏低。入选的科学家仅八位:钱学森、袁隆平、霍金、爱因斯坦、爱迪生、居里夫人、陈 景润、牛顿。 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当代青少年每时每刻都接受着三种价值观引向:“主导价 值”“主流价值”和“主体价值”。所谓“主导价值”,即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主导意 识形态文化提倡的规范价值;所谓“主流价值”,即能被社会绝大多数人接受,并能影响未 来实际走向的社会价值;所谓“主体价值”,即青少年所追求的、比较前卫的青年亚文化。 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如果没有一个被大家所认同的主导文化或核心价值,那这个社会 将是“一盘散沙”。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教育。需要强调的是,在核心价值构建 上,成人社会应承担示范作用,为青少年树立起遵循核心价值的榜样。一句话,要求青少年 做到的,成人社会首先应该做到;要求青少年信仰的,成人社会首先必须信仰。在指出青少 年身上不足、引导他们的同时,我们也要努力改造社会本身,克服成人价值系统本身的知行 不一现象,使“主体价值”“主流价值”和“主导价值”逐步趋于“整合”,只有这样,价 值观教育才有实效。 在一个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我们塑造什么样的精神偶像和核心价值观,将直接影响 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将青少年崇拜偶像、追求梦想的理想和激情保护好、引导好,是学校、 家庭、社会和主流文化的重要使命与责任。 (摘编自杨雄《多角度透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象与问题》) 材料二: 疫情之下,孩子们都宅在了家里学习。不过,成都家长何妈妈遇到一件头疼事。据媒体 报道,何妈妈的孩子吃饭时,无意跟她说起多做几道题,就又能给某明星增加战斗值了。写 作业跟明星战斗值有啥关系?一番了解下来,何妈妈才发现,原来孩子使用的一款搜题软件 中内设了一个“最强粉丝团”板块,学生可通过学习获得积分为偶像打榜。 对此,有教育专家认为,学生学习确实需要鼓励,但不应该一味迎合孩子喜好。作为一 个学习平台,搜题软件理应承担起价值引导的责任,在软件中设置“最强粉丝团”,将学习 与为偶像冲榜画上等号,很可能造成价值观偏移,让从众心理严重的低年级学生对明星产生 一种盲目崇拜,因此必须加以纠偏。 (摘编自薛红伟《漫话教育:充值学习只为给偶像打榜?》) 材料三: 通过选秀的方式,将普通人变成明星,这是最常见的造星综艺形式。流水线般的“造星” 模式,催生了一批又一批“人造明星”。很多青少年把这些“明星”当作崇拜的偶像,穿衣 戴帽、举手投足、言谈举止,处处模仿。 偶像文化如火箭般蹿起,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其背后隐藏的是社会价值取向。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发展,而引导青少年理性对待偶像,可以帮助他们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建立健康积极的偶像文化氛围,应该是当下社会的迫切需要。 偶像大都是媒体包装和塑造出来的。大众传媒为什么样的人提供舞台,制作什么样的节 目,其实就是在推什么样的偶像、传播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有的节目,让嘉宾在舞台上肆意 炫富、卖丑;也有一些节目,将镜头对准广大青少年身边的榜样。 媒体不同的选择,会塑造出不同的偶像,进而对社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我们需要的 当然是能提供正向示范的偶像。比如,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让当时的中学生武亦姝刷爆 了朋友圈,同时也引发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捧。浙江卫视《少年国学派》中的李国仕, 让观众看到了“活”起来的国学,向人们展示了少年可期。 偶像让人崇拜,但崇拜的不应是媒体赋予他们的各种标签,而应是他们内在的品质、能 力。就像浙江卫视的《铁甲雄心》,紧紧围绕青少年“燃”的内核,把镜头对准校园里着迷 于机甲科技的青少年,不仅让观众在唱歌跳舞这些综艺节目惯常的内容之外看到了不一样的 科技风景,也为社会进行了一次机器人知识的科普。更重要的是,节目塑造的都是“硬核” 偶像——那些孩子,个个身怀硬科技,比如三位年龄不到 11 岁的小朋友共同设计出了非气动 弹射类铁甲“海浪花”,来自哈工大的李蕴洲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勇敢挑战国外的 冠军铁甲,所有这些点燃了无数少年的科技梦想,也让人看到了中国科技未来的力量。 偶像是粉丝的榜样,是粉丝想要成为的样子。粉丝喜欢自己的偶像,就会在偶像的身上 寻找前行的力量。我们希望更多综艺节目能够将目光投向那些普通却不平凡的偶像,多讲述 一些他们的故事,多彰显一下他们的激情,无数个他们,就会汇聚成引导青少年向上、向善、 向前的巨大力量。 (摘编自贾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偶像文化》)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00 后一代青少年的青春偶像,比前几代人更趋于多样性、选择性与个性化。 B.所谓“主流价值”,是指能被社会绝大多数人接受,并能影响未来实际走向的社会价 值。 C.调查显示,思想先驱、民族英雄、英模人物、著名科学家等入选人数低于青春偶像。 D.在核心价值构建上,成人社会应承担示范作用,为青少年树立起遵循核心价值的榜样。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你心目中最崇拜的偶像”的调查中,不同类型人物的入选比例和排位能折射出 00 后的偶像崇拜心理。 B.价值多元化是影响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崇拜观、价值观的重要因素,社会、学校应 积极引导,不可一刀切。 C.用偶像文化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是与时俱进、有的放矢地提升教育教学 效果的灵活举措。 D.媒体要秉持行业初心,坚持为人民服务,在包装和塑造偶像方面做出正确选择,发挥 新闻行业的社会效益。 6.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至关重要。请根据材料,为我国建设积 极健康的偶像文化提几点合理化建议。(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面对藏经洞 张映勤 面对莫高窟的藏经洞,我有一种莫名的悲哀。洞不大,只有丈余见方,像是老式窑洞的 里外间,里面黑洞洞的,空无一物,那些举世震惊的敦煌遗书早已被挪运一空。藏经洞里最 早保存的五万多卷经卷只有很少一部分保存在我们自己的博物馆里,绝大部分被洗劫到国外, 诸如英、法、俄、日等十几个国家的图书馆、博物馆都藏有。 敦煌莫高窟本来是佛教圣地,在 20 世纪初被一名破落道士糟蹋。道士叫王圆箓,祖籍湖 北省麻城县,1851 年前后出生在陕西,1892 年前后,贫困潦倒的王圆箓流落到了同样贫困破 败的敦煌莫高窟。莫高窟洞穴中的佛教艺术品在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下较为完整地保存。 曾经辉煌一时的佛寺对世人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吸引力,荒置多年的洞窟残破毁损,惨不忍睹。 王圆箓对他所依附的宗教有惊人的迷恋和执着,决定寄身佛窟,化缘谋生,为佛教道教 的功德做些益事。他将现在编号为 16 号窟的一处洞穴进行清理,供杨某居住和抄写经卷之用。 历史充满了偶然,16 号窟的背后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一天,两个人偶然拆开了 16 号窟的墙壁裂缝,惊奇地发现墙后是一扇用泥封住的小门。拆开小门进去,只见里面密密 麻麻堆满了数不清的历代经卷、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后经测量,藏经洞长宽各 2.6 米, 高 3 米,当年保存的遗书经卷等文物达五万多卷。 这一天是 1900 年 6 月 22 日。 对密室里这些经卷的价值,王圆箓一无所知,他既没有把经卷一把火烧了,也没有当作 废品随便卖了,而是按照惯例,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那时候,管理全县政务的只有县衙门。 王圆箓带着几卷经卷找到了敦煌县令严择。严大人随便看了几眼,礼节性地留下两卷便把他 打发走了。王圆箓碰了一鼻子灰,怏怏而去。 王圆箓在发现藏经洞的几年里,不遗余力地看护保管,经卷在他手里基本上完好无损, 但是屡屡上报,上司的无视、冷落,让他心灰意懒。王圆箓曾将此事报告给后来调补的敦煌 知县汪宗瀚和安肃道台廷栋,结果碰了钉子。知县大人挑了一部分画像和写经留作私物玩赏 或送人,而知府大人看了经卷,觉得还不如自己的字好,轻蔑地说了句:“无足重!”让这 些贵重的文物继续尘封洞内。号称金石学家的甘肃学台叶昌炽长着一双慧眼,他把从敦煌得 来的几件献品写进了自己的著作,提议将这些文物运往兰州保存,因为官府拿不起几千两白 银的运费,不了了之。7 年之后,一位洋人的出现才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 洋人名叫斯坦因,英国籍,著名的探险家、考古家。1907 年斯坦因第一次来到莫高窟, 为了看到藏经洞,想办法接近王道士。斯坦因最终用 200 两银子,换取了 24 箱写本和 5 箱其 他艺术品。1914 年,他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 500 两银子向王圆箓购得部分敦煌文献。两次 共掠走藏品 2 万余件,现存于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 1907 年,一个个外国探险家闻风而至,他们来到敦煌,从王圆箓手里连哄带骗,像买废 纸一样将文物盗运出国。1908 年,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到敦煌,在洞中拣选了三 个星期,以 600 两银子为代价,获取了一万多件堪称精华的敦煌文书,这些文书后来大都入 藏法国国立图书馆。1909 年,伯希和将他窃得的遗书在北京六国饭店公开展览,这才将藏经 洞的发现公之于众。其后,日本的探险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俄国考古学家奥尔登堡、美 国考古学家华尔纳等人闻风而至,对藏经洞文物进行大量盗运。 无人问津的经卷外国人一说好,惊动了朝廷。一纸电令发到敦煌,对洞里剩余的东西进 行封锁,严禁外运,适时运往北京。此时洞里的文物已去之大半,而接下来长途运输带来的 损失较之洋人的盗窃更为严重,遗书在途中几近处于无人看守、任其丢失的状态,大小官吏 和看守层层窃取,运到北京时只剩下八千六百多残卷了。 对发现藏经洞的王道士,多数论者指责他罪不容赦,好端端的一个文物宝库,竟毁在他 的手里,洞里一多半的文物精品被他盗卖一空。王圆箓身为一个无知愚昧又贫穷的道士,实 在又承担不起如此大的罪责。这种窃取文物的黑锅岂能让王圆箓一个人来背?那些满朝官吏 在干什么?那些学人精英在干什么?王圆箓只不过是一个愚昧无知的道士,他做过努力而没 有得到回应,连那些有识之士都认识不到遗书的价值,对国宝的流失不置一辞,一个无知的 道士又能何为? 陈寅恪先生曾痛呼:“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反省这段历史,是我们整个民 族的悲哀,单单责怪王圆箓,拿一个愚昧的道士祭刀,实在是我们的耻辱! 不管怎么说,这些“见者惊为奇观,闻者传为神物”的经卷绝大部分还是保存下来了。 散落到国外不知是它的幸与不幸。从国家的角度看的确是损失了,好端端的祖上宝物被人家 白白拿走,竟连点外汇都没换到。但是从保留人类文化遗产的角度讲,我们又似乎稍稍能得 到点安慰,不管经卷是存在大不列颠,还是法兰西、俄罗斯的图书馆里,它总算没有毁掉, 只是暂时不能物归原主罢了。人们对王圆箓的责难,也许是出于这样一种观念,宝物宁可毁 于家奴,不能让于外蕃。但是对文物来说,保存的价值无疑永远要胜过毁灭!我们在痛心疾 首的同时,是否会为它的留存于世而感到一丝庆幸呢?(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中特意强调王圆箓发现藏经洞的时间,是为了让后人铭记这个时间,也是在警醒人 们记住那段历史,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B.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后,先后报告给敦煌知县、安肃道台、甘肃学台叶昌炽等人,这些 人都不识货,使这些贵重的文物被封在洞内。 C.斯坦因两次到敦煌,突出交易的数字,运用细节描写,在具体数字的对比中,表达了 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和强烈的感情。 D.文章开头作者提出自己的感受,中间记叙藏经洞及其文物,结尾部分议论和抒情,表 达自己的感悟,文章首尾照应,圆合自然。 8.莫高窟有很多珍贵的文物,文章没有重点描写莫高窟的景物,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 析(6 分) 9.作者说“反省这段历史,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从全文看,“悲哀”具体表现在哪些 方面?(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兵人也。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数 岁,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初元二年,元帝诏列侯举茂材..,勃举汤。汤待迁,父死不 奔丧,司隶奏汤无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汤下狱论。后复以荐为郎,数求使 外国。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 建昭三年,汤与延寿出西域。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每过城邑山川,常 登望。既领外国,与延寿谋曰:“今郅支单于威名远闻,侵陵乌孙、大宛,常为康居画计, 欲降服之。且其人剽悍,好战伐,数取胜,久畜之,必为西域患。如发屯田..吏士,驱从乌孙 众兵,直指其城下,彼亡则无所之,守则不足自保,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也。”延寿亦以为 然,欲奏请之,汤曰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延寿犹与不听会其久病汤独矫制..发 城郭诸国兵车师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延寿闻之,惊起,欲止焉。汤怒,按剑叱延寿曰:“大 众已集会,竖子欲沮众邪?”延寿遂从之。 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陈。延寿、汤令军闻鼓音皆薄城下,四 周围城,各有所守,穿堑,塞门户,卤楯为前,戟弩为后,仰射城中楼上人,楼上人下走。 土城外有重木城,从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外人发薪烧木城。平明,四面火起,吏士喜, 大呼乘之,钲鼓声动地。单于男女百余人走入大内。汉兵纵火,吏士争入,单于被创死。 于是延寿、汤上疏曰:“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 天诛,赖陛下神灵,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②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乃封延寿为义成侯。赐汤爵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加赐黄金百斤。拜延寿为长水校尉, 汤为射声校尉。汤明法令,善因事为势,纳说多从。常受人金钱作章奏,卒以此败。 (节选自《汉书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注】①戊己校尉:汉代官名。掌管西域屯田事务。②槁街:汉代长安街名。颜师古注: “槁街,蛮夷馆所在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汤曰/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延寿犹与不听/会其久病/汤独矫制发城郭 诸国兵/车师戊己校尉屯田吏士。 B.汤曰/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延寿犹与不听/会其久病/汤独矫制发城郭 诸国兵车/师戊己校尉屯田吏士。 C.汤曰/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延寿犹与不听/会其久病/汤独矫制发城郭 诸国兵/车师戊己校尉屯田吏士。 D.汤曰/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延寿犹与不听/会其久病/汤独矫制发城郭 诸国兵/车师戊己校尉屯田吏士。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茂材和秀才同义,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是指经过院试 得到进入府学、县学学习资格的生员的俗称。 B.屯田是指汉及以后历代政府利用兵士在驻扎的地区种地,或者招募农民种地,以取得军 队给养或税粮的措施。 C.矫制是指伪造皇帝诏令,侵犯皇帝发布诏令的权力的行为。矫制矫诏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出于善意,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另一种是出于歹意,是要处重刑的。 D.食邑是指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因卿、大夫以采 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汉代受封者食邑随爵位黜升而损益,亦可世袭。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陈汤博学多才但德行有亏。他为了升迁而不为父亲奔丧守孝,被有司弹劾,还连累了举 荐他的人;他为了金钱而为别人起草奏章,最终因此丢官。 B.陈汤沉着勇敢敢于决断。他怕贻误战机,假托朝廷诏令,用剑胁迫上级甘延寿,征调各 国军队和屯田的官兵攻打匈奴。 C.陈汤足智多谋,目光长远。他认为匈奴人剽悍善战,如果长期放纵他们,一定会成为西 域的祸患,于是不顾甘延寿的反对坚持决定消灭郅支单于。 D.陈汤明晓法令,善于根据情况分析形势。他因怕朝廷的大臣反对他的意见而没有奏报朝 廷就矫诏出兵,是因为他有必胜的信心,相信能将功折罪。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5 分) (2)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5 题。 浣溪沙 孙光宪 蓼岸①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②飞杳杳③,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①蓼岸:开满蓼花的江岸。②征鸿:远飞的大雁。③杳杳:深远貌。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是写诗人送别亲人时,在江岸上看到的蓼花盛开,传来阵阵桔柚的芳馨。 B.第二句“一望”二字,颇能传神,抒发了诗人站在江边眺望时内心喜悦的心情。 C.过片两句,上句是写目送,下句是写心随,构思新颖巧妙,对仗工整,意境深远。 D.结句似深情目送远帆时的默默祝愿,与首句首尾呼应,写出了潇湘美景,饱含深情。 15. “片帆烟际闪孤光”一句是千古名句,历来为人欣赏。请你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的赏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 “ , ”两句是反面论证,分析了亡 国的原因,正扣住了题目中的“死于安乐”。 (2) 《离骚》中屈原运用反问表达不同志趣的人不能相安共处的句子是 “ ”,表 达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 ”。 (3)李白在《蜀道难》中以“ , ”两句将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描写了上 有高山接天、下有河川曲折的艰险的蜀道。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读书能让我们遇见有趣的灵魂,探寻更高远的境界。 有人打过一个比方:读书如交友,好书如知己。读一本好书,不亚于跟智者来一场对话。 在历史传记的跌宕起伏里,感受的 变与不变;在科学哲思的缜密推演中,发现世界运 转的知与未知;在诗歌文学的 间,体味百态人生的是与非。透过薄薄的纸张、激扬的 文字,阅读使我们 、心通万里,与先贤畅谈、和自我对话,构筑起一个日渐丰满的精 神世界。( )。有调查显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人的阅读量有所增加。从 严峻的考验到胜利的曙光,从英雄的传奇到个体的故事,使我们从这些作品中萌生了思考、 读出了坚韧、寻觅到希望。由此不难理解,人们为何会对方舱医院里躺在病床上的 患 者充满敬意,为何会对夕阳下医生和病人共赏日落的身影充满感动,为何会对盛开的樱花、 喧闹的街市充满深情。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斗转星移 生离死别 千载难逢 孜孜不倦 B.斗转星移 悲欢离合 思接千载 手不释卷 C.光阴荏苒 悲欢离合 千载难逢 手不释卷 D.光阴荏苒 生离死别 思接千载 孜孜不倦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阅读不是精神的反映,而是现实的投射 B.阅读是现实的投射,也是精神的反映 C.阅读是精神的反映,也是现实的投射 D.阅读不仅是现实的投射,而且是精神的反映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从这些作品中读出了坚韧、萌生了思考、寻觅到希望。 B.使我们从这些作品中读出了坚韧、萌生了思考、寻觅到希望。 C.我们从这些作品中萌生了思考、读出了坚韧、寻觅到希望。 D.使我们在这些作品中读出了坚韧、萌生了思考、寻觅到希望。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短视频平台上的教育视频,要想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必须改变① 。教育内容 不仅要科学、准确、真实,更要能够击中青少年的兴趣点,要具有“故事化”的特征。做到 这一点,不仅是要在创意策划、脚本撰写和视频制作上更用心,② ,要站在用户的角 度去思考问题,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怎么教。当下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尝试发布上课 的短视频,面对新的教学场景,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而这种为 了应对线上教学的转变,还将反哺③ ,从而推动课堂内传统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变 革。 21.请将下面图表转换为文字,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出现数字,不超过 60 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记得小时候,要举起一把斧子,是很吃力的事,便想,把斧子做轻一些,举起来不就省 力了吗?几天下来,我都为自己的这个想法而沾沾自喜。可父亲说,斧子做轻一些,举起来 倒是省力了,但劈起柴来就费力了,正因为斧子重,斧子沉,举起来费力,所以劈起柴来才 省力。一把斧子,如果自身不重,自身没有分量,又怎能劈得开柴、成得了事呢? 你对以上材料有什么思考?请结合你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渭滨区高三适应性训练试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3 分)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曲解文意。“当今天的书法与实用剥离,书法家为之欢呼,似乎解放了书法艺术的表 达限制,可以更为自由地表达自我,但是书法却渐渐远离了生活、远离了大众。”书法与 实用剥离,恰是远离大众的原因。 2. (3 分)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高雅与通俗,常常被我们视为审美上的一组矛盾。而传统的书法经典里都有一种特质: 高雅的情怀,通俗的表现。”作者倡导的是“面向大众、面向生活汲取养分,构成精英 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循环。” 3. (3 分)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全文的中心论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反思当代书法创作,无论是 坚守书法传统也好,还是书法创新也好,实际上我们都只关注到书法本身和自己的圈子, 使得当代书法的受众也越来越小。” B.“如果我们无视当下人民的精神需求,只在自己的圈子里玩形式、练技术,认为书 法本身就是形式的、技术的,再简化便是线条的。最终,书法家的作品便与当下生活无关 了。”可见书法不仅仅是形式的、技术的、线条的。 C.文章第四段论述的是“书法要面向大众,回到人民”。“但是民众还是关注书法的, 这才有了关于“丑书”的争论,关于书法艺术与文化属性之争。”作者提及民众的“丑书” 之争,是为了强调要正确理解书法与大众的关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 (3 分)A 【解题思路】张冠李戴。原文说:“00 后一代青少年的青春偶像,比前几代青年更趋于多 样性、选择性与个性化。”可见是将“00 后一代青少年”与 “前几代青年”比较。 5. (3 分)D 【解题思路】曲解文意,过于绝对。材料三指出:“学生学习确实需要鼓励,但不应该一 味迎合孩子喜好……将学习与为偶像冲榜画上等号,很可能造成价值观偏移。” 6. (6 分)①主流文化要承担保护引领的使命与责任,成人社会应承担示范作用,为青 少年树立起遵循核心价值的榜样。②社会应建立积极健康的偶像文化氛围。尤其是媒体, 应塑造提供正向示范作用的偶像,将目光投向普通却不平凡的偶像的内在品质、能力和贡 献。③学校和家庭、教育机构等要加强引导和教育。及时发现学生在偶像崇拜方面的问题, 用积极、有良知的教育教学行为引导青年学生将崇拜偶像与追求梦想结合。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7.(3 分)B 【解题思路】“甘肃学台叶昌炽”是金石学家,他认识到文物的珍贵。 8.(6 分) 【答案示例】①作者没有重点写莫高窟其它的景物,是为了和文章标题相呼应。②文章 记叙了藏经洞的发现和文物流失的过程,丰富了文章的内涵。③作者在对藏经洞的记叙中表 达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表达了对文化遗产的思考。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9.(6 分) 【答案示例】①王圆箓愚昧:将藏经洞里一多半的文物精品盗卖一空。②当时清朝政府 无能:朝廷官员无知和学人精英没有尽力,他们没有认识到文物的宝贵,或没有竭尽全力保 护,致使文物流失。③国外考古家掠夺:连哄带骗地掠夺了大量堪称精华的敦煌文书,让这 些珍贵的文物流失在国外,保存在国外的博物馆。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10.(3 分)C 【解题思路】划线句的意思是:陈汤说:“国家大事都要让公卿讨论,非凡的策略是凡人 所想不到的,事情一定得不到准许。”“国家与公卿议”意为“国家大事交给公卿讨论”, “大策非凡所见”意为“非凡的策略不是普通人能想到的”。故正确断句应为:汤曰/国家 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延寿犹与不听/会其久病/汤独矫制发城郭诸国兵/车师 戊己校尉屯田吏士。 11.(3 分)A 【解题思路】 秀才在汉代开始与孝廉并为举士的科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茂 才”。明清时期成为童生试取中者的称谓,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12.(3 分)C 【解题思路】甘延寿认同陈汤对形势的分析,“延寿亦以为然”,只是反对他不请示朝廷就 出兵。 13. (10 分) 【答案示例】 (1)(5 分)年少时好读书,学识渊博通达事理,写得一手好文章。家中贫穷靠乞讨借贷 为生,没有节操,不为州里人所称道。 (2)(5 分)应把所砍的头悬挂在槁街蛮夷的官邸间,用以昭示万里以外的人,让他们明 白违犯强大的汉朝的,即使再远也一定要诛杀。 【参考译文】 陈汤字子公,是山阳瑕丘人。年少时好读书,学识渊博通达事理,写得一手好文章。家 中贫穷靠乞讨借贷为生,没有节操,不为州里人所称道。几年后,富平侯张勃与陈汤交往, 佩服他的才能。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 47 年),元帝诏令列侯举荐秀才,张勃就举荐了陈汤。 陈汤为等待升迁,父亲去世也不去奔丧,司吏就弹劾他不守孝道。张勃选任举荐欺诈不依实 际情况,被削减食邑二百户。陈汤被下狱治罪。后来他重新被举荐为郎,几次请求出使外国。 过了很久,调任他为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一起赴西域。 建昭三年,陈汤和甘延寿出使西域。陈汤为人沉着勇敢有大谋,有很多策略,喜好建立 卓越的功勋。每次经过都城小镇,高山大河,常常要爬到高处去看一看。接到出使外国的差 事后和甘延寿谋划说:“现在郅支单于威名远播,侵犯欺凌乌孙、大宛国等国,常替康居出谋 划策,想要降服他。况且匈奴人剽悍,好勇善战,多次获得胜利,如果长期放纵他们,一定 会成为西域的祸患。如果我们发动屯田的官兵,率领乌孙的部队,直捣他们的城下,他们逃 亡又没有可去的地方,坚守又不能自保,千年功业可以一朝而成。”甘延寿也认为是这样,就 准备上奏请示这件事。陈汤说:“国家大事都要让公卿讨论,非凡的策略是凡人所想不到的, 事情一定得不到准许。”甘延寿犹豫着没有听从。正好他长时间生病,陈汤独自假托朝廷命令, 调发有城镇的各国军队以及车师戊己校尉屯田的官兵。甘延寿知道后,惊慌地爬起床,想要 阻止他。陈汤大怒,按住剑叱责甘延寿说:“部队已经集合了,你想坏大家的事吗?”甘延寿 于是只好听从他。 第二天军队向前到达郅支城的都赖水上游,离城有三里,安营布阵。。甘延寿、陈汤命令 军队听到鼓声后都逼近城下,从四面住围城,各有自己的任务,有的挖壕沟,有的堵塞城门, 拿盾牌的人在前面,拿刀戟弓箭的在后面,向上射击城楼上的人。城楼上的人就跑到了楼下。 在土城的外面还有一座木城,在敌人从木城中射箭,杀伤不少城外的人。城外面的人用柴草 烧毁了木城。天刚放亮,四面放起了大火,官兵很高兴,大声呼喊着追逐敌人,铜钲战鼓声 惊天动地。单于男女一百多人跑进他的内室。汉兵就防火,官兵争着进入内室,单于负伤死 去。 于是甘延寿、陈汤上奏书说:“郅支单于残酷毒害百姓,罪大恶极上通于天。臣甘延寿、 陈汤率领仁义的军队,替天诛伐,依赖陛下的神灵,冲锋陷阵打败敌人,砍了郅支单于的头 以及杀死了名王以下的人。应把所砍的头悬挂在槁街蛮夷的官邸间,用以昭示万里以外的人, 让他们明白违犯强大的汉朝的,即使再远也一定要诛杀。” 于是就封甘延寿为义成侯,赐给陈汤关内侯的爵位,每人赐给食邑三百户,再次给黄金 一百斤。授任甘延寿为长水校尉,陈汤为射声校尉。陈汤明晓法令,善于根据情况分析形势, 他所提的建议多数被采纳。陈汤经常接受别人的金钱来为别人起草奏章,终于因为此事而被 罢黜。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4. (3 分)B 【解题思路】抒发了诗人站在江边眺望时内心喜悦的心情,分析不对,应该是离别的惜别之 情。 15. (6 分) 【答案示例】①这句诗写客人乘坐小船,孤身只影,在烟水迷漫的江流飘荡。②“片帆烟际” 四个字,配上“闪孤光”三字,给人一种孤寂凄清之感,天上地面,景色凄清一片。③写景 与抒情结合得相当完美,有浑然一体之妙。 【评分标准】答出 1 点得 2 分,共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 (1)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夫孰异道而相安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评分标准】每句 1 分,有错、别、漏、加字者,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 分)B 【解题思路】斗转星移: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光阴荏苒:指时间渐渐 地过去了。悲欢离合: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生离死别:分离 好像和死者永别一样,指很难再见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思接千载:思路突破时间限制,上 下几千年。千载难逢:意思是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形容机会极其难得。手不释卷:意思 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8.(3 分)C 【解题思路】承前应该先是“精神的”,后是“现实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19.(3 分)A 【解题思路】滥用“使”,造成主语残缺;“读出了坚韧”在前,“萌生了思考”在后,语序不 当。 20. (6 分)【答案示例】 ①传统课堂上的灌输式的方式②更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③他们 的线下教学活动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21. (5 分)【答案示例】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的抑郁高风险的检出率显著低于中部和西部 地区,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 【评分标准】答对第 1 句得 3 分,第 2 句得 2 分,共 5 分。 四、写作(60 分) 22.(60 分)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20—16 分) 二等(15—12 分) 三等(10—6 分) 四等(5—0 分) 基 础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等 级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