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分饼》教学案例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分饼》教学案例教案

ID:695423

大小:12.9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5-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分饼》教学案例 《分饼》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分数的三种类型: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新课开始,我按教材的编排,创设了猪八戒分饼的故事情境。我说:“唐僧 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经过一个村庄时,唐僧让猪八戒为大家化些斋饭。猪八戒 一共化了四张饼,因其嘴馋,在路上偷吃了一张,只剩下三张。请同学帮助猪八 戒为唐僧师徒四人分一分饼” 。 我的话刚说完,就有同学举手回答。只是他说的不是怎样帮助猪八戒分饼,而是 觉得此时猪八戒不应该再吃剩下的三张饼,剩下的三张饼应该分给其他三个人一 人一张。听了他的回答,我没有评论。从生活实际来说,这样的认识和观点是有 价值的,但显然这样的认识与本课时的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是有冲突的。为什么 学生会有这样的认识呢?我想原因出在我的情境创设上。我在创设猪八戒分饼这 个情境时,给学生留下了发挥自己价值观的空间,导致情境创设所预期的认知冲 突,被学生不同的个人价值观所影响。让学生对新知探究的注意力不同程度的发 生了转移。这或许是因为我在创设情境时,将情境的故事情节安排的过于复杂了。 出现这样预想不到的事情,我立马做出意识判断,采取了补救措施,以挽回情境 创设上的不足。于是,我说:“贪吃是猪八戒的本性,虽然我们做人不能像猪八 戒那样,但猪八戒今天的这个忙我们还是要帮的”。这时,学生的思维又被我引 回到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上。有的学生开始用笔在画,在分。我知道,情境创设所 期望的认识冲突,此时已经顺利实现。很快学生想出好几种分饼的方法,他们分 别汇报,我则将其书写在黑板上。在说完两种分法后,我问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 观点。这时张亚辉举起手,我发现后,示意他站起来说一说。他说:三张饼,每 张平均分成四份,就一共分成了十二份,每一个人就吃了其中的十二分之三,大 家一听,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之前,大家的分法是:三张饼,每张平均分成四 份,每个人都吃了一张饼的四分之一,一共吃了三个四分之一,也就是四分之三。 显然,分数与之前大家的分数是不一样的,那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不同的两个分 数呢? 其实,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这两个分数的总体,也就是单位一是不同的, 一个是把一张饼看成整体,一个是把三张饼看成整体。虽然我知道这其中的原因, 可学生们知道吗? 思考后我知道,其实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有原因的。因为在前一课时《分数的 再认识》中,学生知道了两个不同的总体,即使它们取相同的几分之几,结果也 是不同的。正是学生有这样的已有经验,才会出现分出的饼有四分之三和十二分 之三的两种不同结果。也正是学生有这样的经验,我开始让学生讨论:四分之三 和十二分之三的总体分别是谁?开始学生有点不了解,渐渐地他们明白,四分之 三表示每个人吃了一张饼的四分之三。而十二分之三表示每个人吃了三张饼的十 二分之三(也就三张饼的四分之一)。在这个地方出现这样的情况使我本来的教 学安排出现了无法完成的局面,于是我不得不把本课时的教学任务用两节课来完 成了。 为何会出现一节课无法完成本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我的理解是:其一,学 生在理解分饼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总体,用不同分数来表示的情况。搞清这些问 题花了不少教学时间。其二,让学生理解一张饼的四分之三比较容易,但让他们 理解一张饼的四分之四、四分之五,就有些困难了。换言之,学生对真分数有知 识基础,而对于假分数和带分数则没有经验。让学生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现实 意义也花了不少时间。正是由于以上两点,让我设计的本应该一课完成的教学任 务,不得不用两课时来解决。

资料: 619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