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 : 院士风骨,造福万代,2021高考语文的必写的内容!
加入VIP免费下载

作文素材 : 院士风骨,造福万代,2021高考语文的必写的内容!

ID:695133

大小:458.2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5-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作文素材 : 院士风骨,造福万代,2021 高考语文的必写的内容! 导语 无论是与我们作别的吴孟超院士,还是袁隆平院士,十里长街相送,举国人民哀悼,14 位院士给世人留下了远去的背影,他们是王绶琯院士、沈忠厚院士、程镕时院士、周毓麟院 士、周又元院士、彭士禄院士、沈善炯院士、谢毓元院士、李京文院士、闵桂荣院士、刘兴 土院士、王元院士、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缅怀他们是因为这些院士们用生命诠释了什 么是中华风骨,用行动造福了千秋外代,“大地之星并未陨落,他只是选择返回天空,继续 照亮大地!”今天我们缅怀他们,明朝我们也将披挂上阵这样的精神,为更好的时代而奋斗。 王绶琯:科海勉相随,诗文天籁间 1 月 28 日,中科院院士王绶琯因病辞世,享年 98 岁。王绶琯是中国天文学界的泰斗, 我国射电天文的奠基人,曾任北京天文台台长。 “侯官王绶琯,1923 年生于福州,童年客寓上海,少年时负笈黔蜀间,青年时游学英伦。 始修造船而酷好天文。终以自学致天文为终身业。1953 年以还,先后服务于宁、沪、京天 文台。于今历 40 载。齿落发童而意犹未止也。” 这是王绶琯(1923-2021)在 1993 年古稀之龄时写的自述片段,既是白话,又像古文, 清晰明了,言简意赅。大科学家颇具文学水准。 1953 年,王绶琯于三十岁而立之年回国,先后就职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上海 徐家汇观象台、北京天文台,历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王绶琯 开创了中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提高了中国授时讯号精度,推动了天体测量学发展,研制 出多种射电天文设备,贡献卓著。1980 年,57 岁的王绶琯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 士);1985 年担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之后任名誉理事长。 1993 年,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 3171 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以祝贺他 70 大寿。 1998 年,75 岁的王绶琯联名 60 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专家倡议组织并成立了北 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他多次在中学、科技馆、天文馆讲演、座谈,编著了一系列青少年科 普读物。他寄语青少年:“勤学而好问,务实以求真;敏思而笃志,温故以创新。”这短短 20 字的五言诗,高度概括了青少年在科技学习和实践中的精髄。 回首几十年的科研生涯,王绶琯是欣慰的。他曾参与我国天体物理学科基础建设;他曾 在海南岛日食观测中引进前苏联的射电天文技术;他曾筹建北京天文台,创办全国首届射电 天文训练班,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射电望远镜;他曾指挥并规划“全国一盘棋”的天文研究布 局;他曾参与提出国际领先的 LAMOST 项目……这些,都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智慧和感情。 王绶琯从造船改行天文,从天体物理改做时间授时,从射电天文改做管理规划,从科学 研究投身科普教育,每一次的转变都非常精彩和完美,而其中惟一不变的,就是对天文学的 钟情和对使命的忠诚。 沈忠厚:钻头之父 2 月 5 日,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沈忠厚在北京逝世,享年 93 岁。沈 忠厚是我国著名的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水射流专家、教育家,油气井工程学科奠基人。 沈忠厚,1928 年 2 月 13 日出生于四川大竹,1947 年至 1951 年就读于重庆大学,曾 在美国西南路易斯安那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访学交流,先后在重庆大学、北京石油学院、华 东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作。2001 年当选为中国工 程院院士。 沈忠厚是我国著名的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水射流专家、教育家,油气井工程学科奠基 人。长期从事高压水射流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在淹没非自由射流、自振空化射流理论与技 术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将射流技术与钻井工程相结合,开辟了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新领域, 为我国石油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沈忠厚一直教导学生“要上山不要下海”:“上山”就是要迎难而上,勇攀科研高峰;“下海” 就是利用科研成果谋取个人利益。他常说:“一个人一辈子能够认真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程镕时:我国高分子物理学科开拓者 2 月 7 日,中科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程镕时在广州逝世, 享年 93 岁。 程镕时,1927 年 10 月 18 日生于江苏宜兴。1949 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1951 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部。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几十年来,他孜孜不 倦,潜心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为师者,既要做“经师”,要精于“授 业”“解惑”,教给学生知识和本领;更要做“人师”,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以高尚的道德情 操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程镕时心中装着家国,满怀对科学真理 的热情、对莘莘学子的热爱,兢兢业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 不懈进取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人。 上世纪 50 年代初,为配合我国合成橡胶工业发展的需要,著名高分子物理学家钱人元, 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高分子物理化学研究小组。刚刚毕业的程镕时被派到中国科学院物理化 学研究所,成为主要的参与者之一。小组的初始成员只有四人,几乎一切都是空白。在钱人 元带领下,他们迎难而上,自制各种仪器,一点点摸索,最终建立了高分子分子量和分子量 分布测定的多种实验方法,为工业化顺丁橡胶的选型和聚合条件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此 项成果获得了 1985 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程镕时是钱人元最早的学生与助手之一,见证了在钱人元的领导下,中国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他说能够追随钱人元参与 这一历程,倍感光荣和自豪。钱人元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不受常规束缚开创新领域的勇气、 淡泊名利的风范对他影响至深。 在科研的道路上,程镕时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从对高分子分子表征方法的研究,到对凝 胶色谱的研究,再到提高对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基本问题的认识,程镕时在相关领域不断拓展, 独树一帜,走在最前沿。 针对高分子合成研究工作中的分子表征和高分子工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程镕时提出了 一种简单易行的分子量表征方法,即“一点法”计算特性粘数公式,这一计算公式在国内外的 文献和专著中被广泛引用,被教科书称为“程镕时公式”。 1965 年,程镕时开始对当时刚出现的凝胶渗透色谱进行研究,他首先研制出了其中的 关键组成——多孔填料,阐明了多孔填料的成孔机理,以及控制孔度的理论关系。程镕时提 出的分离与扩展效应的统一理论,是当时该领域最简单的对加宽效应作改正的方法。论文提 交美国化学会年会时,被当作当年的重要成果发布,得到国外同行的关注和重视。他创建的 简易凝胶色谱方法,满足了自记式仪器在我国普及前对高分子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表征的需 要。而后,程镕时又将凝胶色谱的研究重点转向了绝对量化问题,创立了绝对定量化原则, 开创了一种研究分子水平上的吸附作用以及分子间配合作用的有效而直接的定量方法,拓展 了凝胶色谱的应用范围。 随着研究的不断拓展,在高分子的交联网络结构、高分子结晶、高分子的链构象理论、 单链高分子的制备以及高分子的凝聚过程等研究领域,程镕时都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要 成果。 带着强烈的使命感,程镕时事必躬亲,即使年纪增大,身体不适,他仍经常去实验室, 参与学生论文的选题,对学生论文的指导几乎全程跟进。程镕时常说,人上讲台,心更要上 讲台。他告诫学生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科研工作就像在茫茫 大海里划舟,要能耐得住寂寞,面对惊涛骇浪,要能经得起一次次的失败。他鼓励学生要有 创新精神,不要迷信文献,要敢于超越前人。怀着一颗师者之心,程镕时希望每个学子都能 成长为参天大树,国之栋梁。 程镕时一直对新鲜事物满含热情。1977 年,程镕时亲戚从美国带回一台可编简单程序 的小计算器,他如获至宝,“在当时简陋的工作条件下,这台小计算器对数据处理帮助极大。” 即使年逾古稀,程镕时仍对电脑软件、数据处理软件等兴趣浓厚,甚至还手把手地教学生使 用。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一直深深激励着每一个学子。 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 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程镕时先生怀着对国家富强的一腔热血,对民族复兴的 使命担当,弦歌不辍,教育学生为人、为学、为事,深得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周毓麟:“九院”元勋、数学家 3 月 2 日,中科院院士、数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周毓麟在北京去世,享年 98 岁。周毓麟是我国核武器设计中数学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为我国 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周毓麟,1923 年 2 月出生于上海,1945 年毕业于大同大学数学系。早年从事拓扑学研 究,1954 年赴莫斯科大学留学,主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1957 年获物理数学科学副博士学 位后,回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工作,1960 年奉调参加我国的核武器理论研究。曾任北京应 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委员以及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 事长和名誉理事长等职。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周毓麟是我国核武器设计中数学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核武 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领域,他是我国早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基于科学计算实践,他建立了离散泛函分析的方法和理论。 他热爱科研,更热爱祖国,曾几次为了国家需要转换专业方向,“为国家建设选择研读 偏微分方程,然后为国防搞差分,后来又从国家建设需要出发再回去搞偏微分方程”。有人 觉得这是牺牲和奉献,但他却认为是对自己的提升:“国家需要我,是我的荣幸。实际上, 我也总是想从更广阔的视野上,不断提高自己对数学的认识。这一点是推动我勇于去改变、 去做研究的动力。” 周又元:中国天体物理学家 3 月 12 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在北京逝世,享年 82 岁。 周又元,江苏南京人。天体物理学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8 年生于上海, 196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曾任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和宇宙专业 委员会主任、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天文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现为北京大学物 理学院天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又元教授的研究领域是天体物理,研究方向主要是星系和宇宙学,包括类星体、活 动星系的内禀性质,以及有关宇宙学、宇宙大尺度结构和高能天体物理等问题。20 世纪 70 年代通过合作研究,采用射电类星体子源之间的距离作为判据进行光度标定,改善了类星体 的 Hubble 图,支持了类星体红移的宇宙学起源学说;80 年代中期通过合作研究,在国际 上较早利用类星体获得 100Mpc 的超大尺度结构的观测证据,后来进一步被大样本星系巡 天所证实;90 年代同合作者一道通过对活动星系核内部结构和辐射机制的研究,首次得到 活动星系核大蓝包形状参数方程,确认了大蓝包的辐射来自吸积盘及其冕区,得到大蓝包的 温度分布,估算了中心黑洞的质量,还发现 X 射线谱线 FeKα短时标变化规律新类型,并对 各种类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统一解释。 周又元教授的研究工作于 1978 年获中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1980 年和 1990 年两次 荣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2 年获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奖。1996 年获中 科院优秀教师奖。 周又元教授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给本科生讲过普通物理、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和量子力学等,给研究生讲过天体物理引论、相对论宇宙学、河外天文学、天体物理中的辐 射过程和活动星系核等等。 周又元教授的主要著作是《天体物理选讲》,参加主编并撰写《X 射线天体物理学》, 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 100 余篇。 彭士禄:愿将此生长报国 3 月 22 日,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在北京逝世, 享年 96 岁。 彭士禄,1925 年 11 月 18 日出生,广东省海丰县人。1956 年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 学院,后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1958 年结业回国。 曾任造船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广东省委常委、中国核 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中共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核工业 集团有限公司顾问、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核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1994 年当选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士禄长期从事核动力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并参加指 挥了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参加、组织研制成功的耐高温高压全密封主泵达到了 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先后为大亚湾核电站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秦山二期工程提供了 可靠的科学依据。 彭士禄一生经历起伏跌宕,为我国核动力领域作出重要贡献。他常揣着“明白与糊涂”: “凡工程技术大事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数,一点儿也不能马虎”,“凡对私事, 诸如名利、晋升、提级、涨工资、受奖等,越糊涂越好”。 沈善炯:唯愿科学在祖国开花、结果 3 月 26 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在上海 逝世,享年 103 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因病医治无效, 于 2021 年 3 月 26 日在上海逝世,享年 103 岁。 沈善炯,1917 年 4 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42 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1 年于美 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历任浙江大学副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研究 员、研究员、副所长,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学部常委、学部主席 团成员。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沈善炯主要从事细菌固氮基因的结构和调节及根瘤菌和宿主植物间相互作用的遗传学 关系研究,在抗生素、细菌的糖代谢、细菌的氮代谢、固氮基因的结构和调节、根瘤菌共生 固氮等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沈善炯在美国上学时的老师和同学都有获得诺贝尔奖,而 学业优秀的他却选择回国任教,曾有人问他是否遗憾,他却毫不犹豫地回答:“如果回国, 受条件所限,在科学上我可能较难做出大的贡献,而如果留下来,我应当可以在科学上做出 较多的成果……论起对中国的贡献,那跟回到自己的国土去建立实验室、培养学生,使科学 在自己的国土开花、结果,还是不能相比的。” 谢毓元:我国著名药物化学家 3 月 27 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谢毓元在上海逝世,享年 97 岁。 谢毓元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家,他一生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多次转换 研究方向并取得卓越成绩。入所初期,谢毓元院士主要跟随赵承嘏先生从事中草药的提取和 有机物的简单合成,解决了阿托品、后马托品、普鲁卡因等药物的自给问题,其中 1953 年 完成的普鲁卡因合成工艺,在 1965 年获中国科学院推广奖。1953 年,为解治疗血吸虫病 特效药酒石酸锑钾毒性,他和合作团队成功研发了二巯基丁二酸,是第一个被国外公司仿制 的中国新药。 谢毓元院士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药学优秀人才,他药海求索、毕生奋斗,淡泊名利、大 气谦和,为我国创新药物研发和药学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李京文:著名经济学家 3 月 31 日,工程院院士、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李京文在北京逝世,享年 89 岁。 李京文是著名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广西陆川人。1958 年毕业于俄罗斯经济大学,获 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经济学科片领导组 组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并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应用经济评审组及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经济评审组召集人、 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总,体组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8 年被国家科委、人事部评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4 年当选为俄罗斯科 学院外籍院士;1998 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 年当选为世界生产率科学院院士。 曾任七届和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八届全国人大代表。2002 年当选为中国 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 作为我国技术经济和工程管理理论的开拓者之一,较早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工程项目 技术经济论证理论与方法,主持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京沪高速铁路等超大型工程的技术 经济论证,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率先对科技进步测度方法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问题;主持制定了环渤海经济圈、中部五省、海南、深圳等 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较早运用数学模型对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主编 了中国近 10 多年来历年的“经济蓝皮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6 项(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1 项),部委级一等奖 8 项。 主要著作有:《科技富国论》、《跨世纪重大工程技术经济论证》、《技术进步与产业 结构》(主编,四卷)、《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蓝皮书)》(主编之一)、《迎 接知识经济新时代》、《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法规与政策研究报告集》(主持人), 等等。 闵桂荣:中国空间热控开创者,永居国际宇航“名人堂” 4 月 28 日,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与空间技术专家闵桂荣在北京 逝世。享年 89 岁。 闵桂荣,1933 年 6 月 2 日生于福建莆田。1956 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63 年获苏联 科学院动力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 年当选 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 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卫星总设计师、中国空 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等。 闵桂荣长期从事空间技术工作,是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航天器热控制技术开 创者,参与领导完成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多颗返回式及应用卫星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空间 技术发展作出系统、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 在担任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期间,领导我国未来航天创新技 术研究工作,取得大量重要科研成果。尽管成绩卓著,但闵桂荣一生低调自谦:“与前景无 限的航天事业相比,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还要长期不懈地努力,为中国人民,也为 全世界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 刘兴土:著名自然地理学家 5 月 6 日,工程院院士、湿地生态学家刘兴土在长春逝世,享年 85 岁。 刘兴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荣誉会士,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获得者,中国 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刘兴土,1936 年 9 月出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市,原籍福建永春。1951 年参加中国人民 解放军,任华东军区司令部气象干部训练大队学员;1959 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 曾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沼泽研究室主任、研究所 所长等职,2007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家湿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湿地保护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湿地公园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草局湿地保护修复 科技创新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全国湿地调查专家委员会主任、松嫩-三江平原国家科 技攻关专家组组长等职。 刘兴土是我国湿地学科具有突出成就的学术带头人,首创了沼泽湿地稻-苇-鱼复合农业 生态工程模式,开辟了沼泽湿地的长期定位生态研究;提出了粮食核心产区粮-牧-工协同发 展、三江平原适度发展水稻规模等多项重要战略咨询建议,推进了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和 东北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主编和参编《沼泽学概论》《中国主要湿地区湿地保护与生态工 程建设》《东北湿地》等专著 24 部,发表论文 180 余篇。 王元:著名数学家 5 月 14 日,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王元在北京逝世,享年 91 岁。 王元,1930 年 4 月 29 日出生于江苏镇江,1952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经陈建功、 苏步青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跟随华罗庚研究数论,曾任数学所所长、中国数 学会理事长。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王元在解析数论、代数数论以及数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关于哥德巴 赫猜想的工作是中国在该领域的第一个重要成果。他与华罗庚一起开拓了高维数值积分的研 究方向并创造了“华-王方法”。他在代数数域上的丢番图分析以及数论方法在统计中的应用方 面也作出了杰出的成果。作为华罗庚的学生,王元曾感慨:“师从华罗庚先生的学生不下百人, 但最终获世界数学界认可的人物,不过五六人。这些人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独 立自主的创新精神。” 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5 月 22 日,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去世,享年 99 岁。 吴孟超,1922 年 8 月 31 日,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1940 年就读于同济附中,1943 年考上同济大学医学院,1949 年毕业于原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1991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孟超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创造性地提出“五叶四段”的解剖学 理论,建立“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 列标志性手术;他主导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建立了世界 上最大的肝癌病理标本库,培养了最多肝胆外科领域的优秀人才。2005 年获国家最高科学 技术奖。 吴孟超用一生开创和推动中国肝脏外科医学的发展。“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直至今天, 我们走的是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肝脏外科发展道路——那就是把握自身特点和现有条件, 依靠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坚持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同步发展,在借鉴西方技术理念的同时, 敢于创新、勇于挑战。”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中华拓荒人,禾下乘凉梦、不悔是初心 “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 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 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这是对袁老的最好纪念。 5 月 22 日,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 袁隆平,1930 年生于北京 ,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 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曾任国家杂交水稻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3 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 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 年中国科学院北京 天文台施密特 CCD 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 年获得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2004 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 ,2006 年 4 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 年获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3 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 2018 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 。2018 年 9 月 8 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 2018 年 12 月 18 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 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2019 年 9 月 1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 和国勋章” 。2020 年 11 月 28 日,当选 2020 中国经济新闻人物。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 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 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 ,出版中、英文专著 6 部,发表论文 60 余篇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