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word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word含答案

ID:693362

大小:805.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5-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武昌区 2021 届高三年级 5 月质量检测 化学 本试卷共 8 页、19 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r 5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1 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主要气体 B.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可有效减少 2CO 的排放 C.煤的气化和液化的主要目的是减少 2CO 的排放 D.塑料的合成原料来自于石油,“禁塑令”的颁布有利于减少 2CO 的排放 2.含锂材料在能源领域应用广泛,如 6 Li 和 7 Li 用作核反应堆热载体,氕化锂、氘化锂、 氖化锂作为启动长征 2 号火箭的优良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D、T 的性质相同 B. 6 Li 和 7 Li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 6 Li 和 7 Li 间的相互转化 D. LiH 、 LiD、 LiT 互为同素异形体,都是强还原剂 3.设 A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33.6L 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 A1.5N B.常温下,1LpH 4 的 2 4NaH PO 溶液中含有 Na 的数目为 4 A1 10 N C.惰性电极电解 3AgNO 溶液,两极均产生 0.5mol 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电子数为 AN D.已知 5CrO 中 Cr 元素的化合价为 6 ,则 513.2g CrO 分子中存在过氧键的数目为 A0.2N 4.锶 (Sr)元素与镁元素是同主族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Sr 保存在煤油中 B. 2Sr(OH) 的碱性比 2Mg(OH) 强 C. 2SrCl 是离子晶体 D. 3SrCO 的分解温度比 3MgCO 低 5.下图所示为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进行①的操作需要用到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 B.②涉及的电解装置内 2Cl 在阴极产生 C.③④⑤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2 2 4SO Br 2H O 4H SO 2Br      6.在 Ru Rh 基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制备乙酸的一种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LiI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④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生成 C.制取乙酸的总方程式为: 2 2 3 3 2CO H CH OH CH COOH H O   催化剂 D.运用该反应机理可由异丙醇制备正丁酸 7.从中药透骨草中提取一种抗氧化性活性成分结构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19 18 6C H O B.常温下易溶于水 C.可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D.1mol 该化合物发生水解反应最多消耗 6mol NaOH 8.选用的仪器、药品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制取氯气 验证 2SO 的漂白性 验证氧化性 2 2 2Cl Br I  量取一定体 积 4KMnO 标准溶液 A.A B.B C.C D.D 9.荧光探针已成为检测成像和疾病诊断的强大工具.下图为某荧光探针的传感机理,有关 说法错误的是() A.Cu u 位于周期表的 ds区 B. BTCu 分子中 B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3sp C.1mol BTCu 分子中含有1mol 配位键 D. 2BTCu Cu  中第二周期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 F N O C B    10.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Q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 与 Z 同周期,Z 与 W 同主 族;Y 元素基态原子的纺锤形轨道中填有电子且第一电离能大于 Z;X、Y、Z 三种元素的 原子序数之和与 W 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 W Q Y Z X    B.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Q W C.X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极性键 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Z Y W  11.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乙醇钠的水溶液滴到 pH 试纸上,试纸颜色变为蓝紫色 52C H O 结合 H 的 能力强 B 将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放入试管,再加入 98%浓硫酸 3mL ,铝条表面无明显现象 铝与浓硫酸常温下不 反应 C 用 pH 试纸测定相同浓度的 NaClO 溶液和 NaCN 溶液的 pH 比较 HClO 、 HCN 的酸性强弱 D 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 2 420%H SO 溶液,加热,冷却后加 NaOH 溶液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 淀粉未水解 12.科学家设计如下装置获取氢能源和电能.其中,a 为 Pt 电极,电解质溶液为 1mol / L KOH 溶液(已知:Q nF ,F 为法拉第常量, F 96500C / mol ).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该设计实现了 2Ni(OH) 电极的循环使用 B.当 K 和 1K 相连接时,溶液中的 OH 向 b 电极迁移 C.当 K 和 2K 相连接时,b 处电极反应为: 2NiOOH e H Ni(OH)   D.理论上,每生成 21mol H 可有助于电池最多产生 51.93 10 C 的电量 13.工业上,用生物堆浸法处理低品位黄铜矿(主要成分是 2CuFeS )制备两“矾”,其简 易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堆浸的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B.胆矾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氢键 C.已知 T.f 细菌在 pH 为 1.0~6.0 范围内保持生物活性,则生物堆浸过程中需不断补充稀 硫酸 D . “ 氧 化 ” 中 1mol CuS 完 全 反 应 转 移 2mol 电 子 ,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 2 2 4 2CuS 4H O CuSO 4H O  14. 2FeS 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2∶1 B.阳离子位于阴离子构成的正八面体空隙中 C.阳离子的配位数为 12 D.若晶胞边长为 a,则阳离子间的最短距离为 3a 2 15.常温下,分别向 2 325mL 0.3mol / L Na CO 溶液和 325mL 0.3mol / L NaHCO 溶液中逐滴滴加 0.3mol / L 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压强随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曲线为 2 3Na CO 溶液的滴定曲线 B.a 点溶液中,        2 1 3 3c Na 2c CO c HCO c Cl      C.c 点溶液中,      3c Na c HCO c(OH) c H     D.b、d 两点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14 分) 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大大减少 CO 和 xNO 汽车尾气的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摩尔生成焓是指由稳态单质生成1mol 该化合物的焓变,25℃时几种物质的标准 生成焓如下: 物质 2NO CO 2CO NO 标准生成焓 (kJ / mol) 33.1 110.5 183.6 90.3 ⅰ. 2 2 1CO(g) NO (g) CO (g) NO(g) ΔH  ⅱ. 2 2 22CO(g) 2NO(g) 2CO (g) N (g) ΔH 623kJ / mol    ① 1ΔH  ________; CO 还原 2NO 生成两 种无污染 的气态物 质的热化 学方程式 为 ________. ②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反应过程中 2NO 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 ________. (2)在催化剂 Rh 表面CO 还原 NO 基元反应机理路径如图 a 表示,两个 N(s) 结合生成的 2N 称为 2N  , 2N O(s) 解离生成的 2N 称为 2N  ,基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 图 b 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在催化剂表面 NO 的吸附并解离是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 B.在催化剂表面 2CO 的及时脱附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当温度超过 625K 时,生成的 2N 主要是由 CO 还原 2N O 生成的 D.当温度低于530K 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2 22NO CO N O CO  E.寻找低温下高效的催化剂控制汽车尾气的污染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3)已知对于反应ⅱ: 2 2v k c (CO) c (NO)  正 正 ,    2 2 2v k c CO c N  逆 逆 ( k正 、 k逆 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①既要加快 NO 的消除速率,又要消除更多的 NO ,可采取措施有________(写出其中一 条即可). ②达到平衡后,只升高温度,k正 增大的倍数(填“>”、“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