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等比数列-2021年高考数列专题终极突破(全国通用)(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03:等比数列-2021年高考数列专题终极突破(全国通用)(解析版)

ID:692670

大小:3.65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1-05-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 03:等比数列-2021 年高考数列专题终极突破(全国通用) 一、单选题 1.(2021·安徽高三二模(文))我们常把  22 1 0,1,2n nF n    叫“费马数”,设  2log 1n na F  , 0,1,2 , nn S  表示数列 na 的前 n 项之和,则使不等式 2 3 1 1 2 2 3 1 2 2 2 7 15 n n nS S S S S S      成立的最大正整 数 n 的值是( ) A.2 B.3 C.4 D.5 【答案】A 【分析】由对数的定义求得 na ,再由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求得 nS ,用裂项相消法求得和 2 3 1 1 2 2 3 1 2 2 2n n nS S S S S S     ,然后解不等式可得. 【解答】    2 2log 1 log 2 1 1 2n n n na F      ,   12 1 2 2 21 2 n n nS     , 则       1 1 11 2 1 1 2 2 2 1 1 1 2 2 1 2 12 2 2 2 2 2 1 2 1 n n n n nn n n n n nS S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2 3 1 2 2 3 1 1 2 2 3 1 2 2 2 1 1 1 1 1 112 2 1 2 1 2 1 2 1 2 1 n n n n nS S S S S S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712 2 1 15n       , 即有 12 1 15n   ,即为 1 42 2n  ,解得 3n  , 则 n 的最大值为 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求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裂项相消法求和.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设数列{ }na 是等差数列,{ }nb 是等比数列, (1)公式法: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求和直接应用公式求和; (2)错位相减法:数列{ }n na b 的前 n 项和应用错位相减法; (3)裂项相消法;数列 1{ } n n ka a  ( k 为常数, 0na  )的前 n 项和用裂项相消法; (4)分组(并项)求和法:数列{ }n npa qb 用分组求和法,如果数列中的项出现正负相间等特征时可能 用并项求和法; (5)倒序相加法:满足 m n ma a A  ( A 为常数)的数列,需用倒序相加法求和. 2.(2021·江西上饶市·高三三模(理))数列 na 是以 a 为首项,q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数列 nb 满足 1 21 ( 1,2, )n nb a a a n       ,数列 nc 满足 1 23 ( 1,2, )n nc b b b n      ,若 nc 为等比数 列,则 a q  ( ) A.1 B.2 C.3 D.4 【答案】B 【分析】首先讨论当 1q  时,分别写出数列 nb , nc ,并判断不满足 2 1 3 2c c c ,再讨论 1q  ,再分别求解 数列 nb , nc ,根据数列 nc 为等比数列,求 ,a q 的值. 【解答】数列 na 是以 a 为首项,q 为公比等比数列,当 1q  时, 1 21 1n nb a a a na       , 1 2 (1 )3 3 (1 ) (1 2 ) (1 ) 3 2n n n n ac b b b a a na n                  , 则 1 2 34 , 5 3 , 6 6c a c a c a      因为 nc 为等比数列,所以 2 1 3 2c c c ,此时无解; 当 1q  时, 1 21 1 1 1 n n n a aqb a a a q q          , 1 2 2 23 3 1 1 (1 ) (1 ) n n n a aq aqc b b b n qq q q                 ,因为 nc 为等比数列,所以 1 01 a q   ,即 2 2 31,0 3 (1 ) 1 aq qa q q q       , 则 3 1,2 2q a  ,所以 2a q 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性质,本题的关键是需讨论 1q  和 1q  两种情况,且计算 量较大. 3.(2021·安徽高三二模(理))正项等比数列 na 满足 1 3 1 16a a  , 4 3 22a a a  ,则   1 1 2 1 1 1... 1 n na a a      ( ) A.  2 1 23 n    B. 2 1 23 n   C. 2 1 23 n   D.  2 1 23 n    【答案】D 【分析】由题设可知 2 2 1 16a  ,令公比为 0q  则 22 1 0q q   ,可求 q、 1a ,进而写出 na ,讨论 n 为奇 数或偶数的情况,分组并结合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求和. 【解答】由题意, 2 1 3 2 1 16a a a  ,得 2 1 4a  ,又 4 3 22a a a  ,令 na 的公比为 0q  , ∴ 22 1 0q q   ,解得 1 2q  ,则 1 1 2a  , ∴ 1 2n na  , ∴    1 12 1 2 1 1 1... 1 2 2 ... 1 2n n n n n S a a a            , 当 n 为奇数时, 1 1 3 2 4 1 2(2 1) 4(2 1) 2(2 2 ... 2 ) (2 2 ... 2 ) (1 2 )3 3 3 n n n n n nS                 , 当 n 为偶数时, 3 1 2 4 2(2 1) 4(2 1) 2(2 2 ... 2 ) (2 2 ... 2 ) (1 2 )3 3 3 n n n n n nS               , ∴综上,有: 2[1 ( 2) ]3 n nS    . 故选:D. 【点评】含等间距正负项的数列需要讨论项数 n 的奇偶,分别求和,然后判断是否可以整合所得 n 项和公 式. 4.(2021·江西高三其他模拟(理))已知公比不为 1 的等比数列,存在 ,s t N  ,满足 2 4s ta a a  ,则 2 1 2s t  的最小值为( ) A. 7 12 B. 9 16 C. 17 30 D. 5 8 【答案】C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已知条件化为 8s t  ,再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得解. 【解答】设等比数列{ }na 的公比为 1q  , 存在 s , *t N ,满足 2 4s ta a a ,  2 2 2 1 6 1 s ta q a q   , 化为 8s t  ,所以 8 , [1,7]s t t   且t N  , 2 1 2 1( ) 2 8 2f t s tt t      , 所以 2 2 2 2 1 (3 8)( 8)( ) 2 2 (8 ) 2 (8 ) tt t tt tf t       , 所以函数 ( )f t 在 8[1, ]3 单调递减,在 8[ ,7]3 单调递增, 因为t N  ,且 7 17 7 17(2) , (3) ,12 30 12 30f f   ,  2 1 2s t  的最小值为 17 30 . 故选:C 【点评】本题容易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但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取等的条件是 8 16,3 3t s  ,显 然与 ,s t N  矛盾.所以要利用导数来求函数的最值. 5.(2021·北京高三一模)设无穷等比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若 1 2 1a a a   ,则( ) A. nS 为递减数列 B. nS 为递增数列 C.数列 nS 有最大项 D.数列 nS 有最小项 【答案】D 【分析】根据 1 2 1a a a   ,可得 1 0q   或 0 1q  ,再结合 1 (1 )1 n n aS qq   ,即可确定数列{ }nS 在 1 0q   和 0 1q  内的单调性,从而可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解答】设无穷等比数列 na 的公比为 ( 0)q q  ,因为 1 1a a  ,即 12 0a  ,所以 1 0a  , 又 1 2 1a a a   ,所以 2 1 1 1a a    ,即 1 1q   ,又 0q  ,所以 1 0q   或 0 1q  , 因为 1 1(1 ) (1 )1 1 n n n a q aS qq q     , 所以当 1 0q   时, 数列{ }nS 是摆动数列,故单调性不确定,故 A、B 错误; 又 1 01 a q  ,所以 1 1 1 3 5 1 aS a S S q       ; 1 6 4 2 01 a S S Sq       , 此时数列{ }nS 的最小项为 2S ,最大项为 1S , 当 0 1q  时,数列{ }nS 是单调递增数列,此时数列{ }nS 的最小项为 1S ,无最大项. 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单调性,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公比的范围及分类确定数列{ }nS 的单调 性. 6.(2021·河南高三三模(文))已知函数   3logf x x ,给出三个条件:①   2n nf a  ;②  nf a n ; ③   1 nf a n  .从中选出一个能使数列 na 成等比数列的条件,在这个条件下,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 nS  ( ) A.3 1n  B. 12 1n  C.  1 3 12 n  D.  3 3 12 n  【答案】D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对 3 个条件一一判断即可. 【解答】已知函数   3logf x x ,定义域为 0,  . 若选①,则   3log 2n n nf a a  , 23 n na  , 1 1 2 2 2 21 2 3 3 3 3 n n n n n n n a a       不是常数,则 na 不是等比 数列; 若选②,则   3log 1 n nf a a n  , 1 3n na  , 1 1 11 1 1 1 3 3 3 n n n n n n a a      不是常数,则 na 不是等比数列; 若选③,则   3logn n nf a a  , 3n na  ,  1 1 13 33 3 n n n n n n a a        是常数, 则 na 是以 1 3a  为首项,以 3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    3 1 3 3 3 11 3 2 n n nS     . 故选:D. 【点评】判断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定义法,等比中项法,通项公式法等. 7.(2021·湖南长沙市·高三一模)若数列 na 满足 1 1 2 0 n na a   ,则称 na 为“梦想数列”,已知 正项数列 1 nb       为“梦想数列”,且 1 2 3 1b b b   ,则 6 7 8b b b   ( ) A. 4 B.8 C.16 D.32 【答案】D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可推导出“梦想数列” na 是公比为 1 2 的等比数列,进而结合题意可知数列  nb 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由此可得  5 6 7 8 1 2 32b b b b b b     ,即可得解. 【解答】由题意可知,若数列 na 为“梦想数列”,则 1 1 2 0 n na a   ,可得 1 1 2 n n a a   , 所以,“梦想数列” na 是公比为 1 2 的等比数列, 若正项数列 1 nb       为“梦想数列”,则 1 1 1 2n nb b  ,所以, 1 2n n b b   , 即正项数列 nb 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因为 1 2 3 1b b b   ,因此,  5 6 7 8 1 2 32 32b b b b b b      .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新定义“梦想数列”,解题的关键就是紧扣新定义,本题中,“梦想数列”就是公比为 1 2 的等比数列,解题要将这种定义应用到数列 1 nb       中,推导出数列 nb 为等比数列,然后利用等比数列 基本量法求解. 8.(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且满足 1 1 13 0( 2), 3n n na S S n a    ,下列 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1 nS       是等差数列 B. 1 3nS n  C. 1 3 ( 1)na n n    D. 3nS 是等比数列 【答案】C 【分析】由 1( 2)n n na S S n   代入得出{ }nS 的递推关系,得证 1 nS       是等差数列,可判断 A,求出 nS 后, 可判断 B,由 1a 的值可判断 C,求出 3nS 后可判断 D. 【解答】 2n  时,因为 13 0n n na S S   ,所以 1 13 0n n n nS S S S    ,所以 1 1 1 3 n nS S    , 所以 1 nS       是等差数列,A 正确; 1 1 1 3S a  , 1 1 3S  ,公差 3d  ,所以 1 3 3( 1) 3 n n nS     ,所以 1 3nS n  ,B 正确; 1 1 3a  不适合 1 3 ( 1)na n n    ,C 错误; 13 1 3n nS  ,数列 1 1 3n     是等比数列,D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由数列的前 n 项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判断, 在公式 1n n na S S   中 2n  ,不包含 1a ,因此由 nS 求出的 na 不包含 1a ,需要特别求解检验,否则易出 错. 9.(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已知等比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Sn,则下列命题一定正确的是( ) A.若 S2021>0,则 a3+a1>0 B.若 S2020>0,则 a3+a1>0 C.若 S2021>0,则 a2+a4>0 D.若 S2020>0,则 a2+a4>0 【答案】A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及通项公式,可分析出答案. 【解答】等比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当 1q  时, 2021 1 2021 (1 ) 01 a qS q   , 因为 20211 q 与1 q 同号, 所以 1 0a  , 所以 2 1 3 1(1 ) 0a a a q    , 当 1q  时, 2021 12021 0S a  , 所以 1 0a  , 所以 1 3 1 1 12 0a a a a a     , 综上,当 2021 0S  时, 1 3 0a a  , 故选:A 【点评】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一定要分析公比是否为 1,否则容易引起错误,本题需要讨论两种情况. 10.(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文))已知数列{ }na 满足: 1 1a  , * 1 ( )2 n n n aa n Na   .则 10a ( ) A. 1 1021 B. 1 1022 C. 1 1023 D. 1 1024 【答案】C 【分析】根据数列的递推关系,利用取倒数法进行转化得 1 1 2 1 n na a   ,构造 1 1 na      为等比数列,求解 出通项,进而求出 10a . 【解答】因为 1 2 n n n aa a   ,所以两边取倒数得 1 21 2 1n n n n a a a a    ,则 1 1 11 2 1 n na a        , 所以数列 1 1 na      为等比数列,则 1 1 1 11 1 2 2n n na a          , 所以 1 2 1n na   ,故 10 10 1 1 2 1 1023a   . 故选:C 【点评】对于形如  1 1n na pa q p    型,通常可构造等比数列 na x (其中 1 qx p   )来进行求解. 二、多选题 11.(2021·湖南衡阳市·高三一模)设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若 2 4 n n S S 为常数,则称数列 na 为“吉祥数 列”.则下列数列 nb 为“吉祥数列”的有( ) A. nb n B.  1 ( 1)n nb n   C. 4 2nb n  D. 2n nb  【答案】BC 【分析】按照求和方法对各个选项逐一求和验证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对于 A,  1 2n n nS  ,  2 1 2nS n n  ,  4 2 1 4nS n n  , 所以       2 4 1 2 1 2 2 1 4 1 4 n n n nS n S n n n n     不为常数,故 A 不正确; 对于 B,由并项求和法知: 2nS n , 4 2nS n , 2 4 1 2 2 n n S n S n   ,故 B 正确; 对于 C, 22 4 2 22n nS n n    , 2 2 8nS n , 2 4 32nS n , 所以 2 4 1 4 n n S S  ,故 C 正确; 对于 D,    2 1 2 2 2 11 2 n n nS     ,  2 2 4 1n nS   ,  4 2 16 1n nS   , 所以 2 4 4 1 1 16 1 4 1 n n n n n S S    不为常数,故 D 错误; 故选:BC. 12.(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已知数列 na 是等比数列,下列结论正确的为( ) A.若 1 2 0a a  ,则 2 3 0a a  B.若 1 3 0a a  ,则 1 2 0a a  C.若 2 1 0a a  ,则 1 3 22a a a  D.若 1 2 0a a  ,则  2 1 2 3 0a a a a   【答案】AC 【分析】由通项公式判断 A;举反例判断 BD;由 2 1 3 1 1 12 22 qa a a a q      证明 1 3 22a a a  ,从而判断 C. 【解答】对于 A 项, 2 1 2 1 0a a a q  ,得 0q  , 2 3 2 3 1 0a a a q   ,故 A 正确; 对于 B 项,当  2 n na   时, 1 3 2 8 10 0a a       ,但 1 2 2 4 2 0a a      ,故 B 错误; 对于 C 项, 2 1 0, 1a a q    ,   2 2 1 3 1 1 11 2 2 qa a a q a          , 2 12 2a a q   2 2 2 121 01 2q qq q q     ,即 1 3 22a a a  ,故 C 正确; 对于 D 项,当   12 n na   时,  1 2 1 2 0a a     ,但     2 1 2 3 2 1 2 4 18 0a a a a         ,故 D 错误; 故选:AC 【点评】对于 C 项,关键是由 2 21 2 01q q q   ,从而得出 21 2 q q  ,进而判断 1 3 22a a a  . 13.(2021·福建漳州市·高三其他模拟)在数列 na 中, 2a 和 6a 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 4 0x bx   的 两个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 4b   或 4b  B.若数列 na 为等差数列,则数列 na 的前 7 项和为 4b C.若数列 na 为等比数列且 0b  ,则 4 2a   D.若数列 na 为等比数列且 0b  ,则 2 6a a 的最小值为 4 【答案】AD 【分析】对 A,由判别式即可判断;对 B,先利用韦达定理得出 2 6a a b  ,再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 前 n 项和公式即可求解;对 C,先利用韦达定理得到 2 6 2 6 4 a a b a a      ,再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即可求解;对 D, 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 2 6a a 的最小值. 【解答】对 A, 2 4 0x bx   有两个根, 2 4 1 4 0b      , 解得: 4b   或 4b  ,故 A 正确; 对 B,若数列 na 为等差数列, 2aQ 和 6a 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 4 0x bx   的两个根, 2 6a a b   , 则    7 6 7 1 27 7 7 2 2 2 a a aS a b    ,故 B 错误; 对 C,若数列 na 为等比数列且 0b  ,由韦达定理得: 2 6 2 6 4 a a b a a      , 可得: 2 0a  , 6 0a  , 4 0a  ,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得: 2 4 2 6a a a  , 即 4 2 6 4 2a a a    ,故 C 错误; 对 D,由 C 可知: 2 4 2 6 4a a a   ,且 2 0a  , 6 0a  , 2 6 2 62 4a a a a     ,当且仅当 2 6 2a a  时,等号成立,故 D 正确. 故选 AD. 14.(2021·广东高三其他模拟)已知 nS 是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且 1 1a  , 1 1 2n n na a  ,则( ) A.数列 na 是等比数列 B. 1n na a  恒成立 C. 3nS  恒成立 D. 2nS  恒成立 【答案】BC 【分析】根据条件写出 1 2 1 1 2n n na a     ,两式作比可得 2 1 2 n n a a   ,为隔项等比数列,由 1 1 2n n na a  ,代 入 1n  计算可得 2 1 2a  ,代入 2 1 2 n n a a   可求出通项公式,进而求出前 n 项和公式,从而判断选项的正误. 【解答】 1 1 2 1 1 12 2n n n n n na a a a         ,故 2 1 2 n n a a   , 又 1 1a  ,故 2 1 2a  , 故 1 2 2 1 , 2 12 1 , 22 n n n n k a n k             , k N ,所以 A 错误,B 正确; 3 2 2 13 , 2 12 13 3 , 22 n n n n k S n k                  , k N ,所以 C 正确,D 错误. 故选:BC. 【点评】数列中出现 1,n na a 两项的和或积时,经常令 1n  代替 n 再写一项,两式做差或做商,从而找出隔 项的关系,进而求出通项公式. 15.(2021·广东广州市·高三一模)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构造新数列:在数列的每相邻两项之间插 入此两项的和,形成新的数列,再把所得数列按照同样的方法不断构造出新的数列.将数列 1,2 进行构造, 第 1 次得到数列 1,3,2;第 2 次得到数列 1,4,3,5,2;…;第  *n nN 次得到数列 1, 1 2 3, , , , kx x x x , 2;…记 1 21 2n ka x x x      ,数列 na 的前 n 项为 nS ,则( ) A. 1 2nk   B. 1 3 3n na a   C.  23 32na n n  D.  13 3 2 34 n nS n   【答案】ABD 【分析】根据数列的构造方法先写出前面几次数列的结果,寻找规律,再进行推理运算即可. 【解答】由题意可知,第 1 次得到数列 1,3,2,此时 1k  第 2 次得到数列 1,4,3,5,2,此时 3k  第 3 次得到数列 1, 5,4,7,3,8,5,7,2,此时 7k  第 4 次得到数列 1,6,5,9,4,11,7,10,3,11,8,13,5,12,7,9,2,此时 15k  第 n 次得到数列 1, 1 2 3, , , , kx x x x ,2 此时 2 1nk   所以 1 2nk   ,故 A 项正确; 结合 A 项中列出的数列可得: 1 2 3 4 3 3 3 3 9 3 3 9 27 3 3 9 27 81 a a a a                 1 23 3 3 3 ( *)n na n N       用等比数列求和可得  3 3 1 3 2 n na    则  1 2 1 3 3 1 3 33 32 2 n n na         23 3 2 2 n   又  3 3 1 3 3 3 3 3 92 n na            2 23 9 3 332 2 2 2 n n       所以 1 3 3n na a   ,故 B 项正确; 由 B 项分析可知    3 3 1 33 3 12 2 n n na      即  23 32na n n  ,故 C 项错误. 1 2 3n nS a a a a     2 3 13 3 3 3 2 2 2 2 n n            23 1 3 31 3 2 2 n n    23 3 9 4 2 4 n n     13 3 2 34 n n   ,故 D 项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需要根据数列的构造方法先写出前面几次数列的结果,寻找规律,对于复杂问题,著名数学 家华罗庚指出: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重要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所以对于复杂 问题我们应该先足够的退到我们最容易看清楚的地方,认透了,钻深了,然后再上去,这就是以退为进的思想. 三、填空题 16.(2021·浙江高三其他模拟)已知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前 n 项积为 nT ,若 1 1a  ,  * n nS T n  N , 则 3a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 【答案】 4 3 【分析】由定义,分别表示 1 2 1 1 aa a   , 1 3 2 1 1 11 1 aa a a     ,再换元,利用基本不等式求 3a 的最大值. 【解答】由条件可知, 1 2 1 2a a a a  ,得 1 2 1 1 aa a   , 1 2 3 1 2 3a a a a a a   ,得 1 1 2 1 2 1 1 3 2 2 11 2 1 1 1 1 1 111 aaa a a aa aa a a a a        2 1 1 1 1 3 2 2 1 1 1 1 1 1 111 1 a a a aa a a a a           , 设 1 1 0a t   ,    3 2 2 1 1 41 1 1 111 3 31 1 1 1 t ta t tt t t t                , 当且仅当, 1t t  时,等号成立,即 1t  ,即 1 2a  时,等号成立. 故答案为: 4 3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综合应用,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定义,并利用 1a 表示 3a . 17.(2021·宁夏银川市·高三二模(文))已知各项都为正数的数列 na , nS 是其前 n 项和,满足 1 1 2a  ,  2 1 12 1 2 0n n n na a a a     ,则 n n S a  ___________. 【答案】 2 1n  【分析】先整理递推关系,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再利用公式求得 ,n na S ,计算即得结果. 【解答】因为  2 1 12 1 2 0n n n na a a a     ,所以    11 2 1 0n n n na a a a    ,即   11 2 0n n na a a    ,而 0na  ,则 1 0na   ,故 12 0n na a   , 即  *1 1 2 n n a n Na    , 故数列 na 是等比数列,首项为 1 1 2a  ,公比为 1 2 , 则 1 112 21 1, 112 21 2 n n n n na S                     ,故 1 11 12 2 2 111 22 n n nn n n n a S 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 2 1n  .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利用递推关系化简证明数列 na 是等比数列,再结合公式计算即突破难点. 18.(2021·云南高三二模(文))设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 1n nS a  .若 63 64mS  ,则 m  ________. 【答案】 6 【分析】利用 na 与 nS 关系可求得数列{ }1nS - 为等比数列,由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得 nS ,利用 63 64mS  构 造方程可求得结果. 【解答】当 1n  时, 1 1 12 1S a S   ,解得: 1 1 2S  ; 当 2n  时, 12 1n n n nS a S S     ,即  1 11 12n nS S    , 数列{ }1nS - 是以 1 11 2S    为首项, 1 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1 1 11 2 2 2 n n nS           , 1 12n nS    ; 经检验: 1n  时, 1S 满足 1 12n nS    ; 综上所述:  1 12n nS n N     , 1 6312 64m mS     ,解得: 6m  . 故答案为:6. 【点评】在利用 na 与 nS 关系求解数列通项公式时,需注意验证首项是否满足 2n  时所求解的通项公式, 若不满足,则通项公式为分段数列的形式. 19.(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单调递增的等比数列 na 满足 1 2 3 1 2 314, 64a a a a a a    ,令 2logn nb a ,则 1 1 n nb b        的前 10 项和为________. 【答案】10 11 【分析】设单调递增的等比数列 na 的公比为 q,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列方程求出 1a 和 q,可得 na 和 nb ,根据裂项求和方法可求得结果. 【解答】设单调递增的等比数列 na 的公比为 q,则 1q  , 则  2 1 3 3 1 1 14 64 a q q a q      ,所以  2 1 1 1 14 4 a q q a q      , 消去 1a 得 21 14 4 q q q    ,即 22 5 2 0q q   , 解得 2q = 或 1 2q  (舍), 所以 1 2a  , 1 1 1 2 2 2n n n na a q      , 2logn nb a 2log 2n n  , 所以 1 1 1 1 1 ( 1) 1n nb b n n n n     , 所以 1 2 2 3 10 11 1 1 1 bb b b b b    1 1 1 1 11 2 2 3 10 11        1 101 11 11    . 故答案为:10 11 【点评】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列方程求出 1a 和 q是解题关键. 20.(2021·江苏高三专题练习)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且 1 33 , 12n na S a    ,则实数  的 值为_____ 【答案】 3 4  【分析】首先利用 1na  与 nS 的关系式,得到 1 4n na a  ,求得公比,首项和第二项,再通过赋值 2n  求  的值. 【解答】当 2n  时, 1 1 3 3 n n n n a S a S          ,两式相减得  1 13 3n n n n na a S S a     , 即 1 4n na a  ,并且数列 na 是等比数列, 所以 4q  , 3 12a  , 2 1 33, 4a a   , 当 2n  时,  3 2 1 23 3a S a a    , 解得 3 4    . 故答案为: 3 4 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列 na 和 nS 的关系式,求数列的通项. 21.(2021·云南高三二模(理))我们把 22 1( 0,1,2 )n nF n    叫“费马数”(费马是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 设 2log ( 1)n na F  , nS 表示数列 na 的前 n 项之和,则使不等式 2 3 1 1 2 2 3 1 2 2 2 63 127 n n nS S S S S S       成立 的最大正整数 n 的值是_______ 【答案】5 【分析】由对数的运算性质求得 na ,由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 nS ,再由数列的裂项相消求和,解不等式 可得所求最大值. 【解答】由题意得, 2 2 2log ( 1) log 2 2n n n na F    , 所以 12(1 2 ) 2 21 2 n n nS    ,则 1 1 1 2 1 2 1 2 2 1 1 (2 2)(2 2) 2 2 2 2 n n n n n n n nS S              , 所以 2 3 1 1 2 2 3 1 2 2 2n n nS S S S S S     L 1 2 1 1 1 1 1 1 2 6 6 14 2 2 2 2n n        2 1 1 2 2 2n   , 由 2 63 12 1 1 2 2 2 7n   , 可得 2 1 1 2 2 2 127n   ,解得 6n  , 所以最大正整数 n 的值为 5, 故答案为:5 【点评】此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以及数列的裂项相消求和法,解题的关键是由已知条 件求出 2 2 2log ( 1) log 2 2n n n na F    ,从而可得 12(1 2 ) 2 21 2 n n nS    ,进而可求出 1 1 1 2 1 2 1 2 2 1 1 (2 2)(2 2) 2 2 2 2 n n n n n n n nS S              ,考查转化思想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2.(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理))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 }na 满足   1 12 1 0n n n na a a a     *n N ,且 1 10a a ,则首项 1a 所有可能取值中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16 【分析】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 }na 满足  1 12 1 0n n n na a a a     *n N ,可得 1 1 2n na a  ,或 1 1n na a  .又 1 10 ,a a 9 10 1a a  ,应该使得 9a 取得最小值.再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 }na 满足   1 12 1 0n n n na a a a     *n N , 1 1 2n na a  ,或 1 1n na a  . 又 1 10 ,a a 9 10 1a a  , 应该使得 9a 取得最小值. 根据 1 1 2n na a  ,可得数列{ }na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 1 2 . 取 8 9 1 1 ,2a a      1 0a  , 又 9 10 1 1 1a a a   , 2 8 1 2a  , 解得 4 1 2 16a   . 1a 的最大值是 16. 故答案为:16.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列递推关系、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3.(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记 nS 为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若 2 1n nS a  ,则 6S  _____________. 【答案】 63 【分析】首先根据题中所给的 2 1n nS a  ,类比着写出 1 12 1n nS a   ,两式相减,整理得到 1 2n na a  , 从而确定出数列 na 为等比数列,再令 1n  ,结合 1 1,a S 的关系,求得 1 1a   ,之后应用等比数列的求和 公式求得 6S 的值. 【解答】根据 2 1n nS a  ,可得 1 12 1n nS a   , 两式相减得 1 12 2n n na a a   ,即 1 2n na a  , 当 1n  时, 1 1 12 1S a a   ,解得 1 1a   , 所以数列 na 是以-1 为首项,以 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6 6 (1 2 ) 631 2S     ,故答案是 63 .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数列的求和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需要先利用题中的条件,类比着往后写一 个式子,之后两式相减,得到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出该数列是等比数列,之后令 1n  ,求得数 列的首项,最后应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解即可,只要明确对既有项又有和的式子的变形方向即可得结 果. 24.(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 nb 是首项为 34 ,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数列 na 满足 1 2n n na a   ( *n N ),且 1 37a b ,则数列 n n b a      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答案】 36 1 2 【解析】根据题意,数列{ }nb 是首项为 34 ,公差为1 的等差数列,则    34 1 1 35nb n n       , 37 37 35 2b    ,对于数列{ }na 满足 * 1 1 372 ( ) 2n n na a n N a b     , ,则有 1 1 2 1 1 2 2 1 1  2(2 1)( ) ( ) ( ) (2 2 2) 2 22 1 n n n n n n n n n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 ,数列 n n b a       的通项为: 35 2 n n n b n a  ,分析可得:当 36n  时,数列 n n b a       取得最大值,此时 36 36 36 1 2 b a  ;故 答案为 36 1 2 . 【点评】根据题意,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数列{ }nb 的通项公式,进而对于数列{ }na ,由 1 1 2 2 1 1( ) ( ) ( )n n n n n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计算可得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即可得数列 n n b a       的通项, 结合数列的性质分析可得当 36n  时,数列 n n b a       取得最大值,计算即可得答案. 25.(2021·江西高三一模(文))已知   ,n na b 均为等比数列,其前 n 项和分别为 ,n nS T ,若对任意的 *n N , 总有 3 1 4 n n n S T  ,则 3 3 a b  _____. 【答案】9 【解答】由题意可知, 1 1 1a b  ,不妨设 1 1a b t  ,    ,n na b 的公比分别为 ,p q , 则 2 2 1 10 5 1 4 2 S t tq q T t tp p       , 2 2 3 2 2 3 1 28 71 4 S t tq tq q q T t tp tp p p           , 解得 1{ 4 p q   (舍去),或 3{ 9 p q   , 所以 2 3 2 3 81 99 a tq b tp    . 故答案为:9. 四、双空题 26.(2021·北京高三一模)在等比数列 na 中, 1 3 2 410, 5a a a a     ,则公比 q  _______;若 1na  , 则 n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答案】 1 2  3 【分析】首先求出数列的公比 q、 1a ,即可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再根据通项公式对 n 分奇偶讨论,即可得 解; 【解答】因为 1 3 2 410, 5a a a a     ,所以 2 4 1 3 5 1 10 2 a aq a a      ,所以 1 2 1 13 10a a a q a    ,即 1 8a  ,所以 1 1 1 18 2 n n na a q          ;所以当 n 为偶数时, 0na  ,当 n 为奇数时, 1 1 41 18 8 2 02 2 n n n na                   要使 1na  ,所以 4 0n  且 n 为奇数即 4n  且 n 为奇数,所以 1n  或 3n  故答案为: 1 2  , 3 27.(2021·北京高三一模)已知 na 为等比数列, 1 4 11, 8a a  ,那么 na 的公比为___________,数列 1 na       的前 5 项和为___________. 【答案】 1 2 31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列出方程求得数列的公比,再由数列 1 na       构成首项为 1,公比为 2 的 等比数列,结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解答】设等比数列 na 的公比为 q, 因为 1 4 11, 8a a  ,可得 3 3 4 1 11 8a a q q    ,解得 1 2q  ; 又由 1 1 1a = ,且 1 2q  ,所以数列 1 na       构成首项为 1,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则数列 1 na       的前 5 项和为 5 5 1 2 311 2S   . 故答案为: 1 2 ; 31. 28.(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记 nS 为等比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设 3 6S  , 4 1 3S a  ,则公比 q  ______, 4S ______. 【答案】 1 2  5 【分析】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由题设可得关于 1,a q 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后可得公比的值及 4S . 【解答】因为 4 1 3S a  ,故 14 36a a  ,故 14 9a a 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则 2 1 1 1 3 1 1 6 9 a a q a q a q a        即   2 1 1 1 3 1 6 1 9 a a q a q a q        又  3 1 1 0a q   ,故 2 3 1+ 2 1 3 q q q    ,解得 1 2q   ,故 1 8a  . 故 4 4 18 1 2 511 2 S   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 1 2  , 5 . 【点评】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处理有两类基本方法:(1)利用基本量即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关于基本量的 方程或方程组,再运用基本量解决与数列相关的问题;(2)利用数列的性质求解即通过观察下标的特征和 数列和式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数列性质处理数学问题. 29.(2021·辽宁大连市·高三二模)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用“作切线”的方法求函数零点时,给出的“牛顿数 列”在航空航天中应用广泛,若数列 nx 满足    1 n n n n f xx x f x    ,则称数列{ }nx 为牛顿数列.如果函数   2 4f x x  ,数列 nx 为牛顿数列,设 2ln 2 n n n xa x   ,且 1 1a  , 2nx  .则 2021a  ________;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则 2021 S  _______. 【答案】 20202 20212 1 【分析】根据题意,求得 1nx  表达式,进而可得 1 2nx   , 1 2nx   表达式,可求得 1 2 2 1 (2 2) 2 ( 2) n n n n x x x x      , 所以 1 2n na a  ,根据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求和公式,即可得答案. 【解答】因为   2 4f x x  ,所以 ( ) 2f x x  , 所以     2 1 2 4 4 2 2 n n n n n n n n n f x x xx x xf x x x       , 所以 2 1 2 4 2(22 2 )2 n n n n n x xx x x      , 2 1 2 4 2(22 2 )2 n n n n n x xx x x      , 所以 1 2 2 1 2 2 2( 2 ) 2 2) 2 ( ( ()2 ) 2 2 n n n n nn n n x x x x xx x x         , 所以 1 2 2 1 2 2( 2ln ln 2ln( ) 2 2) 2 n n n n n n x x x x x x        , 所以 1 2n na a  ,又 1 1a  , 所以数列{ }na 是以 1 为首项,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1 11 2 2n n na     , 所以 2020 2021 2a  , 2021 2021 2021 1 2 2 11 2S   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求得 1nx  表达式,进而得到 1 2 2 1 (2 2) 2 ( 2) n n n n x x x x      ,再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 求解,综合性强,属中档题. 30.(2021·浙江温州市·高三二模)有一种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使人群成为三种类型:没感染病毒但可能会 感染病毒的S型;感染病毒尚未康复的 I 型;感染病毒后康复的 R 型(所有康复者都对病毒免疫).根据统 计数据:每隔一周,S型人群中有 95%仍为S型,5%成为 I 型;I 型人群中有 65%仍为 I 型,35%成为 R 型; R 型人群都仍为 R 型.若人口数为 A 的人群在病毒爆发前全部是S型,记病毒爆发 n 周后的S型人数为 ,nS I 型人数为 nI ,则 nS  _________; nI  __________.(用 A 和 n 表示,其中 *n N ) 【答案】 0.95A 0.95 0.65 6 n n A  【分析】由题意,列出关系式,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求得 1 0.956 n nI A     为等比数列,利用等比数列 的通项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由题意,可得 1 1 0 0 0.95 0.05 0.65 0 n n n n n S S I S I S A I              ① ② ③ ④ , 由①③可得 0.95n nS A  ,代入②可得 1 0.65 0.05 0.95n n nI I A    , 则 1 1 1 10.95 0.65 [ 0.95 ]6 6 n n n nI A I A        , 所以数列 1 0.956 n nI A     为等比数列, 由④可得 0 0 1 10.95 0.65 [ 0.95 ]6 6 n n nI A I A      , 整理得 1 1 0.95 0.650.95 0.656 6 6 n n n n nI A A A      , 综上可得 0.95nS A , 0.95 0.65 6 n n nI A  . 故答案为: 0.95A , 0.95 0.65 6 n n A  . 【点评】解决数列与数学文化相交汇问题的关键: (1)读懂题意:会脱去数学文化的背景,读懂题意; (2)由题意,构造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递推关系式的模型; (3)利用所学知识求解数列的相关信息,如求指定项,通项公式或前 n 项和的公式. 五、解答题 31.(2021·辽宁高三一模)在① 1 2n na a   ( 2n  ),② 14n na a  ( 2n  ),③ 1 1 2n n nS S a n    ( 2n  ),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若问题中的 k 存在,求 k 的值;若 k 不存在,说 明理由. 设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首项 1 1a  ,______,数列 nb 是等比数列,数列 1 1 2b  , 1 2 3bb b 是否存 在 k ,使得对任意的 n N ,恒有 n n k ka b a b ? 【答案】答案不唯一,具体见解析. 【分析】先求出 1 2n nb  , 选条件① 1 2n na a   .可判断 na 是等差数列,求出 2 1na n  ,得到   12 1 2 n n na b n       ,由题意建 立不等式组 1 1 1 1 k k k k k k k k a b a b a b a b        ,解出 k 符合题意; 选条件② 14n na a  可判断数列 na 是等比数列,求出 14n na  ,得到则 1 14 2 n n n na b       ,由 n na b 为 递增等比数列,从而判断出不存在 k ,使得对于任意的 *n N ,恒有 n n k ka b a b 成立. 选条件③ 1 1 2n n nS S a n    ( 2n  ),求出 23na n n   ,得到  2 13 2 n n na b n n         ,由 1 1 1 2a b  , 当 2n  时, 0n na b  ,可判断存在 1k  ,使得符合题意. 【解答】根据题意,数列 nb 是等比数列, 1 1 2b  , 1 2 3 2 32b b b b b   , 故数列 nb 是首项为 1 2 ,公比为 1 2 的等比数列,即得 1 2n nb  . 方案一:选条件① 1 2n na a   . 则有数列 na 是公差为 2,首项为 1 的等差数列,因此可得 2 1na n  , 则   12 1 2 n n na b n       ,由 1 1 1 1 k k k k k k k k a b a b a b a b        ,解之可得 3 5 2 2k  , *k  N , 因此存在 2k  ,使得对于任意的 *n N ,恒有 n n k ka b a b 成立. 方案二:选条件② 14n na a  ( 2n  ), 则数列 na 是公比为 4,首项为 1 的等比数列,因此可得 14n na  , 则 1 14 2 n n n na b       ,所以 22n n na b  ,由 1 1 2 1n n n n a b a b     ,可得 数列 n na b 是首项为 1 2 ,公比为 2 的递增等比数列, 因此不存在 k ,使得对于任意的 *n N ,恒有 n n k ka b a b 成立. 方案三:选条件③ 1 1 2n n nS S a n    ( 2n  ), 1 2n na a n    ( 2n  ), 23na n n    ,即  2 13 2 n n na b n n         , 1 1 1 2a b  ,当 2n  时, 0n na b  , 因此存在 1k  ,使得对于任意的 *n N ,恒有 n n k ka b a b 成立. 故答案为:①或③. 【点评】(1)“结构不良问题”是 2020 年新高考出现的新题型:题目所给的三个可选择的条件是平行的,即 无论选择哪个条件,都可解答题目,而且,在选择的三个条件中,并没有哪个条件让解答过程比较繁杂, 只要推理严谨、过程规范,都会得满分; (2)数列求通项公式的方法:①观察归纳法;②公式法;③由 nS 求 na ;④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3)数列求和常用方法: ①公式法; ②倒序相加法;③裂项相消法; ④错位相减法. 32.(2021·天津高三二模)已知等比数列 na 的公比为 3,且 4 3 30a a  .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na ,及前 n 项和 nS ; (2)若数列 nb 满足 1 1 1 n i n i b bi     ,且 1 1b  ①求数列 nb 的通项公式 nb ; ②求 2 1 1 n i i i a b    . 【答案】(1) 25 3n na  ,  5 3 16 n nS   ;(2)① nb n , *n N ;② 1 2 1 1 5 5( 1) 33 n n i i i a b n        . 【分析】(1)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结合题中所给的条件,建立等量关系,求得首项,进而求得 na 和 nS ; (2)①根据题中条件,写出对应的式子,类比写出当 2n  时 1n  对应的式子,两式相减得到  1 1 1n n n b b bn     ,之后可以得到 21 11 2 n nb b b n n       或 1 1n n b n b n   ,累乘求得结果; ②利用错位相减求和即可. 【解答】(1)由等比数列 na 的公比为 3, n 1 n 1 3a a   3 2 4 3 1 13 3 30a a a a       ,解得 1 5 3a  所以 25 3n na  ,     n5 1 3 53 3 11 3 6 n nS     (2)①由 1 1b  ,且  *2 3 1 1 12 3 n n b b bb b n Nn       , 当 1n  , 1 2 1b b  ,即 2 2b  当 2n  时, 2 1 1 1 12 n n b bb bn      ,又 2 1 1 1 12 1 n n n b b bb bn n       , 两式相减可得  1 1 1n n n b b bn     方法一:化为 21 11 2 n nb b b n n       (方法二:化为 1 1n n b n b n   ,累乘) 所以 nb n ,上式对 1n  也成立,所以 nb n , *n N . ② 2 1 1 1 2 3 3 5 2 1 1 n n i i n n i M a b a b a b a b a b        25 1 5 3 5 3 5 5 3 (2 1)3 n n           , 2 2 13 5 5 3 5 3 5 5 3 (2 1)n nM n          , 上面两式相减可得  2 2 152 10 1 3 3 3 5 3 (2 1)3 n n nM n           1 15 1 310 5 3 (2 1)3 1 3 n n n         , 化简可得 1 2 1 1 5 5( 1) 33 n n i i i a b n        .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数列的问题,解题方法如下: (1)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结合题中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求得首项,之后利用公式求得其通项与前 n 项和; (2)①根据求和符号的意义,写出对应的式子,类比写出当 n 取 1n  时对应的式子,两式相减,得到相邻 两项之间的关系,对其变形,求得结果; ②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得结果. 33.(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理))已知数列{ }na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 2 4 6+ +a a a = 7 2 , 3 5 64a a  .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 }na 是递增数列,求数列 2{3 log }n na 的前 n 项和 nS . 【答案】(1)答案见解析;(2) +1(2 3)3 9 4 n n nS   . 【分析】(1)由已知得 2 4 6, ,a a a 是公比为 2q 的等比数列,继而得 2 4 6, ,a a a 是公比为 q的等比数列.根据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得答案; (2)由(1)得 23 log ( 1)3n n na n  .运用错位相减可求得答案. 【解答】(1)因为数列{ }na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所以公比 0q  , 因为 3 5 64a a  ,所以 2 4 3 5 64a a a  ,所以 4 48, 2 2a a  . 由题易知 2 4 6, ,a a a 是公比为 2q 的等比数列,所以 2 4 6, ,a a a 是公比为 q的等比数列. 因为 2 4 6+ +a a a = 7 2 ,所以 12 2(1 ) 7 2q q    , 所以 1 5 2q q   ,所以 22 5 2 0q q   ,所以 1 2 12, 2q q  . 所以当 2q = 时, 4 4 1 4 8 2 2n n n na a q       , 当 1 2q  时, 4 4 4 7 1 18 ( )2 2 n n n na a q       . (2)因为数列{ }na 是递增数列,所以 12n na  ,所以 23 log ( 1)3n n na n  . 所以 1 2 3 10 3 1 3 2 3 ( 2)3 ( 1)3n n nS n n           , 2 3 4 13 0 3 1 3 2 3 ( 2)3 ( 1)3n n nS n n            , 两式相减得 2 3 4 12 3 3 3 3 ( 1)3n n nS n         1 19(1 3 ) ( 1)31 3 n nn     , 所以 1 +1 +19(1 3 ) ( 1)3 (2 3)3 9 4 2 4 n n n n n nS       . 【点评】本题考查错位相减法求和,对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相乘所得数列,其前 n 项和可用错位 相减法求解,首先写出和 1 2n nS c c c    ,然后在此式两边乘以等比数列的仅比,并错位,两式相减, 可把和式转化为中间部分项是等比数列的和,应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得结论. 数列求和方法除直接应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外还有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 倒序相加法等等. 34.(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文))已知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 nS 满足 4 8S a . (1)求证: 2a , 4a , 9a 成等比数列; (2)若 1 2a  , 200mS  ,求正整数 m 的最大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8. 【分析】(1)由 4 8S a 得到 13d a ,从而用 1a 表示出 2a , 4a , 9a ,验证是否满足等比数列定义即可. (2)由(1)中关系求得 mS ,根据函数单调性判断 200mS  的正整数 m 的最大值即可. 【解答】(1)设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为 ( )d d  0 , 由 4 8S a ,可得 1 14 6 7a d a d   , 即 13d a , 所以 2 14a a , 4 1 13 10a a d a   , 9 1 18 25a a d a   , 所以 2 2 4 1100a a , 12 2 9 1 14 25 100a a aa a   , 所以 2 4 2 9a a a ,且 a1≠0, 所以 2a , 4a , 9a 成等比数列. (2)由(1)知 13d a ,因为 1 2a  ,所以 13 6d a  , 所以 ( 1)2 62m m mmS   23 (3 1)m m m m    , 因为 200mS  ,所以 (3 1) 200m m   , 因为一元二次函数 (3 1)y m m  在 m 1 时单增, 当 8m  时, (3 1) 184m m   ;当 9m  时, (3 1) 234m m   , 所以能使 200mS  的正整数 m 的最大值为8 . 【点评】用同一个变量表示三个不同的量,从而验证三个变量间的关系;求出 mS 的表达式后,利用单调性 求得最大的正整数 m 的值. 35.(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理))已知数列{ }na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 2 4 6+ +a a a = 7 2 , 1 3 4a a  .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 2{3 log }n na 的前 n 项和 nS . 【答案】(1) 12n na  ;(2) +1(2 3)3 9 4 n n nS   . 【分析】(1)由已知得 2 4 6, ,a a a 是公比为 2q 的等比数列,继而有 2 4 6, ,a a a 是公比为 q的等比数列.由等 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答案. (2)由(1)得 23 log ( 1)3n n na n  .再运用错位相减法可求得数列的和. 【解答】(1)因为数列{ }na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所以公比 0q  , 因为 1 3 4a a  ,所以 2 2 4a  ,即 2 2a  . 因为 2 4 6, ,a a a 是公比为 2q 的等比数列,所以 2 4 6, ,a a a 是公比为 q的等比数列. 因为 2 4 6+ +a a a = 7 2 ,所以 22(1 ) 7 2q q   , 所以 2 6 0q q   ,所以 1 22, 3q q   (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 2 2 1 2 2 2 2n n n na a q       . (2)因为 12n na  ,所以 23 log ( 1)3n n na n  . 所以 1 2 3 10 3 1 3 2 3 ( 2)3 ( 1)3n n nS n n           , 2 3 4 13 0 3 1 3 2 3 ( 2)3 ( 1)3n n nS n n            , 两式相减得 2 3 4 12 3 3 3 3 ( 1)3n n nS n         1 19(1 3 ) ( 1)31 3 n nn     , 所以 1 +1 +19(1 3 ) ( 1)3 (2 3)3 9 4 2 4 n n n n n nS       . 【点评】本题考查错位相减法求和,对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相乘所得数列,其前 n 项和可用错位 相减法求解,首先写出和 1 2n nS c c c    ,然后在此式两边乘以等比数列的仅比,并错位,两式相减, 可把和式转化为中间部分项是等比数列的和,应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得结论. 数列求和方法除直接应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外还有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 倒序相加法等等. 36.(2021·上海高三二模)已知无穷实数列 na , *n N ,若存在 0M  ,使得对任意 *n N , na M 恒成立,则称 na 为有界数列;记 1 ,( 1,2,3 , 1)i i ib a a i n    ,若存在 0T  ,使得对任意 *2,n n N  , 1 2 3 1nb b b b T     恒成立,则称 na 为有界变差数列. (1)已知无穷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为 * 2 1 ,na n Nn   ,判断 na 是否为有界数列,是否为有界变差数列, 并说明理由; (2)已知首项为 1 1c  ,公比为实数 q的等比数列 nc 为有界变差数列,求 q的取值范围; (3)已知两个单调递增的无穷数列{ }nd 和 ne 都为有界数列,记 n n nf d e  , *n N ,证明:数列 nf 为有界变差数列. 【答案】(1)是,理由见解析;(2)  1,0 (0,1]  ;(3)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于 2 1 1na n   ,所以可得无穷数列 na 为有界数列,由于 1 1,( 1,2,3 , 1)i i i i ib a a a a i n       ,再由有界变差数列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2)由有界变差数列的定义可得 1q  ,则 nb 为首相为 1q  ,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从而可求得 1 1 2 3 1 11 1 n n qb b b b q q           ,然后分 0 1q  和 1q  进行讨论再结合有界变差数列的定义可 得结果; (3)由题意可得则存在 1 0M  ,使得对任意 *n N , 1nd M 恒成立,则存在 2 0M  ,使得对任意 *n N , 2ne M 恒成立,由于{ }nd 和 ne 为单调递增数列的有界数列,所以可得 1 1 2 1( ) ( )i i i i ib M d d M e e     ,再求 1 2 3 1nb b b b     可得结论 【解答】(1) 2 1 1na n   则 1M  即可,则 na 为有界数列. 由 2 1 na n  ,知 1n na a  1 1,( 1,2,3 , 1)i i i i ib a a a a i n       1 2 3 1 1 1 1n nb b b b a a a        则 1T  即可,则 na 为有界变差数列. (2) 1n nc q  则 11 1 1 ii i i i ib c c q q q q         当 1q  时,则 0ib  ,显然满足题意. 当 1q   时,则 2ib  ,则 1 2 3 1 2( 1)nb b b b n      , 若 2( 1)n T  ,则 12 Tn   ,舍去,矛盾. 当 1q  时,则 nb 为首相为 1q  ,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 则 1 1 2 3 1 11 1 n n qb b b b q q           若 0 1q  时, 11 11 11 1 nqq qq q      ,则符合题意. 若 1q  时, 111 1 nqq q   趋向于无穷大,与题意矛盾,舍去. 则q的取值范围为  1,0 (0,1]  . (3)因为{ }nd 和 ne 为有界数列, 则存在 1 0M  ,使得对任意 *n N , 1nd M 恒成立, 则存在 2 0M  ,使得对任意 *n N , 2ne M 恒成立, 1 1i i i i ib d e d e   1 1 1 1i i i i i i i id e d e d e d e       1 1 1( ) ( )i i i i i id d e e e d      1 1 1( ) ( )i i i i i id d e e e d      { }nd 和 ne 为单调递增数列的有界数列, 1 1 1 1 1( ) ( )i i i i i i i i i i ib d e d e d d e e e d          1 1 2 1( ) ( )i i i iM d d M e e     则 2 1 1 1( ) ( )i i i i ib M d d M e e     则 1 2 3 1 2 1 1 1( ) ( )n n nb b b b M d d M e e        2 1 1 1 2 1 1 2 1 2(| | | |) (| | | |) (2 ) (2 ) 4n nM d d M e e M M M M M M       存在 1 24T M M 即可,则数列 nf 为有界变差数列. 【点评】此题考查数列的新定义,考查推理计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数列的新定义,充分利用新 定义解题,属于中档题 37.(2021·浙江高三其他模拟)已知数列 na 满足 1 1 3a  , 1 1 1 1 3n n na a     . (1)证明:数列 11 3 4 n na      为等比数列,并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求证: 1 2 3 5na a a   . 【答案】(1)证明见解析;   1 4 3 3 1n nn a     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题得 2 1 1 1 3 1 3 4 4 n n n na a            ,即得数列 11 3 4 n na      为等比数列,再求数列 na 的通 项公式; (2)对 n 分类讨论利用放缩法求证. 【解答】(1)因为 1 1 1 1 3n n na a     , 所以 2 2 1 1 1 1 1 3 1 3 1 3 1 334 4 4 4 n n n n n n n n na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 又 1 1 9 9 334 4 4a     , 所以数列 11 3 4 n na      是以 3 4 为首项, 1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  1 11 3 3 14 4 n n na      , 即   11 3 3 14 nn na      ,故   1 4 3 3 1n nn a      . (2)由 1 1 3a  , 2 1 6a  ,得 1 2 1 3 2 5a a   , 当 4n  且 n 为偶数时, 1 1 1 1 1 1 4 1 1 4 3 3 4 1 1 3 3 1 3 1 3 3 3 2 3 1 3 3 3 n n n n n n n n n n na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1 2 3 4 1 1 1 4 1 1 1 1 3 6 3 3 3 3 3n n na a a              1 1 4 1 2 31 327 12 3 2 27 54 51 3        ; 当 3n  且 n 为奇数时, 1n  为偶数,则 1 2 1 3 5n na a a a     , 由于 0na  ,则 1 2 3 5na a a   . 综上, 1 2 3 5na a a   . 【点评】方法技巧若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含有 1 n ,则在求数列的前 n 项和时,常需要对 n 分奇偶分别求解. 38.(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且 2 12 9 2S a  , 3 2 12 3a a a  . (1)若等差数列 nb 满足  1,2i ib a i  ,求 na , nb 的通项公式; (2)若 nc  ___________,求数列 nc 的前 n 项和 nT . 在① 1 4 1 n nb b   ;②  1 2 3 1 2 ( 1)n n n b b b b b n     ;③ 1 3n n nS S  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到第(2)问中, 并对其求解.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求解,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答案】(1) 12 3n na   , 4 2nb n  ;(2)答案见解析. 【分析】(1)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求出 1a 和 q,得到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再求出对应等 差数列 nb 的前两项和公差,即可得数列 nb 的通项公式;(2)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整理,得出数列 nc 的 通项公式,进而利用裂项相消法即可求解. 【解答】(1)设数列 na 的公比为 q,则 0q  . 3 2 12 3a a a  , 2 2 3 0q q    ,解得: 3q  或 1q   , 又因为各项均为正数, 所以 3q  , 又 2 12 9 2S a  , 2 12 7 2a a   , 代入 3q  得 1 2a  , 2 6a  , 1 1 1 2 3n n na a q      , 则 1 1 2b a  , 2 2 2 3 6b a    , 设数列 nb 的公差为 d , ∴ 2 1 6 2 4d b b     , 则  1 1 4 2nb b n d n     . (2)选择①: 4 2nb n  , 1 4 2nb n   , 则 1 1 4 1 11 1 1(4 2)(4 2) 4 2 4 2n n n c b b n n n n           , 1 2 3 1n n nT c c c c c       1 1 1 1 1 1 1 1 1 11 1 1 1 12 6 6 10 10 14 4 6 4 2 4 2 4 2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2 6 6 10 10 14 4 6 4 2 4 2 4 2 n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1 1 2 4 2 2 1 n nnn n      . 选择②: 4 2nb n  , 1 2b  , 则    1 2 1 2 3 1 2 4 2 22 2 n n n n b b n nb b b b b n           ,      2 1 2 3 1 2 2 1 1 1 ( 1) 2 1 1 1n n n n nc b b b b b n n n n n n n               , 1 2 3 1n n nT c c c c c       1 1 1 1 1 1 1 1 11 2 2 3 3 4 1 1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11 1 1 n n n     . 选择③: 由(1)知 12 3n na   , 1 3 11 nn n a a qS q     .    11 1 3 3 1 1 1 2 3 1 3 13 1 3 1 n n n n nn n n n c S S              , 1 2 3 1n n nT c c c c c  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2 2 8 2 8 26 2 26 80 2 3 1 3 1 2 3 1 3 1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8 8 26 26 80 3 1 3 1 3 1 3 1 2 1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3 1 4 3 1 n n    . 【点评】本题考查的核心是裂项求和,使用裂项法求和时,要注意正负项相消时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 些项,切不可漏写未被消去的项,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实质上造成正负相消是此法的根源与 目的. 39.(2021·浙江高三其他模拟)已知数列 na 满足, 1 1a  , 2 1 1 22 n n n n a a     , *n N . (1)证明:数列 3na 为等比数列; (2)记 nS 为数列 14 n n a      的前 n 项和,求 nS 的最大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3 . 【分析】(1)由递推式得出  3 +1na 与 3na 的关系,可得证; (2)由(1)得出 3na 的通项公式,再由递推式得出 3 -1na , 3 -2na 的通项,从而对 n 分三种情况,分别求出 nS 的最大值或范围,比较大小得出结论. 【解答】(1)因为 2 1 1 22 n n n n a a     ,所以 6 1 3 3 3 1 22 n n n n a a     , 6 3 3 +1 3 +1 3 2 22 n n n n a a     , 6 5 3 +2 3 +2 3 3 22 n n n n a a     , 所以 6 1 6 1 3 3 3 6 3 3 +13 +1 3 2 2 22 2 22 n n n n n n nn n a a a          6 5 3 3 +2 3 3 33 33 2 3 3 6 53 2 3 +2 3 23 2 3 3 22 2 22 2 22 82 2 n n n n nn nn n nn n nn n aa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 3 1 3 8 n n a a  ,即  3 1 3 8n n a a   , 所以数列 3na 是以 8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因为 1 1a  , 2 1 1 2 1 22a a    ,所以 2 8a  ,又 2 2 2 2 3 122a a     ,所以 3 8a   , 所以由(1)得, 3 3 2 n na   ,所以 3 3 1 2 n na   , 3 3 3 2 2 n na    , 所以 k  N 时, 3 3 3 1 6 2 3 42 2 24 k k k k k a     , 3 3 1 3 1 1 6 4 3 2 1 2 2 6 4 k k k k k a      , 3 3 3 2 3 2 1 6 6 3 2 2 2 8 4 k k k k k a       , 所以当 3n k 时, 3 5 6 3 2 3 1 31 2 4 3 1 2 3 40 5 3 3 3 2 3 14 4 4 4 4 4+ + + + + + + + +4 4 4 k k k k k k k a a a a a aa a aS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4 2 3 4 2 3 4 2 3 3 3 6 6 6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 + + + + + + +2 2 2 2 2 2 2 2 2k k k                     3 1 118 8 20 120 11 271 8 k k               , 所以 3 3 20 1 2017 72k kS       , 当 3 1n k  时, 3 3 1 3 3 1 3 3 34 2 2 2 20 1 4 20 81 +7 7 7 k k k k k k k aS S                   令   3 20 8+7 7 2 kf k k N   , ,则函数  f k 在 k  N 上单调递减,所以     3 1 20 81 + 2 37 7f k f    , 所以 3 1 3kS   , 当 3 2n k  时, 3 3 1 3 2 3 3 1 3 1 1 3 3 3 3 3 3 20 1 4 16 20 8 16 20 4 4 2 2 2 2 2 2 104 201 +7 7 7 7 7 7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a aS 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3 2 20 7kS   ,又因为 20 37  ,所以 nS 的最大值为3 .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数列的递推式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对数列求和及其最值问题,属于较难题. 40.(2021·北京高三一模)由 m 个正整数构成的有限集  1 2 3, , , , mM a a a a  (其中 1 2 3 ma a a a     ),记   1 2 mP M a a a   ,特别规定   0P   ,若集合 M 满足:对任意的 正整数  k P M ,都存在集合 M 的两个子集 ,A B ,使得    k P A P B  成立,则称集合 M 为“满集”. (1)分别判断集合  1 1,2M  与  2 2,3M  是否为“满集”,请说明理由; (2)若集合 M 为“满集”,求 1a 的值; (3)若 1 2 3, , , , ma a a a 是首项为1,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判断集合 M 是否为“满集”,并说明理由. 【答案】(1) 1M 是“满集”, 2M 不是“满集”;理由见解析;(2)1;(3)是“满集”,理由见解析. 【分析】(1)由  1 3P M  和  2 5P M  确定 k 可能的取值,根据“满集”定义可知 1M 满足定义,但 2M 存 在 4k  时不符合“满集”定义,由此可得结论; (2)设  0k P M ,由“满集”定义知:    0 1k P A P B   ,由此可知   0P A k 或   0 1P A k  , 在两种情况下均可确定 1 1a  ,由此得到结果; (3)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确定  P M ,可得到 1 22 2 2 sii ik     10 si i m     ,取  2 12 , ,2 ,2si i iA   , B   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1)  1 3P M  ,且 1M 的子集为, 1 , 2 , 1,2 , 当 1k  时,     1k P P   ;当 2k  时,     2k P P   ;当 3k  时,     1,2k P P   , 1M 是“满集”;  2 5P M  ,且 2M 的子集为, 2 , 3 , 2,3 , 当 4k  时,不存在集合 M 的两个子集 ,A B ,使得    4 P A P B  成立, 2M 不是“满集”. (2)设  0k P M ,集合 M 为“满集”对任意的正整数  k P M ,都存在集合 M 的两个子集 ,A B , 使得    k P A P B  成立,    0 1k P A P B    ,且   0P B  ,   0P A k  或   0 1P A k  . 当   0P A k 时,   1P B  ,此时 1 1a  ; 当   0 1P A k  时,   0P B  , 1 2 3 ma a a a     , 2 ma a  为最大 0 1k  ,此时 1 1a  . 综上所述: 1 1a  . (3)由题意知:集合  11,2,4, ,2mM   ,   1 2 2 11 2 m mP M    , 对任意的正整数 2 1mk   , 根据二进制可知, 1 22 2 2 sii ik     10 si i m     . 取  2 12 , ,2 ,2si i iA   , B   . 即    k P A P B  ,集合 M 为“满集”. 【点评】本题考查集合中的新定义的问题,解题关键是能够充分理解“满集”的定义,通过分析 k 所需满足的 条件,找到符合要求的子集,从而说明是否符合“满集”定义.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