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各地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基础知识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天津市各地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基础知识专题

ID:690063

大小:74.04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天津各地 2020-2021 年期中语文高一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基础知识专题 天津市河北区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诗词大会》——一年一度的文人盛会、盛世雅集,再度登上央视荧屏。正如美好的春天一样, 那些我们熟悉的时代,熟悉的老朋友们从不 。李白来了,在“花间一壶酒”中,狂傲地讲述他个人 的志向,那志向中有盛唐气象;王维来了,和他一样,我们并不仅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生活在 一个强盛的国家,所以在整个世界都因疫情而隔绝的时候,我们可以跟随节目前往祖国边陲拜访大漠长河, 也可以踏行于春日的郊野 明月清泉;杜甫来了,如果他能够生活在今天,一定不会发出“安得广厦 千万间”的怒号,而是可以尽享“白日放歌须纵酒”的喜悦,因为就在去年,我们已经完成了“大庇天下 寒士俱欢颜”的承诺;还有陶渊明、苏轼、陆游、李清照,他们带着盛唐气象、魏晋风骨、两宋风流穿越 千年,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的现场有着最具中国意象的宏大叙事,我们能从大屏幕中看到《千里江山图》 的磅礴浩渺,《清明上河图》的北宋烟云,能看到曲水流觞、荷塘月色、皓月繁星,风卷梅花凌寒绽放, 盏盏孔明灯温暖夜空,千古诗意如一幅灵动画卷,徐徐展现在观众面前。“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 相似”,诗词中的意境借助先进的视觉技术和髙级的审美品味,被展现得 。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爽约 邂逅 淋漓尽致 B. 食言 约会 淋漓尽致 C. 爽约 约会 浓墨重彩 D. 食言 邂逅 浓墨重彩 2 2.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强盛的国家,和他一样,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所以在整个世界都因疫情 而隔绝的时候, B. 和他一样,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强盛的国家,所以在整个世界都因疫情 而隔绝的时候, C. 并不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和他一样,而是生活在一个强盛的国家,所以在整个世界都因疫情 而隔绝的时候, D. 和他一样,我们并不仅是生活在一个强盛的国家,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所以在整个世界都因疫 情而隔绝的时候, 【答案】1. A 2. B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爽约”的意思是没有履行约会,失约;“食言”的意思是违背诺言,失信。依据前文“一年一度”“正 如美好的春天一样”可知,此处表达的不是“诺言”的意思而是“约会”的意思,所以应选用“爽约”。 “约会”的意思是预先约定时间地点会面的活动,即约定会面;“邂逅”的意思是不期而遇。依据前后文 意,此处表达的是“踏行于春日的郊野”见到“明月清泉”,这里并没有“预先约定”的意思,所以应选 用“邂逅”。 “淋漓尽致”的意思是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浓墨重彩”的意思是用浓 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依据前文“展现”可知,此处是指诗词中的意境被展现得充分、 透彻或者被展现得非常痛快,所以应选用“淋漓尽致”。 故选 A。 【2 题详解】 3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由前文“王维来了”,下文应紧承来说“和他一样”,这样才有后文的“我们……”,排除 A、C;结合 王维生活的年代,当时发生了“安史之乱”,长安曾被攻占而后收复,所以应先说“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 的世界”,后说“生活在一个强盛的国家”,排除 D。 故选 B。 3. 下列和选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 青莲居士 诗仙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B. 杜甫 少陵野老 诗圣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 陶渊明 五柳先生 山水诗人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 李清照 易安居士 婉约派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 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山水诗人”错误,陶渊明是田园诗人。 故选 C。 4.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乘: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兵七十二人。千乘之国,指的 是中等国家。 B. 庖丁,“庖”指厨师,“丁”是厨师的名。春秋战国,人们称呼某种技艺为职业的人,习惯在他名字前 加上表示职业的词。 C. 庠序之教: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到了汉代,最高一级的学校叫“太学”, 4 后来叫“国子学”或“国子监”。 D. 童子,是指未成年的男子;冠者,是指成年男子,古时候男子在三十岁的时候要行加冠礼,表示其已 经成年。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古时候男子在三十岁的时候要行加冠礼”理解错误。古时候男子在“二十岁”的时候要行加冠礼, 以表示成年。 故选 D。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 B. 例如:梁头做成“挑尖梁头”;额紡出头做成“霸王拳”;昂的下端做成“昂嘴”,上端做成“六分头” 等等……。 C.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 加说明的。 D. 举折、举架: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或枪墩)总是逐渐加高 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5 B.句末的省略号以及句号使用错误,省略号与“等等”重复,删除“等等”;省略号与句号都属句末点 号,不能同时使用。 故选 B。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 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 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 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条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 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 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 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 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 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 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 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节选自《说木叶》 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躲”字,拟人化地说明“暗示性”与“概念”的关系。 B. 诗歌语言有暗示性,才使语言具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C.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能认识语言形象中几乎所有潜在的力量。 D. “木”影响着读者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7. 很多古诗词的意象具有暗示性,下列诗文中的“柳”能让人联想到离别的一项是( ) 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B.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春景》》) 6 C.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采薇》) D.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答案】6. C 7. C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几乎所有潜在的力量”错,原文说的是,“一切潜在的力量”,缩小了范围。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 C.“昔我往矣”,译为“当初我出征时”,这正是一个离别的场景,在这个场景里,一方面,“柳”可 以让人联想到谐音字“留”,另一方面,“杨柳依依”又恰用柳枝的温柔表达了征夫与亲人间的依依不舍, “柳”在本句中具有较强的暗示性。其他三个选项的“柳”都只是单纯的物象。 故选 C。 天津市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状元笔记”的热销,究其原因,是国人的“状元”情结在作祟。今天,虽然高考与科举大相径庭, 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附着着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 “精英”崇拜。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 的,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理众人皆 7 知。( )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 “状元笔记”凝聚着“学霸”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倘若“状元笔记”名副其实,学生将其拥有的 文化资本进行利益变现 。然而,目前网上的“状元笔记”大都是“赝品”。商家往往为迎合 家长、学生的需求,将一些所谓尖子生的笔记贴上“状元笔记”的标签, ,进行营销。 记可见,对于“状元笔记”,消费者应理性地对待。一方面,“状元笔记”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难分 好坏,很容易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状元笔记”即便是真的,也不是每人 都适用的“考试秘籍”。与其 ,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不如学习状元 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蹴而就 无可厚非 鱼目混珠 拾人牙慧 B. 一蹴而就 无可非议 鱼龙混杂 亦步亦趋 C. 一挥而就 无可厚非 鱼目混珠 亦步亦趋 D. 一挥而就 无可非议 鱼龙混杂 拾人牙慧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这些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让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当成制胜的法宝。 B. 虽然那些东西跟“状元光环”只是擦点边,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也会将此当成制胜的法宝。 C. 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对哪怕是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当成制胜的法宝。 D. 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之所以会当成制胜的法宝,是因为这些状元笔记跟“状元光环”擦点边。 【答案】1. A 2.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8 “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多用于否定句。“一挥而就”意思是形容才思敏捷,一 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句中用来描述成功,故选用“一蹴而就”。 “无可厚非”不可以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无可非议”意思是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表示言行合乎情理。可用来形容人、事、思想、行动、品质等。句中用来描述“学生将其拥有的文化资本 进行利益变现”,而将其拥有的文化资本进行利益变现对学生来说,有点不合适,但也没有本身没有什么 过错。故选用“无可厚非”。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一般形容物,不形容人。“ 鱼龙混杂”比 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只能指人,不可用来形容物。把尖子生的笔记作为状元笔记来营销,是以次充好, 应选用“鱼目混珠”。 “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亦步亦趋”比喻由于 缺乏主张,以别人为准;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第四处说的“是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 籍’而顶礼膜拜”,应使用“拾人牙慧”。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括号前面说“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 理众人皆知”,括号后面说“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可见中间应是说他们有 “状元崇拜”的表现,这一表现在四个选项中都提到,前后内容之间应是呈现转折关系,排除 D 项; 前面说“众人皆知”,后面说“他们……”,可见答案也应是从“他们”的角度来说,即,急功近利的学 生和家长。这就排除 A 项; B 项,“虽然那些东西跟‘状元光环’只是擦点边”中“那些东西”显然是指前面的“状元笔记”,选项 中说“状元笔记”跟“状元光环”只是擦点边,这显然说的过于绝对化,故排除 B 项。 故选 C。 3. 下列各项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庠序”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善事父母为“孝”, 敬爱兄弟为“悌”。 B.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中的“冠者”为二十岁以上的成年男子,“童子”为未成年的少男少女。 9 C. 元杂剧中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比如《窦娥冤》第三折的宫调是“正宫”, “端正好”“滚绣球”是曲牌名。杂剧中角色有旦、末、净等,比如监斩官的角色是外末,窦娥的角色是 正旦,蔡婆的角色是卜儿。 D. 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生于天津,剧作家。代表作有《日出》《原野》《北京人》《茶馆》等。莎 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代表作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庠序’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解释片面,“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 教育事业;“敬爱兄弟为‘悌’”解释不当,“悌”是敬爱兄长,友爱兄弟。 B.“‘童子’为未成年的少男少女”解释错误,“童子”为未成年的少男。 D.《茶馆》的作者不是曹禺,而是老舍。 故选 C。 4. 下列各项关于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谏太宗十思疏》主要阐明的是君王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劝唐太宗“善始”以后仍 要“克终”,以“积其德义”,使国家达到长治久安的局面。因此文中的“垂拱而治”不同于老子的“无 为”而治,是积极的求治。 B. 《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使用先破后立的手法,在反驳司马光“侵官”“生事”等指责之后,得出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指出二人的分歧在于思想和政治路线的不同。 C. 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大量使用口语,并灵活运用诗词文句和历史故事,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使其 兼具活泼之美与庄重之致。 D.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与《齐桓晋文之事》两篇文章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如都重视安养 10 民众;也有因论说重点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如孔子重视“礼”,孟子强调发政施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课文内容、主旨及表现手法的能力。 B.《答司马谏议书》采用的是先立后破的手法,作者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然后才对司马光的主张 一一驳破,先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然后分别对“侵官”“生事”等指责进 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故选 B。 5. 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良庖岁.更刀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⑤臣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⑦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⑧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A. ①⑧/②④/③⑥/⑤⑦ B. ①⑦⑧/②④/③/⑤/⑥ C. ①/②④/③⑤/⑥/⑦ D. ①⑦⑧/②④/③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良庖岁更刀,“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成活下来; 11 ④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⑤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固; 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⑦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⑧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和“月”,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故选 B。 6. 下列选项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不复一一自辨 刑于寡妻 B. 振之以威怒 鼓瑟希 C.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盖亦反其本矣 D.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謋然已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不复一一自辨”中的“辨”通“辩”,辩解。“刑于寡妻”中的“刑”通“型”,做榜样。两句全 含有通假字。 B.“振之以威怒”中的“振”通“震”,震慑。“鼓瑟希”中的“希”通“稀”,稀疏。两句全含有通 假字。 12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中的“颁”通“斑”。“盖亦反其本矣”中的“盖”通“盍”,何不。两句 全含有通假字。 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中的“内”通“纳”,接纳,使…… 进来。“謋然已解”中没有通假字。两 句不全含有通假字。 故选 D。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B.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 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D.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对男子的配偶的称呼。 B.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的意思。 C.行李: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D.胜负:古义同意,“胜利、失败”。 故选 D。 8.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几乎) 则牛羊何择.焉(区别) 13 B.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对等,比得上)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C.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萦绕) 技盖.至此乎(何不) D.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迅速) 董.之以严刑(督察)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差不多比这还严重。“殆”,几乎,差不多。解释正确。 句意:那么用牛跟用羊又有什么区别呢?“择”,区别。解释正确。 B. 句意: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当”, 抵挡。解释错误。 句意: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敝”,损害,伤害。解释正确。 C. 句意: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宠幸。“缦”,久久地。解释错误。 句意:(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盖”同“盍”,表示何、怎样。解释错误。 D. 句意: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速”, 招致。 解释错误。 句意: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董”,督察,督责。解释正确。 故选 A。 9.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不如因.善遇之 B. 异乎.三子者之撰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C. 常以.身翼蔽沛公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14 D. 提刀而.立 简能而.任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顺着;介词,趁机、趁着。 B.介词,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C.均为介词,用。 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 故选 C。 10. 下列各组句子,文言特殊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若属皆且为所虏 百姓之不见保 B. 申之以孝悌之义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C.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D. 然则一羽之不举 大王来何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A.均为被动句,“为所”“见”分别为标志。 B.均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分别为:以孝悌之义申之;管弦呕哑,于市人之言语多。 15 C.判断句,两个“也”均表判断;宾语前置句,保民而王,莫能御之也。 D.均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分别为:然则不举一羽,大王来操何。 故选 C。 天津市三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的文艺生活更多地和“云”联系了起来。春节期间,《囧妈》 ,引发 了多部电影从院线上映改为网络上映的热潮。这虽然引起了行业内的一些争议,但敏锐的行业观察者却发 现它或将是撬动电影业的一次变革。接着,又有“云录制”“云合唱”“云演奏”等,经常 报端。 几天前,央视特别节目《致敬最美的她》中的跨屏器乐合奏《第三交响曲:英雄》,就是演奏者在不同场 合同时完成的一次“云合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这种“云创作”模式及其带来的“云文艺”, 预计将变得更加普及。这不但和创作者对“互联网+文艺”规律的掌握不断深入有关,而且和欣赏者网络 赏艺的经验不断丰富有关。 新冠肺炎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深刻的改变。就文艺而言,( ),也让我们发现,一种以 科技为依托的文艺新力量正在 。能否用好这股力量,既取决于如何把多年来 的线下创作模式 移植到网络空间并加以创新,更有赖于深入研究文艺的互联网语法,提高在线调集、统筹文艺创作资源和 节奏的能力,让文艺自如地穿梭在人间与“云”端。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马当先 见诸 生长 行之有效 B. 首当其冲 见诸 生长 上行下效 C. 首当其冲 见之 滋长 行之有效 D. 一马当先 见之 滋长 上行下效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虽然引起了行业内的一些争议,但敏锐的行业观察者却发现它或将撬动电影业的一次变革。 B. 这虽然引起了行业内的一些争议,但行业观察者却敏锐地发现它或将是撬动电影业的一次变革。 16 C. 虽然这引起了行业内的一些争议,但行业观察者却敏锐地发现它或将是撬动电影业的一次变革。 D. 虽然这引起了行业内的一些争议,但敏锐的行业观察者却发现它或将撬动电影业的一次变革。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对文艺的改变 B. 它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对文艺的改变 C. 它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身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下的新文艺 D. 我们更深刻地看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对文艺的改变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本题考查范围包括正确使用实词、虚词、成语。实词考查的重点是 近义词的辨析。辨别近义词在范围大小、词义轻重、适用对象和语体色彩上的区别以及用法上的区别。在 近义词中,又以考既常用又易错的词为主。虚词考查的重点是副词、连词、介词的正确使用,尤其要注意 相近的词语在词义上特别是用法上的细微差别。成语考查一般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对成语的确切意义要有 比较细致的把握,防止望文生义;二是考查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境,并根据语境选择成语的能力。 “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首当其冲”, 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这里是指《囧妈》走在业界前面,应用“一马当先”,排除 B 项、C 项。 “见诸”中“诸”是兼词,“之于”的意思,所以“见诸”意为“见之于”,所以我们要么说见诸报端, 要么说见之于报端,故排除 D 项; “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滋长”一般比“生长”文雅,这里使用通俗的“生长”更 符合语体色彩。 “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上行下效”,意为上 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根据语境是指把实行起来有成效的线下创作模式移 植到网络空间并加以创新,用“行之有效”。 17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解答此题考生需明确高考病句六大题型,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 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做这类题的方法有:1.语感审读法,看有没有明显不顺畅的、 值得怀疑推敲的地方。2.标志判断法,巧抓特征词,快速辨析病句。特征词有并列短语、数量短语、介词 短语、否定词、关联词、两面词、代词、长宾语等。3.紧缩主干法,划分句子成分,先看主谓宾是否搭配, 再看定状补是否与中心词搭配。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位置不当,复句中,主语不一致,关联 词“虽然”应放在主语“这”前面,排除 A 项、B 项。一是状语位置不当,“敏锐”应该修饰“发现”, 排除 D 项。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生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话题的一致性、连贯性。 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同时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由上文“新冠肺炎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 深刻的改变。”可知这里的主语应该是“新冠肺炎”,为避免重复,用“它”指代,排除 A 项、D 项。同 时根据后文“也让……”的句式,可知这里应用“让……”的句式,也可以排除 A 项、D 项。B 项中“以 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对文艺的改变”更好地承接上文“带来了深刻的改变”,所以排除 C 项。 故选 B。 4. 下面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汉卿,元杂剧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一生的戏剧创作十分丰 富,代表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单刀会》。 B. 曹禺,原名万家宝,剧作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雷雨》《日出》两部话 剧奠定了曹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C.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罗密欧与朱丽 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被称作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D. 元杂剧在结构上,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折,相当于现在的“幕”,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 18 全剧矛盾冲突的自然段落。角色上一般分末、旦、净、杂四大类。正末指剧中的男主角,正旦指剧中的女 主角。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被称作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错误,莎士比亚 四大悲剧:《麦克白》《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 故选 C。 5. 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瘦西湖的景妙在巧。 , , , ______,________。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 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 ②回视小金山 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 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 ⑤又在另一拱门中 A. ②③④①⑤ B. ②⑤④①③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③②⑤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形式为语句衔接排序题。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 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认真阅读语句,明确体裁和中心,明确材料结构,理清答题思路, 抓住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运用语感检验,确定正确答案。 19 ④的“最巧”与前句“妙在巧”有呼应关系,要排在第一位;②有“回视”,可见要先看了正面的景物才 能有“回视”,不能排在第一位;据此排除 AB; ①中的“圆拱门”与②“回视小金山”、⑤“又在另一拱门中”语意连贯,即先看“圆拱门内”白塔与五 亭桥二景,再回看“另一拱门中”的小金山一景,这三者必须连接在一起; ③中“于此方得”是对前文的总结,应排在最后,排除 D 项。 故选 C。 【点睛】解答语句排序题,首先要分析判断哪两、三个句子是不能分开的,要抱成一团的;然后再看“团” 与“团”之间存在怎样的先后顺序;要看语句的表达是否合乎规范,语意是否明确;排列语句顺序的时候, 还要做到词序恰当,词句之间关联、照应恰当,进而看语句与所在语境是否协调。把握了以上几点,解起 题来就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6.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视力)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等待) B. 批大郤,导.大窾(引导,这里指引刀进入) 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 C. 籍.吏民,封府库(登记) 朝济.而夕设版焉(成功) D. 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 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 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 C 项,“朝济而夕设版焉”意思是“可是,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济:渡河。 故选 C。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 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 20 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7. 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不吾知也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 ③风乎舞雩 ④加之以师旅 ⑤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⑥为国以礼 ⑦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⑧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A. 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B. ①⑤/②⑦/③④/⑥⑧ C. ①⑦/②⑤/③④⑥/⑧ D. ①②⑦/③④⑥/⑤/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句式的能力。 ①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不知吾”; ②宾语前置句,“之” 是提宾助词; ③介宾短语后置句,“乎”相当于“于”,是后置标志; ④介宾短语后置句,后置短语是“以师旅”; ⑤主谓倒装句,“宜乎”是谓语部分; ⑥介宾短语后置句,后置短语是“以礼”; ⑦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莫能御之”; ⑧省略句,每一个“为”后面省略了代词“之”。 故选 D。 8. 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而刀刃者无厚. 21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 良庖岁.更刀,割也 C. 秦伯说,与郑人盟.。 D. 越国以鄙远.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之词类活用的能力。 例句,句意:而刀刃没有厚度。厚,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厚度。 A.句意: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擅长游水。水,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水。 B.句意: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次刀,是用刀割。岁,名词做状语,每年。 C.句意:秦伯很高兴,和郑人结盟。盟,名词活用作动词,订盟约。 D.句意:越过别的国家,把郑国当做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边远的地方。 故选 D。 天津市一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 1. 下列选项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靡.(mí)一时 裨.(pí)将 央浼.(měi) 窠旧 礼尚往来 B. 浑身解.(xiè)数 觇.(chān)视 供.(gòng)求 寒喧 唉声叹气 C. 呼天抢.(qiāng)地 沂.(yí)水 不啻.(chì) 宫阙 交头结耳 D. 俾.(bǐ)众周知 躯壳.(qiào) 牵累.(lěi) 谗言 走投无路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和字形的能力。 22 A.“风靡一时”的“靡”应读 mǐ,“窠旧”的“旧”应为“臼”。 B. “寒喧”的“喧”应为“暄”,“供求”的“供”应读 gōng。 C.“交头结耳”的“结”应为“接”。 故选 D。 2. 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自己又能与士兵同甘共苦,部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B. 2020 年 6 月 12 日欧洲杯拉开帷幕,小赵早早就打开电视,目不交睫....地盯着荧屏。 C. 他对下属要求非常严格,看见别人工作不认真,就如骨鲠在喉....,非要批评动诫一番,才觉得心里好受 一些。 D. 就在周汝昌踌躇满志....地准备进入大学深造时,抗战爆发了,使他的学业搁浅了。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百姓利益。选项形容岳飞部队的军纪严明,正确。 B.“目不交睫”意思是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语境是形容专注,属于望文生义,应改 为“目不转睛”。 C.“骨鲠在喉”,比喻心里有话没说出来,堵得难受。语境说他对下属要求严格,看见别人不认真如果不 说的话会很难受,正确。 D.“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多有褒义。结合“准备进入大学深造”可知,此处使 用正确。 故选 B。 23 3.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于 19 日出炉,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 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之际,中国经济实现正增长难能可费,也为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 B.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项,本质上就是一个表彰人类科学最高成就的荣誉,它同时也表明 了中国的现代医学发展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 总结这一次研学实践经历,我们要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努力把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努 力使他们学之,用之,乐之,思之,健康快乐成长。 D.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患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 独立。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B.结构混乱,偷换主语,“本质上”前面需要加上“该奖项”。 C.搭配不当,“明确”“教育”搭配不当,应是“明确教育目标”。 D.语序不当,应该是先“独立”,后“自强、复兴”。 故选 A。 4. 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居.则曰(平时) 居.为奇货(囤积) 大礼不辞小让.(退让) 莅.中国而抚四夷(统治) B. 少年固.强之(坚持) 固.不如也(本来) 自与汝覆.算耳(审核)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24 C.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但) 为之四顾.(看) 急逐趁.之(随着)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 D. 具.资诣问(全部) 具.告以事(详细) 道芷阳间.行(秘密地) 采暇治.礼义哉(讲求)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退让”错误,应该译为责备。句意:行大礼不避小的责备。 C.“随着”错误,应该译为追赶。句意:他急忙扑过去捉它。 D.“全部”错误。应该译为准备。句意:成名妻子准备了礼钱去求神。 故选 B。 5. 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人为.刀俎 何辞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B. 因.之以饥谨 不如因.善遇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招樊哙出 C. 而.翁归 提刀而.立 劳苦而.功高如此 尽心力而.为之 D. 能以.神卜 以.其无礼于晋 百姓皆以.王为爱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25 A.“为”,动词,是。/句末语气词,呢。/动词,认为。/动词,给予。 B.“因”,动词,接续。/介词,趁机。/动词,借助。/介词,趁机。 C.“而”,通“尔”,代词,你的。/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 D.“以”,介词,凭借。/连词,因为。/动词,认为。/连词,因为。 故选 A。 6. 下列选项中都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翼日进宰 ②手裁举 ③道芷阳间行 ④欲止不内 ⑤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⑥朝济而夕设版焉 ⑦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⑧砉然向然 ⑨是罔民也 ⑩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⑪毋吾以也 ⑫然后从而刑之 A. ②⑦⑨ B. ①③⑩ C. ⑧⑪⑫ D. ④⑤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翼”通“翌”,第二天。 ②“裁”通“才”,刚。 ④“内”通“纳”,使进入。 ⑦“倍”通“背”,背叛,违背。 ⑧“向”通“响”,发出响声。 ⑨“罔”同通“网”,用网捕捉,欺骗、坑害的意思。 ⑩“涂”通“途”,道路。 26 ⑪“以”通“已”,停止。 ③⑤⑥⑫没有通假字。 故选 A 。 7. 对下列句式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异乎三子者之撰 ②不吾知也 ③莫之能御也 ④夫子之谓也 ⑤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⑥臣之所好者道也 ⑦以其无礼于晋 ⑧吾属今为之虏矣 ⑨遂为滑胥报充里正役 A. ①⑤/②③④/⑥⑧/⑦⑨ B. ①⑦/②③④/⑤/⑥/⑧⑨ C. ①⑦/②③/④⑤/⑥⑧⑨ D. ①⑤/②③/④⑥/⑦/⑧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①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乎三子者之撰异”,此处“乎”相当于“于”。 ②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吾”,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③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也”,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④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谓之夫子也”。 ⑤主谓倒装,正常语序为“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⑥判断句,标志是“……者……也”。 ⑦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其于晋无礼”。 ⑧被动句,标志是“为”。 ⑨被动句,标志是“为”。 27 ①⑦是状语后置句/②③④是宾语前置句/⑤是主谓倒装句/⑥是判断句/⑧⑨是被动句。 故选 B。 8. 下列选项中不全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①因其固然 ②不过二十里耳 ③约为婚姻 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⑤行李之往来 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⑦依乎天理 ⑧不能进于是矣 ⑨莅中国而抚四夷 ⑩瞋目视项王 ⑪未尝见全牛也 ⑫沛公居山东时 A. ①②⑧ B. ③⑦⑫ C. ⑤⑩⑪ D. ④⑥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固然”古义,固有的规律,此处也指牛体的自然结构;今义,表示承认这一事实,也不否认那一事实 时,相当于“的确”、“确实” ②“不过”,古义,不超过;今义,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但是”。 ③“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为夫妻关系。 ④“非常”,古义,意外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很。 ⑤“行李”,古义指使者;今义指外出所带物品。 ⑥“东道主”,古义指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指请客的主人。 ⑦“天理”,古义指天然的结构;今义指自然的法则。 ⑧“于是”,古义,是两个词,“于”,在,“是”,这;今义,表示一事紧接前一事。 ⑨“中国”,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28 ⑫ “山东”,古义,崤山以东地区;今义,山东省。 ⑩“瞋目”,瞪眼睛,古今同义。 ⑪ “未尝”,未曾经,古今同义。 故选 C。 9.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的方式相同一项是( ) A. 谨.庠序之 素善.留侯张良 是以君子远.庖厨 B. 端.章甫 籍.吏民 常以身翼.蔽沛公 C. 越国以鄙远. 此亡秦之续.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D. 朝.秦楚 既东封.郑 成以其小,劣.之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认真兴办。/“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与……交好。/“远”,形容词 活用为动词,远离。 B.“端”,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着礼服。/“籍”,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翼”,名词活用为状语, 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C.“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处的国家。/“续”,动词活用为名词,接续者,后续者。/“老”,形 容词活用为名词,老人。 D.“朝”,使动用法,使……朝拜。/“封”,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劣”,形容词意动,认为…… 不好。 29 故选 A。 10. 下列选项中的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装在套子里的人》——小说——契诃夫——别里科夫——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 B. 《史记》——史传文学——司马迁——子长——纪传体通史 C. 《庖丁解牛》——《庄子》——庄周及其门人、弟子——战国——大鹏南徙 D. 《促织》——章回小说——蒲松龄——留仙——写人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促织》——章回小说”错误,《促织》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一篇作品,它不属于章回体小说。 “章回小说”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长篇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 整,是其主要特点。 故选 D。 11. 下列选项中关于《红楼梦》的相关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府的“四春”分别是: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B. 红楼梦判词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句分别写的是薛宝钗、林黛玉。 C.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史湘云、王熙凤、 袭人、秦可卿、香菱、李纨。 D.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史、 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末世危机。 【答案】C 30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C.“‘金陵十二钗’指的是……袭人……香菱”错误,“袭人”和“香菱”不属于十二钗,这二人应换为 “巧姐”“妙玉”。 故选 C。 天津市军粮城中学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一、(6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科学思想的作用是惊人的。在 17、18 世纪,科学思想的飞跃式发展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 火车等相继出现,带动了社会体系的__________。西方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19 世纪,法拉第电磁感应 定律等科学规律陆续被发现,新发明__________,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这一时期技术突飞猛进,( ), 美国、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为新兴的超级大国。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左右,人类进入了第三次工业革 命时代,这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推动力量源自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重大科学理论的推动。科学在推动生产力 发展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也愈加深远。 然而,在科学理论的系统研究方面,我国古代并不占先机。(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发明并不 涉及“科学思想”层面。科学思想不彰无疑是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如今,我国 在以高铁、高速公路、大型桥梁、通信设备为标志的基础设施领域迅猛发展,技术水平在全世界上已 __________。但是如果没有科学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支撑,这一切很可能只是__________。对此,我们应有 清醒的认识,在科技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仍任重道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推陈出新 层出不穷 出类拔萃 过眼云烟 B.革故鼎新 风起云涌 出类拔萃 昙花一现 C.推陈出新 风起云涌 名列前茅 过眼云烟 31 D.革故鼎新 层出不穷 名列前茅 昙花一现 2、下列在文中两处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虽然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闻名于世,但这些发明仅限于“实用技术”层面 B.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虽然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仅限于“实用技术”层面,但这些发明闻名于世 C.工业生产中迅速应用了这些技术/虽然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闻名于世,但这些发明仅限于“实用技术” 层面 D.工业生产中迅速应用了这些技术/虽然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仅限于“实用技术”层面,但这些发明闻 名于世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左右,人类进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这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推动力量是相对论、 量子力学等重大科学理论。 B.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进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这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推动力量源自相对论、量 子力学等重大科学理论。 C.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进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这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推动力量源自相对论、量 子力学等重大科学理论的推动。 D.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左右,人类进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这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推动力量是相对论、 量子力学等重大科学理论的推动。 【答案】 DAB 2021 年天津市东丽区高一期中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小题。 雪花是天地 的精灵,自然不同于俗物。她们 的身姿,简直优美极了,你实在找不出 俗世的词语来形容她们的美。但文人们总不甘心,每次见到美丽的雪花,还是 不住躁动不安的心。于 是,写雪的诗、唱雪的歌、画雪的画,几千年便 。有人把雪花喻为梨花,如唐朝岑参在《白雪 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就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人把波涛比作雪花,如宋朝苏轼在《念 32 奴娇·赤壁怀古》中就说“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东晋女诗人谢道韫也善于描写雪花,她的一句“未 若柳絮因风起”成就了一个成语——“咏絮之才”。 窗外,是雪花的世界。面对这雪景,谁又不想描摹一番呢?雪花在空中飞舞,有时像一群舞女跳着天 鹅舞,有时又像模特儿走着猫步,有时像武林高手打着醉拳,有时又像体操运动员翻着跟头,有时呢,( )。 哈,你就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去描摹雪花吧!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蕴蓄 灵敏 按捺 司空见惯 B.蕴蓄 灵动 遏止 司空见惯 C.孕育 灵敏 遏止 层出不穷 D.孕育 灵动 按捺 层出不穷 19.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分) A.引用、比喻、排比 B.借代、引用、排比 C.比喻、夸张、设问 D.对偶、引用、比喻 20.在文中括号内填上的语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小题。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不到一个月,多种青蒿素保健品打着“抗癌杀虫”等名 号,已“搭便车”在网上热卖。例如淘宝店家在售一款名为高纯青蒿素的产品,号称美国原装正品,抗疟、 抗肿瘤、抗白血病,目前售价为 90 粒 365 元。此外京东等平台的第三方卖家也有从美国代购这种青蒿素 补充剂、青蒿素植物养生茶等。 这些打着青蒿素旗号的产品真有宣称的神奇疗效吗?据了解,其实早在屠呦呦获奖之前好几年,青蒿 素补充剂就已在美国出现了,属于膳食补充剂的一种。曾有一家美国公司在其网站上宣称青蒿素“对病毒、 细菌及真菌感染很有效”,具有“处理肠道细菌和寄生虫”和“杀死癌细胞”等功效,该公司的这种行为 被判定为违反多条法律。 因此专家提醒消费者,_____________。 21.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22.给新闻拟写一个结尾。(不超过 20 个字)(5 分) 【答案】 18.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 中酝酿着新事物。蕴蓄:积蓄或包含在里面而未表露出来。句子有酝酿新事物之意,故选填“孕育”,排 除 AB。 33 灵动: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灵敏: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句子强调的是富于变 化,而不是强调反应快,故选填“灵动”,又排除了 C。 另外两组词语的意思也要加以注意。按捺:向下压,多比喻控制(情绪)。遏止:阻止。考虑到与“心” 搭配,且“遏止”后面不用接“不住”,故选填“按捺”。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司空见 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句子是说各类作品不断出现,故选填“层出不穷”。 19.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唐朝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就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属于引用;“写雪的诗、唱雪的歌、画雪的画”,运用了排比 修辞手法;“有时像一群舞女跳着天鹅舞,有时又像模特儿走着猫步,有时像武林高手打着醉拳,有时又 像体操运动员翻着跟头”,既运用了比喻又运用了排比。通读全文,文中没有使用借代、夸张、设问、对 偶的修辞手法。 20.又像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在空中飘浮着,寻找着新的家园。(答案不唯一) 21.青蒿素产品竟能“抗癌”?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选材大多是新闻报道,要求是概括主要内容,也可能拟新闻标题, 或者写新闻导语,审题时首先要搞清楚答题任务。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①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 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 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②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 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③复取法,也叫 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本题,两段新闻的内容集中在“青蒿素产品”上,第一段报道的是多种青蒿素保健品打着“抗癌杀虫” 等名号,已“搭便车”在网上热卖。第二段是对这种现象的质疑。因此,拟写标题的时候注意围绕着“青 蒿素产品”“抗癌”“质疑”三个关键词。如:青蒿素产品竟能“抗癌”? 22.青蒿素产品没有奇效,消费者购买当慎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 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 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 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 通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 本题,题干要求补写结尾。前句是“因此专家提醒消费者”,看来,这是上文的结论。在通读上文的 基础上,不难发现,两段新闻的内容集中在“青蒿素产品”上,第一段报道的是多种青蒿素保健品打着“抗 癌杀虫”等名号,已“搭便车”在网上热卖。第二段是对这种现象的质疑。因此,结论应是这种青蒿素产 34 品没有所谓的奇效,提醒消费者购买的时候要慎重之类的内容。 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10 分) 1. 下列各项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 缅怀 防碍 出人投地 大同小异 B. 沼泽 歧路 筚路蓝缕 自明得意 C. 辅度 漂零 暝暝世界 五采斑斓 D. 粹取 发崛 苍海一粟 震奋人心 【答案】B 2. 下列句中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从窦天章上朝取应之后,一直杳无音信....,直到窦娥含冤被杀也未出现,这也给主人公造成了无法弥补 的悲哀。 B. 我本是要把这本小说当废品扔掉的,听说他们需要这本书,我便顺水推舟....,把它送给了他们,这让他们 着实高兴了一阵。 C. 困难从来是欺软怕硬....的,只要我们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刻苦好学的勇气,任何困难都将为之望而却步。 D. 虽占有备位“总统”的战略优势,但她的言行一再前合后偃....,不仅失去了主导局面的先机,还沦落到各 方都不讨好的境地。 【答案】D 3.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 , 。 , , , 。 ①《雷雨》中,曹禺把 20 世纪 30 年代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 ②它需要不断地掀起冲突的浪潮 35 ③这样,人物的性格就得到了自然的艺术显现 ④把两家三十年来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和爱情纠葛集中在一天的特定环境中 ⑤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火花 ⑥集中于周、鲁两家的冲突氛围内 A. ②⑤①⑥④③ B. ①⑥②⑤④③ C. ②⑤①④⑥③ D. ①⑤②⑥④③ 【答案】A 4.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作品,为孔子所作。 B. 《鸿门宴》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作品《史记》。这部作品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窦娥冤》中用到“苌弘化碧”“望帝啼血”“六月飞霜”“亢旱三年”四个典故,它们涉及的人物分 别是周朝的苌弘、神话中的杜宇、战国的邹衍、汉朝的东汉孝妇。 D.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 【答案】C 5.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写贾宝玉出场时,插入后人评贾宝玉的两首《西江月》词,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 项是 西江月(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36 西江月(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A. 反映了贾宝玉的性格的另外一面,“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B. 说明贾宝玉徒有英俊的外貌,其实不学无术,“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C. 告诫王孙公子,莫向宝玉学习,“寄言纨绔与高粱:莫效此儿形状”。 D. 概括了宝玉的性格特点,说明他蔑视世俗,不慕功名利禄。 【答案】D 二、(6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鼓励不是不切实际的 ,而是从精神上( )。一言以蔽之,鼓励是一种精神上的援助。鼓励的 力量,在受鼓励者处于困境时最易显现,一番鼓励使某个人从挫折中振奋,坚定地走向既定目标,并最终 取得成功,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 。越王勾践兵败之后,被吴军围困于会稽山,他望着身边仅存的 五千余名 ,不禁灰心绝望。大臣文种闻言,对他说;“商汤王曾被拘留于夏台,周文王曾被囚禁于 羑里,齐桓公曾经逃奔吕国,最后他们都能成王称霸,陛下何必如此灰心!”文种一番话使勾践振作起来, 卧薪尝胆,发奋困强,最终灭了吴国。倘若当时文种等人都跟着他 ,勾践说不定会拔剑自刎,而 越国恐怕也要随之灭亡。鼓励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而鼓励者的付出却是微小的,或许只是寥寥数语, 或许只是几行文字。人在处于困境之时,对于一丁点精神上或是物质上的援助,记忆都是无比深刻的。不 仅鼓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而且当亲友或熟人遇到困难时,请我们切勿吝啬自己的言辞。 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怂恿 不胜枚举 散兵游勇 长嘘短叹 37 B. 怂恿 数不胜数 残兵败将 唉声叹气 C. 教唆 不胜枚举 残兵败将 长嘘短叹 D. 教唆 数不胜数 散兵游勇 唉声叹气 7. 下列填入文中首句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给进取者以自信给犹豫者以果敢,给彷徨者以决心,给灰心者以希望 B. 将自信给予进取者,将果敢给予犹豫者,将决心给予彷徨者,将希望给予灰心者 C. 将希望给予进取者将决心给子犹豫者,将果敢给予彷徨者,将自信给予灰心者 D. 给进取者以希望给犹豫者以决心,给彷徨者以果敢,给灰心者以自信 8. 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鼓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但是当亲友或熟人通到困难时,请我们切勿不要吝啬自己的言辞。 B. 既然鼓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那么当亲友或熟人遇到困难时,请我们切勿不要吝啬自己的言辞。 C. 虽然鼓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但是当亲友或熟人遇到困难时,请我们切勿吝啬自己的言辞。 D. 既然鼓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那么当亲友或熟人遇到困难时,请我们切勿吝啬自己的言辞。 【答案】6. B 7. A 8. D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