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一、教
材分
析
认识地球运动是初中地理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
转,这两种运动的综合作用,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地理现
象。这些现象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并进一步
影响到人类活动。因此,对于地球运动的单元目标应延伸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这样也体现了学习地理的使用价值,突出了“人地关系”。
二、
学情
分析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强,但是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地球
公转的基本特征”是学习地球运动的基础知识,也是教学重点,比较抽象。因
此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具,让学生动手演示,观察记录,明确地球公转的特点,
为学习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打下基础。
三、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方
向、周期。
2.能够解释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并结合生活实例
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使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理解地球公转特点;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公转过程,理解四季形成、昼夜
长短变化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会用“地球公转”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
中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现象,帮助学生建立宏观
的地理思维。
四、教
学重
难点
(一)重点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公转。
2.四季形成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二)难点 1.说明相关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五、教
学方
法与
媒体
(一)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演示法、讨论法。
(二)教学媒体 PPT、地图。
环节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导入
师:最近早上上学天亮的时
间早了还是晚了?
讨论发言 激发学习兴趣
六、
教
学
过
程
师:为什么现在天亮的时间
比夏天时晚了呢?这节课就
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的公
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
就知道了。
讲授
一、地球
公转
【动画】地球公转
师:地球公转运动有何特
点?
1.旋转中心:太阳
2.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
转。
4.地轴总是保持倾斜,指
向北极星。
师:地球公转周期是多
久?
师:一年有多久?
师:366 天的那一年称为闰
年,在 2月加上一天,2月就
由 28 天变成 29 天。
【模拟实验】以四人小组为
单位,一人当太阳,一人当
地球,模拟地球公转运动。
想一想如果你是地球你要怎
么进行公转?
【我会补充】在图中补充
观察旋转中
心和方向。
生:一年。
生:365 天或
366 天。
学生上台演
示地球的公
转运动。
通过自己动手
模 拟 地 球 公
转,加深对地
球公转特点的
认识。
六、
教
学
过
程
新课 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
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
行纠正。
完成活动,展
示成果。
通过自己动手
绘制地球的公
转示意图,加
强 对 公 转 中
心、方向、地
轴 倾 斜 的 认
识。
二、四季
变化
【图片】
1.四季划分
师:大家可以根据图中的
树判断是什么季节吗?在四
个季节中大家最喜欢哪一
个?大家知道春夏秋冬分别
是哪几个月吗?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自主发言。 通过询问学生
喜欢的季节吸
引学生兴趣。
六、
教
学
过
程
讲授
新课
秋季:9、10、11 月
冬季:12、1、2 月
2.二分二至日
师:介绍我国二分二至日。
师:为什么曲靖夏天最热,
冬天最冷呢?
3.直射纬线
【我会观察】观察夏至、
冬至时太阳直射的纬线。
师:介绍正午太阳高度与
热量的关系。
【我会观察】观察春分、
秋分时太阳直射的纬线。
总结:太阳直射点总是在
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师:回归线之间一年有几
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一年
有几次太阳直射?
4.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师:大批中国游客往非洲
避暑?
师:南北半球季节是相反
的。
5.昼夜长短变化
师:一年之中,天安门广
场的升旗时间为何有所不
同?
【我会观察】探究二分二
至日时南北半球的昼夜长
小组合作运
用手中的地
球仪探究二
分二至日时
太阳直射的
纬线。
观察
学生练习正
午太阳高度
与热量的关
系解释曲靖
夏天热冬天
冷。
2次,1次。
夏季时太阳
直射北半球,
南半球获得
热量少。
阅 读 课 本
18-19 页 图
1-4-3 太 阳
光照与昼夜
长短,探究二
分二至日时
南北半球的
昼夜长短。
培养使用和观
察地球仪的能
力。
通过分析曲靖
的冷热变化,
认识正午太阳
高度与热量的
关系。
通 过 自 主 读
图,直观感知
二分二至日时
南北半球的昼
夜长短,培养
读图能力。
短。
总结:春分与秋分时全球
昼夜等长;夏至北半球昼长
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冬
至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
昼长夜短。
师:大家现在知道为什么
最近天亮的时间晚了?天黑
的时间早了?
结合昼夜长
短变化回答。
三、总结
总结教学内容 总结 梳理学习内容
七、练
习
练习
巩固
课件展示
习题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总结 做练习 及时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