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3.1海陆分布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3.1海陆分布教案

ID:689897

大小:17.7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设计 第一节 海陆分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 3、掌握七大洲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能够在地图上准确、规范填写七大洲的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景观图转换成平面图等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迁移能力,以及填图、绘制地 图的技能。 2、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记图习惯,初步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和记图方法。 3、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拼图等多种途径,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有关七大洲的地理表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2、通过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例。 2、掌握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二)难点 1、七大洲的地理分布。 2、七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 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件的直观性和电脑游 戏的趣味性来设计学生活动,通过亲自拼图激发学生参与,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合作 意识,并指导学生归纳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的方法。 四、课前准备 相关图文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小组活动,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加加林登入太空观测地球的图片。 同学们,在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有一颗美丽的星球,那上面分布着广阔的陆地和无边的 海洋,它就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地球。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 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进入太空后,通过拍 摄到的照片和观测到的现象说过这么一句话——其实我们人类给地球起错了名字,不应叫 “地球”,而应改叫“水球”。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节——世界 的海陆分布。 (一)、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1、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封面“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一半学生讨论的观点是:应该继续称我们居住的家园为“地球”。另一半学生讨论的 观点是: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更准确。 2、学生辩论:在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双方展开辩论,让学生说出证明各自观点的理由。 3、印证观点:教师对双方的辩论给予评价鼓励后,印证说明双方的观点。 出示地球仪,问答:蓝色表示什么?(海洋) 地球仪上大部分是蓝色说明什么?(海洋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投影展示“东、西半球图”,问答: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 和 160°E)大 部分是什么颜色?(蓝色) 说明了什么?(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投影展示“南、北半球图”,回答: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北半球) 在北半球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洋面积大) 4、总结过渡:通过以上的观察和印证,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 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地球,正如宇航员看到的确实是个水球,但是,人类生 存在这个“水球”的陆地上,还是习惯把我们的家园叫“地球”。那么,地球表面陆地和 海洋分布呈什么大势呢? 5、观察比较: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并对照课本 P42 图 3.1.1“海陆面积比例示意”。看看 地球表面海陆的面积比例各占多少?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陆地占 29%,海洋占 71%,即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 6、读图对比:投影“南北半球图”,让学生读图指出: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北半 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南半球)北极和南极周围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北极 周围是一片海洋,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那么,世界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是什么?(海 陆分布不均) 7、小结板书: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评价后,从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的比例和海陆分布的 特点二个方面,边小结,边板书。 8、承转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全球海陆分布的大势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那么,这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又分成了几大洲和几大洋呢?(七大洲和四大洋) (二)、七大洲 1、提出问题:分成学习小组边观察,边讨论下列问题。 (1)大陆与岛屿有什么不同?(面积大的陆地是大陆;面积小的陆地是岛屿) (2)岛屿与半岛有什么不同?(岛屿四面临水;半岛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 2、设置悬念:全球有六块大陆,但有七个大洲,你能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3、引导发现:投影展示课本 P44 图 3.1.3“七大洲的分布”。教师先指图说明全球有亚欧 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等六块大陆后,设问: 六块大陆怎么会有七个大洲呢?请看亚欧大陆上有几个大洲呢?(亚、欧两个大洲) 4、提出问题: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哪个大洲?(大洋洲)为什么不叫澳洲?大陆和大洲是不 是一回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5、评价说明:学生议论回答,教师评价后说明大陆是大洲的组成部分,大陆和它附近的岛 屿合称为大洲,这样,全球分为七个大洲。 6、读图回答:投影展示让学生指出全球有哪七大洲?你能说说这些大洲名称的由来吗?比 较七大洲的面积,并从大到小给他们排排位次。 7、评价点拨:学生议论回答,教师评价后用顺口溜总结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是: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8、辨认界线:让学生查阅课本最后的“世界地形图”回答投影展示的下列问题。 (1)大洲与大洲之间的分界线用的是什么样的图例符号? (2)哪些大洲是相连的?找出它们之间的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 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3)以运河为分界线的是哪些大洲?(亚非——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4)以海峡为分界线的是哪些大洲?(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5)投影展示课本 P45 图 3.1.5“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去掉说明文字)。让 2~3 名学生上来边指图边说出每条分界线。然后教师告诉大家亚欧界线很长,可以简写为 “乌—乌—大—土”来记,并启发学生在受了很大委屈时会怎么样:“呜(乌)—呜 (乌)—大—哭(土)”,用谐音记。 (6)小结板书,强调三条重要大洲界线。 9、读图回答:投影展示图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2)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 (3)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4)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5)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大陆?(南美洲和非洲的大陆。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该问题与 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的区别) 老师给予简单小结和评价 小结:根据板书概述全球海陆分布大势;强调读图识别海陆分布的各种不同形式。 作业布置:总结并完成课堂练习。 七、板书设计 (一)、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二)、七大洲 八、课堂教学总结及反思 海陆的分布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而且也是整个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它看似简单,但意义 重大,只有夯实这一基础,才能为学生逐步搭建起牢固的空间概念。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 这一重难点,我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指图、填图、画图,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认 识、学习海陆面积比例、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和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分布特征以 及大洲分界线,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 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不断将知识内化。 由于课前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课堂学生掌握知识的达标度并 没有达到预想效果,需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