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印度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形图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分析印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因素
为农业生产提供的优越条件。
2、根据图文资料,说出印度的科学文化成就,举例说明宗教对印度社会生活产
生的影响。
3、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印度人口的特点,分析印度人口给资源、环境和社会发
展带来的压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第三节
的内容。印度和我国都是文明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都是世界人口大
国,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压力。学习印度,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身处文明古国的
自豪感,又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对亚洲、地区和国家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描述一个国家地理
位置的方法,读图能力明显提高,但从图中找出有效信息的能力还很弱,这也是
这节课要重点培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据图分析印度自然环境的优越性。
2、分析图表资料,说出印度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
读图说出印度在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为印度的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自然条件。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课时划分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
问学生有关黄河的问题,进而引出黄河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在这片神奇的
土地上,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发明了闻名世界
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活字印刷书,为世界闻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使中国成为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在我国的西南,还有一个与我国毗邻的文明古
国——印度,他们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个古老
而神秘的宗教王国。
二、文明古国
【活动 1】找出印度在世界上的位置。运用印度地形图说出印度的纬度位置和海
陆位置,师板书强调,加强学生记忆。
【过渡】印度之所以能成为文明古国,这与他优越的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活动 2】学生根据提示在印度地形图中找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地形
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流缓慢、年径流量大、水热资源丰富)
【过渡】印度优越的自然环境不仅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求,还启迪着人们的智慧
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活动 3】教师出示印度泰姬陵、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十
进制计数法和阿拉伯数字图片,让学生欣赏印度在科学文化领域创造的成果。接
着再通过欣赏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印度人的风俗习惯,感受宗教对印度文化和
生活的影响。
二、人口大国
【过渡】印度教“多子多福”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印度人的生育观念。在印度“多
子女家庭”非常普遍。这也是印度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活动 4】指导学生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印度的人口特点:人口总数多(印度已成
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增长速度快。
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正文,从中找出印度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印度民族独
立后,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死亡率明显下降,导致人口快速增长。并推测印度
人口未来发展趋势:印度人口总数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过渡】过多的人口数量和过快的增长速度会给印度带来哪些影响呢?
【活动 5】出示图片和课本资料,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数据对比,得出印度
人口给环境、交通、资源和社会经济带来的压力的结论。认识到人口问题已经成
为制约印度发展的核心问题。
三、作业
有人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国家政策的转变外,还
得益于庞大的劳动力人口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即人口红利。为此,有人就预测,
未来,印度人口将会从人口压力转变成人口红利,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你搜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