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6.2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6.2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

ID:689805

大小:2.11 MB

页数:6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篇,地位相当重要,是能不能学好后面第七、第八章 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训练学生如何描述一个大洲的学习技能,包含:地理位 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的描述;学会看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学会判别气 候类型;如何抓住特征,绘制区域的地形简图等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其气候的类型。 2、利用亚洲的河流分布图以及亚洲大河在世界中地位的表格进行分析亚洲河流的主要特征。 重难点: .通过学习亚洲气候特征、河流的特征,理解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教材及教学资料提取信息,总结规律,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加以 运用。 三、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究模式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问题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冬季的时候从亚洲南部马来群岛一直到俄罗斯北部港口城市摩尔曼斯克的沿途 不同的风景图片差异,以旅游的思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点拨:为什么沿途风景会发生那么大的差异? 设计意图: 通过本环节,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地域宽广的亚洲独特的自然环境(地形、河流、气候 等要素)。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新知的兴趣。 衔接与过渡: 美丽的自然景色,富饶的物产,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今天开始,我们以亚洲为案例,学习认识一个大洲自然环境的基本方法。 (一) 自主学习:亚洲地形、气候、河流(学生齐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二) 学生据学习目标和导学案任务,对子之间交流预习收获,不懂圈划出来。 教师抽查预习成果: 1、课件展示亚洲气候图,分别抽查亚洲气候、地形、河流特点,引导学生到白板前指图描述。 2、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利用地理填充图册进行填图,特别是主要气候、地形区、河流的分 布位置。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是我们教学的基本任务。在日常教学中应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并锻炼他们学以致用能力。 衔接与过渡: 刚才大家学习都非常认真,上来展示的同学表达能力都不错,为你们点赞!大家要向他 们学习。很多同学都能利用学习间隙完成填充图册,学练结合得非常棒!接下来我们乘胜追击, 利用课件,把刚才学过的如何分析亚洲的气候、地形、河流方法再梳理一遍,加油! (三)师生共同梳理分析亚洲气候、地形、河流方法 1、 如何分析亚洲的气候 1.在地里填充图册上,填出亚洲主要气候类型,思考回答: 由分析可知,亚洲唯一缺失的气候是 ,由此得出亚洲气候第一个特点是: [判断]:亚洲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 ) 2.分布最广的气候是 ,由此得出亚洲气候第二个特点是: 这里距海遥远,降水 ,冬冷夏热,气候年较差 ,体现大陆性特征。 3.亚洲东部和南部三种季风气候分别是 、 、 ,由此 得出亚洲气候第三个特点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分析,达到解题能力提升的目的。 2、如何分析亚洲的地形与河流关系 师引导学生观察亚洲地形图,根据不同颜色判断海拔高低。 在图中找一找亚洲北部、东部、南部、西部主要河流。 思考:亚洲河流的流向有什么特点及其原因? 呈放射状,因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归纳: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河流呈 状分布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大洲的自然环境因果关系的分析方法 衔接与过渡: 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许多同学已经明确如何分析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一般气候、地 形、河流进行分析。接下来同学们要迎接挑战,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形成原因,大家有没有信心? (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组合作共同努力分析 小组讨论: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1、亚洲跨纬度 ,地跨寒、温、热三带; 2、亚洲面积广阔,各地距海远近不同; 3、亚洲地形多种多样,地势起伏 ,所以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出示亚洲亚洲季风气候示意图,思考季风形成的原因? 1、师巡视小组讨论情况,及时点拨。 2、师抽查小组完成情况,抽查到的小组派代表到白板前进行指图分析,其他同学认真聆听, 有不同看法的提出质疑。 设计意图: 一节好课,不单只教会学生学,还要教会学生用,通过本环节,力图让学生达到学以致 用的目的。 衔接与过渡: 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一方小小的舞台,同学们各抒己见,让我看到了你们的实力, 下面请大家来总结一下,这一节课你收获了那些知识? (五)总结:(以学生归纳为主,师及时补充) 1、从那些方面去分析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 2、拓展:大洲的地形对河流有没有影响?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分析归纳、表达能力,为后面其它大洲的学习打好基础。 (六)各方神童,大显身手: 1、完成地里填充图册其他练习,投影展示学习成果。 2、完成练习册的随堂演练 随堂练习: 下列序号代表什么气候类型?根据图中河流判断亚洲地势特点。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