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十一讲
【学习目标】
1、掌握小学段常见的四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2、辨析四种修辞手法及其在阅读中的作用。
3、掌握四种修辞手法的答题规范和技巧。
【积累与运用】
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就是修饰语言,也就是在运用语言时,利用多种多样的语言手段,得到尽可能好的
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二、辨析四种修辞手法
1、比喻
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叫做比
喻。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犹如、似的等。
例: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一样。其中月亮是本体,小船是喻体,像是比喻词。
西沉的落日像一只金色的圆盘。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
注意事项:一、本体和喻体须要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要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二、比喻要合情合理。比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这从情感上看感
觉非常别扭。
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表示比较的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表示推测、揣度的
2、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
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例 1:在这里我见了最蓝的天空、最白的云朵、最伟大的奇观……
例 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
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拟人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
写物。
例 1: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他一会儿拍拍岸边五颜六色的卵石,一会儿摸摸沙地上
本体 喻词 喻体
明喻
暗喻
才伸出脑袋来的小草。他一会儿让那些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一会儿挠挠那些追赶他的
小蝌蚪的痒痒。小树叶不怕痒,轻轻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
快向岸边游。(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小溪流的歌》)
例 2:笋芽儿被叫醒了。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看四周仍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
谁在叫我呀?”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他用粗重的嗓
音呼唤着笋芽儿。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
三课《笋芽儿》)
4、夸张
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
修辞叫夸张。
例 1:这间小屋连个人都站不下。
例 2:他的眼睛像牛眼一样。
例 3:我们班的这位女生瘦得一阵风吹来,她就飞走了。
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征,有意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如: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可分为两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2、心眼小得像针鼻儿。
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三、四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典型例题】
一、判断下面句子中使用的修辞。
A.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 )
B.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
C.清晨,鸟儿们唱着动听的歌。( )
D.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 )
修辞格 基本作用
比喻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拟人 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 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二、下列句子都是拟人句,请你用浪线标出赋予事物人的情态的词语。
(1)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
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3)一捆捆的稿纸从屋角的两只麻袋中探头探脑地露出脸来……
(4)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
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三、将下面这句句子改成比喻句及拟人句。
树叶从空中飘落下来。
( 1 ) 改 成 比 喻 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改 成 拟 人 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颜色是那样深黄、殷红。
这句话运用了 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五、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拟人句。
(1)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园里,麻雀叽叽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叙文阅读】
一、春潮
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山的背(阴、荫)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衰竭。朝阳处雪已(溶、融)
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
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
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更软了,颜色也变
暗了。
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开江乐!风从窗缝里挤
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我和人
们一起站在江岸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江的(坚、艰)冰崩溃了。被禁锢
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一块
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溅
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训、驯)服地和残冬一
起向远方流去。
春水在阳光下欢笑这,在清风中舞蹈着,仿佛在告诉沿途碰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
每一株刚刚露出地面的小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恰当的打“√”。
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进攻( ) 增强( ) 寂静( ) 寒冷( )
3、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从第二自然段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春天在
进攻,冬天在撤退”?请抄写在下面(写三至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
向江岸奔去。“挤”和“扯”这两个词表现了什么?这个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哪个词语最有力地表现了春潮的力量?( )
A、奔腾汹涌
B、不可抗拒
C、山崩地裂
5、第四自然段中,春水告诉大地一个什么消息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观潮》文段选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èn mēn)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
(feì f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
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
又(沸腾 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 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 横贯)江面。再
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
并(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
大地都被震得颤(tàn chàn)动起来。
1、我会在文段括号内用“____”选出合适的词语。
2、我会划去在文段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我能写近义词。
顿时( ) 犹如( ) 颤动( ) 逐渐( )
4、照样子写词语。(不少于四组词语)
浩浩荡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还能写出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
山 崩 地 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______________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
___________________。
7、从第一段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
人群的热情之高。
8、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并说说这个句子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
看钱塘江大潮____________。(只填序号)①景象非常壮观②所听到的声音③所看到的样子
④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样子
9、“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中的“水墙”指__________,说
明__________________。
10、短文中第二段话是按照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
11、我会写:动脑筋想一想,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表达方式,意思不变。
大地好像都被江潮震得颤动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训练】
【知识梳理】
迁移 1:作文训练目标:学会运用比喻句描写事物。
二、能力检测
检测 1
1、摘抄文中的比喻句,说说运用比喻句描写事物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比喻方法把下列句子写具体。
1 ) . 他 把 重 要 的 文 件 弄 丢 了 , 急 得 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团团转。
2 ) . 他 整 天 乐 呵 呵 的 , 活 泼 得 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 . 她 唱 歌 唱 得 很 动 听 , 犹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运用一连串的比喻句描绘秋天的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悉尼歌剧院是世界著名的建筑之一,虽然它于 1973年才建成,但它已作为澳大利亚的
标志性建筑而与印度泰姬陵和埃及金字塔齐名。
那么,这座杰出的现代化建筑是如何建成的呢?那要退回到 1950年。一群做慈善事业
的市民们认为悉尼需要一个中心以促进表演艺术的发展。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于 1956年举
行了一次全球范围内的设计竞赛。该竞赛收到了来自 33个国家的建筑师们的 233幅作品,
时年 38岁的丹麦建筑师乌特松最终夺魁。他设计的歌剧院与众不同,他设计的屋顶像一艘
整装待发的航船。这个设计非常大胆和先进,它超过了当时工程学所能容纳的范围。因此乌
特松必须要花上两年的时间作调查并重新设计以提出一个在结构上符合实际的方案。
1959年,剧院奠基破土,造到一半时,建筑师乌特松却辞职了,因为人们对建筑成本
和内部装饰的意见不同而争论不休。一群澳大利亚建筑师接受了这项任务,并开始广泛地寻
找这座建筑所适合的结构。他们解决了建筑时所涉及的所有困难,终于在 1973年 10月成功
地建成了这座世界艺术的象征性建筑。
【课后作业】
(一)玫瑰与花盆
窗台上摆着一盆盛开的玫瑰花。( )的叶子,( )的花朵,( )的香
气,常常引来许多观赏的人。花的主人也常来给它浇水、捉虫、施肥。
玫瑰自以为是天下最美的东西了,它陶醉在人们的夸奖和爱护中。在陶醉中,它忽然发
现陪伴自己的花盆是个又黑又粗的东西。
“你怎么配和我在一起呢?”玫瑰申斥着花盆。
“……”花盆似乎没有听到。
“我多么漂亮,多么清香,多么高贵。你算什么?粗俗,无味,低下,无人理睬!”
“我不需要你,你给我走开!”
“离开了同伴的帮助,你的美丽就会消失的。”花盆发出了劝告。
玫瑰被花盆激怒了。它跳出了花盆,它要彻底摆脱这个不如意的同伴。可是在火辣辣的
阳光照耀下,它很快就枯萎了。
1、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
醉人 碧绿 艳丽
2、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这是一条危险的小路,他难道不知道吗?
改:这是一条危险的小路,他是知道的。
你怎么配和我在一起呢?
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么配和我在一起呢?”玫瑰申斥着花盆,展开合理的想象,思考这时花盆会说什么
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开了同伴的帮助,你的美丽就会消失的。”短文中哪一句话证明花盆说的话是正确的,
请用“____”画下来。
5、全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积累与应用】
略
【阅读理解】
【春潮】1、正确的字:阴、融、坚、驯 2、撤退 减弱 喧闹 温暖 3、(1)衰歇、融
化、流、冲、响(2)两个字表现了春风不可抗拒的力量,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运用了拟
人的修辞手法 4、B 5、春天来了
【观潮】1、沸腾 横贯 2、mēn fù zú bìn bèn 3、霎时 如同 颤抖 逐步 4、
(略)自由发挥题 5、人声鼎沸 风号浪吼 6、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7、人声鼎沸 沸
腾 8、第三句 ④ 9、浪潮 形象地说明了江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 10、由远到近 再
近些 11、⑴江潮好像都把大地震得颤动起来。⑵江潮好像都震得大地颤动起来。
【作文训练】
能力检测:
检测 1:文中的比喻句有“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一瓣一瓣盛开的白莲,又像几叶张开
的扇贝,再仔细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
课文这段内容,志在具体、生动,形象地为我们描绘悉尼歌剧院的漂亮外观,可是,如
何才能做到既具体,又生动,形象呢?作者就成功地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完成了这个任
务。作者这样运用一连串的比喻句,让我们通过熟悉的盛开的白莲、张开的扇贝、出海远航
而扬起的白帆等事物,去体会悉尼歌剧院的漂亮外观。这样把不大好直接描绘的建筑,通过
三个比喻句,让我们既具体,又生动,形象地去体会尼歌剧院的漂亮外观 ,又增加了文章
的可读性。
2、参考答案:
1).他把重要的文件弄丢了,急得像___热锅上的蚂蚁 团团转。
2).他整天乐呵呵的,活泼得像____快乐的天使。
3).她唱歌唱得很动听,犹如___夜莺般婉转、悠扬。
3、菊花傲霜怒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看!那花儿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
的像团团彩球,小的像盏盏精巧的花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菊花,正在拔蕊怒放。
【课后作业】
【参考答案】1.碧绿、艳丽、醉人 2.你不配和我在一起。 3、略(意思对即可) 4.可
是在火辣辣的阳光照耀下,它很快就枯萎了。 5、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