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十三讲
【学习目标】
1,掌握词语结构的分类特点及小学段常考词语结构。
2,学会灵活运用五种文章中心的分析方法,理解文章中心。
3,了解动作描写的内容,掌握动作描写的技巧。
【积累与运用】
在小学阶段把遇见的一些固定模式称为词语的结构。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abb 式:如:亮晶晶 红彤彤
aabb 式:如:高高兴兴 认认真真
abcc 式:如:小心翼翼 众目睽睽
aabc 式:如:津津有味 娓娓动听
abab 式:如:讨论讨论 学习学习
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如:又高又大 越来越好
三、小学按词语结构分类积累:
1、含比喻词的词语:
月光似水 茫雾似轻 枫叶似火 骄阳似火 秋月似钩 心急如焚 碧空如洗
骄阳似火 日月如梭 雪花如席 雪飘如絮 细雨如烟 星月如钩 和好如初
暴雨如注 吉祥如意 视死如归 挥金如土 疾走如飞 一见如故
2、山清水秀:
早出晚归、眉清目秀、月圆花好、李白桃红、心直口快、水落石出、
水滴石穿、月白风清、字正腔圆、口蜜腹剑、雨打风吹、虎啸龙吟、龙争虎斗、
走马观花:废寝忘食、张灯结彩、招兵买马、争分夺秒、坐井观天、思前顾后、
投桃报李、行云流水、乘热打铁、生离死别、舍近求远、返老还童、打草惊蛇、
3、AABB:
摇摇摆摆:恍恍惚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干干净净、飘飘洒洒、顺顺利利
4、ABAB(动作):
整理整理 打扫打扫、清扫清扫、舒活舒活、清理清理、忽闪忽闪
5、ABAB(颜色):
雪白雪白、碧绿碧绿、金黄金黄、乌黑乌黑、瓦蓝瓦蓝
6、AABC:
窃窃私语、津津乐道、欣欣向荣、栩栩如生、滔滔不绝、翩翩起舞
7、ABCC:
神采奕奕:星光熠熠、小心翼翼、炊烟袅袅、白雪皑皑
绿浪滚滚:波浪滚滚、麦浪滚滚、热浪滚滚、江水滚滚
果实累累:秋实累累、硕果累累、果实累累、弹孔累累
生气勃勃:生机勃勃、朝气勃勃、雄心勃勃、野心勃勃
8、ABAC:
无影无踪:无牵无挂、无边无际、无情无义、无忧无虑、无缘无故、
无穷无尽、不干不净、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不闻不问、不伦不类、
不吵不闹、不理不睬、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自吹自擂、自私自利、
自高自大、自暴自弃、自给自足、时隐时现、时高时低、时明时暗、
时上时下、半信半疑、半明半昧、半梦半醒、
【典型例题】
一、照样子,写词语。
例:干净 干干净净
花绿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弯曲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照样子,写词语。
兴冲冲(ABB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明白白(AABB 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照样子,写词语。
例 : 薄 薄 的 ( AAB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 一 个 个 ( ABB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 隐 隐 约 约 ( AABB 式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照样子,写词语。
多 灾 多 难 ( ABAC 式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 七 竖 八 ( 含 有 反 义 词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 红 火 火 ( AABB 式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想一想.写一写。
滚来滚去(ABAC式)( ) ( ) ( )
蹦蹦跳跳(AABB式)( ) ( ) ( )
【阅读理解】
【知识梳理】
一、记叙文中心概括
(一)中心与材料的关系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统领材料。
材料围绕中心,为中心服务。
没有材料,无从表现中心,没有中心,材料就失去意义。(“材料” 即记叙文中的“事
件”)
(二)怎样概括归纳记叙文中心内容?
把握中心思想的原则是: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感知。
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感知,切忌拘泥、局限某一局部纠缠不清,即使是某一片段、段落
的分析,也必须立足于文章的整体去思考、探究,掌握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抓住
本质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精确、完备的概括。
1、从事件入手
写人的文章,要概括出人物的品质或性格特点。再看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
写事的文章,要分析事件包含的意义或作者对事件的认识。
2、文章的中心往往通过作者的抒情或议论表现出来(这样的句子大多在开头或结尾)
3、抓住标题、线索、过渡句,不能放过开头和结尾
4、抓住反复出现的细节描写的句子,如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
5、把握文章中的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的句子大多出现在文章后三
分之一的位置)
(三)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
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典型例题】
例题 1:
窃读记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的声音,我放慢了脚
步。放学后急忽忽地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
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
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
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
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
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
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
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
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
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
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
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
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
时的休息。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
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
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请思考:
1、在原文中画出文章中心句。
2、请概括本文中心。
例题 2:
一罐果酱
埃德加·布莱索
记得有一年,我丢了工作。在那之前,父亲所在的工厂倒闭。我们全家就只靠妈妈为别
人做衣服的收入生活。
有一次妈妈病了几周,没法干活。因为没钱付电费,家里被电力公司停了电,然后煤气
公司停了煤气。最后要不是因为健康部门为了公共卫生的原因制止了自来水公司,我家就会
连水也没有了。
一天,妹妹放学回家,兴冲冲地说:“我们明天要带些东西到学校去,捐给穷人,帮助
他们度过难关。”
妈妈正要冲口而出:“我不知道还有比我们更穷的人!”当时外婆正和我们住在一起,她赶紧
拉住妈妈的手臂,皱皱眉,示意她不要这么说。
“伊瓦,”外婆说,“( )你让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 )
会是‘穷人’。她会永远等待别人的帮助,这样的人怎么会振作起来,怎么能当上‘富人’
呢?咱们不是还有一罐自家做的果酱吗?让她拿去。一个人( )还有力量帮助别人,他
( )是富有的。”外婆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张软纸和一段粉红色的丝带,把我家最后一罐
果酱精心包好。第二天,妹妹欢快而自豪地带着礼物去帮助“穷人”了。
直到今天,拥有 3 家酒店的妹妹仍然记得那罐果酱。无论是在公司里,还是在社区里,
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妹妹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两处( )里。
因为……所以…… 只要……就…… 虽然……但
是……
如果……都…… 不仅……而且…… 即使……也……
2、妹妹放学回家,为什么会兴冲冲地说要捐东西给穷人?
3、 妈妈想说什么?外婆为什么不让她那么说?请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 妹妹带着礼物去帮助“穷人”时的心情怎样?
5、 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的启示。
【巩固提升】
例题一:
将军与士兵
月光如水。枪刺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士兵威严地站在哨位上。
将军踏着月光走来了。哨兵精神振作地迎接将军的到来。
将军打量了一下哨兵,以几十年戎马生涯铸就的威严口吻发问:“想不想家呀?”
“报告首长,为了革命,不想家!”
“放屁!”将军剑眉一竖,大声斥责。
哨兵的腿发抖了。他知道,眼前这位威严的将军是战争年代被称为“常胜将军”的兰
州军区司令皮定钧。
“革命就不要家了?没有家哪来的国?连家都不想咋报国?大话、空话、套话、假话!”
随从的士兵们和哨兵被震住了。在那突出政治的年代,谁敢说这样的话?
“不想家的兵不是好兵。”将军看出了哨兵的紧张,走上前去,拍了拍还稚嫩的肩,“记
住,想着家乡的父老,才能对得起肩上的钢枪。”
将军走了。士兵的眼睛湿润了,不由悄悄伸进裤兜里去摸那封已看了无数次的家信。
1、“士兵的眼睛湿润了”这句话中“湿润”的正确含义是( )
A.哨兵深知自己错了,表示悔改。
B.哨兵被将军的真情感动。
C.哨兵想去家乡的亲人而难过。
2、 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赞扬了将军的什么精神?
1、 士兵为何在回答将军问话的时候说“不想家”?
4、你怎样理解“记住,想着家乡的父老,才能对得起肩上的钢枪。” 这句话?
例题二:(选做)
我家附近有一个熟肉铺,有时我到铺里买些烤猪肉之类的食品,带回家当午饭。 我从
来不用铺子里给的纸盒和塑料袋,而总是拿着一个方塑料盒去买食品,这样回到家后也省得
再把盒子里的食品腾到碟子里。
一天,我让老板娘给我割了一块肉。她微笑着对我说:“七块两毛五。”当我拿出钱包取
钱时,她用赞许的语气说:“给七块钱吧!两毛五就算了。我想鼓励人们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也真希望每个人都能像你这样。”像学生得到校长的表扬一样,我高兴得发狂。并且我得到
了一份小小的环境保护奖——她给了我两角五分的折扣。
你可能会说:两角五分算得了什么!可是我却很激动。回到家后,我就忍不住向人们夸
耀我得到的这份奖金。我先给在国外的儿子通了电话,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我又向别人讲了
又讲。家人对我的行为都迷惑不解。是啊,两角五分的奖金有什么特别呢?
政治家总是在讲“热爱祖国”,在我看来,“热爱祖国”还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热爱的
具体体现是:节约能源、减少生活垃圾、不污染环境。
在我们所有污染环境的罪过中,最容易避免的就是塑料袋。我小的时候,大人们总是带
着手工编制的竹篓到集市上买东西,豆腐和猪肉都包在绿色的荷叶里,它们最后都回到大地
母亲的怀抱里。我还记得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几句诗,这几句诗是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我教给
他们的。
让我们用肥大的荷叶/包裹起皎洁的月光带回家/把它夹在一本唐诗书里/压得平平
展展,像思念亲爱的人那样
真的,用来做包装的荷叶是多么美啊!我们还用竹叶来包米饭团。有时我们还可以看到
山民们用中空的竹筒盛装米饭。
可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塑料袋和过去用的包装物是多么的不同啊!这也是我上集市时总
带着塑料盒的原因。当然,保护环境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便,但是这些不便不过是我
们热爱祖国所付出的代价而已!常常有卖主问我为什么不要塑料袋时,旁边的人会代我解释:
她要保护环境!
我对他们的理解表示衷心的感谢。还有那两角五分的奖金,在我一生获得的奖金中,它
是最宝贵的一次!
1、按要求写词语。
写近义词:赞许——( )
写反义词:增强——( ) 夸耀——( ) 保护——
( )
2、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算: A 作罢,不再计较 B计算数目 C当做、认做,值
给 7块钱吧!2角 5分就算了。 ( )
你可能会说:2角 5分算得了什么?( )
(2)腾: A奔跑或跳跃 B空出来,挪移 C升到空中
省得再把盒子里的食品腾到碟子里。( )
万马奔腾。 ( )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含义,完成填空或画线题。
(1)这“2角 5分”是对“我” 这样做的奖赏,是对“我”具有 意
识的肯定。
(2)“在我们所有污染环境的罪过中,最容易避免的就是塑料袋。”日常生活中,人们污染
环境的罪过还
有 、 等。
(3)“可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塑料袋和过去用的包装物是多么不同啊!”“过去用的包装物”
在短文中指的是 、 等。使用它们的好处是 。
作 者 至 今 还 记 得 并 在 文 中 引 用 余 光 中 的 诗 , 表 达 了 她 对 过 去 那 些 包 装
物 的感情。
4、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怎样的愿望?请用“ ”画出原文中的语句。
5、 环境保护是很容易做到的,但身边却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做到,请你写一句警示语来劝诫
大家保护环境。
【作文训练】
【知识梳理】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
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什么是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就是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动作描写的内容
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等动作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这些描写可
以使描写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例文赏析:
(听着老师的表扬)她红彤彤的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一双手不停地抚弄着衣角,头
低得简直快要埋进衣领里了……
— —
《我的同桌》
妈妈从挎包里拿了一瓶桔汁,拧开盖,倒进茶杯里,又拿起暖壶往杯里兑了些开水,用
勺子搅了搅,然后舀起满满的一大勺,慢慢地放到嘴边吹了吹,又把一滴桔汁水滴到手背上,
试了试凉热,接着,把勺送到我嘴边,我喝着这酸中带甜的水,感到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心
田。
— —
《我的妈妈》
动作描写的作用
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典型例题】
揭秘动作描写
一、把人物的动作细致入微地描摹出来。
《放学回家》
放学了,他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回家去。
小试牛刀:
试加入适当的动作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甲:苹果甜吗?
乙:甜的很,不甜不要钱!
甲:真的?
乙:真的。
甲:那来两斤不甜的!
小试牛刀:
二、选用准确的动词描写
《雪地捕鸟》
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小试牛刀:
三、选择那些最能揭示人物性格、心理的动作进行描写
试着写一段当发下的卷子,分数并不理想。当事人物心理以及动作。
小试牛刀:
四、适当加入肖像、神态的描写
我很紧张,心想:老师,我求您了,可千万别点我的名呀!我看着老师,惟恐从他的嘴里说
出我的名字。
小试牛刀:
【巩固提升】
秘笈一:写外貌不用“有”
“XX 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
一张樱桃小嘴。”
你可以修复一下上段文字吗?
秘笈二:写说不出现“说”
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你发现三句话的不同吗?
秘笈三:写想不出现“想”
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你会怎么改呢?
秘笈四:要动连着动
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
写完了)
你的水平如何?
秘笈五:就是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当作文中只会
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
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
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
痒痒的。”
秘笈六: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
你可以帮帮他吗?
【课后作业】
练习 1:一个犯了错的学生进老师办公室的情景。请对它进行修改,展开你的联想,对该场
景的细节加以描述,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真实。
老师的提示: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李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
一声"李老师",黄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 (提示:我是怎样走进办公室的?有
什么动作或心情?黄老师的目光是怎样的?看到那样的目光我又有什么心情?我是怎样“喊”
老师的,有什么心情?老师点头的神态、“嗯”一声的语调如何?这些都是可以展开来描绘
刻画的。)
练习 2:我回答老师的提问,他夸奖我:“说得非常好!”并且向我递过一个赞许的眼神。这
眼神让我从头到脚都感到暖洋洋的,我回敬老师一个微笑。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一】花花绿绿 明明白白 弯弯曲曲 认认真真
【二】亮晶晶 红彤彤 干干净净 大大方方(答案不唯一)
【三】厚厚的 白白的 长长的
一条条 一朵朵 一片片
干干净净 明明白白 高高兴兴
【四】不折不扣 不慌不忙 可歌可泣 七上八下 人来人往 舍生取义
整整齐齐 方方正正 斑斑点点 冷冷清清 (答案不唯一)
【五】跑来跑去 游来游去 走来走去 认认真真 老老实实 端端正正
【记叙文阅读】
【窃读记】
1.最后一句话。
2.课文主要写了“我”因为买不起书,而匆匆赶到书店,藏于大人中间或借着雨天匆忙而
贪婪地窃读,到了晚上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一罐果酱】
1.如果……都 只要……就
2.妹妹天真、善良,想要帮助穷人度过难关,却忘记了自己也很穷。
3.略
4.欢乐而自豪
5. 一个人只要还有力量帮助别人,他就是富有的。当我们有能力帮助别人时,我们除了感
到快乐,还会充满自信。这是心灵的富足,这会让我们更加快乐。(或“给予别人一点,富
裕自己一生。”)
【将军与士兵】
1.B
2. 短文写了一位将军视察边境,对放哨士兵的一段对话,鼓励了士兵,赞扬的将军体会下
属、关心下属的优秀品质。
3.因为那个时代就是一种讲大话、空话、套话、假话的风气。如果,不讲套话有可能会被
当成反革命惩办。再加上士兵对于将军的真性情不了解。所以,才讲了大话。
4. 士兵的职责是保家卫国,只有时刻惦记着家里父老,才更能体会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
能完成国家交给自己的使命。
【例题二】
1.赞扬 炫耀 减弱 破坏
2. AC BA
3.(1)拿方塑料盒买食品,不用塑料袋 保护环境
(2)排放污水 乱排工业废气
(3)手工编制的竹篓 绿色的荷叶 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怀念
4. 节约能源,减少生活垃圾,不污染环境
5.小草青青,脚下留情。
【作文训练】
【一】 放学了,他把书本练习簿什么的一古脑儿往书包里一塞,书包扣带只扣了一个,
就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还哼着小调。到了校门口,他左右一望,正是车
流空隙,就一窜过了马路。他拐过一条小街,这才慢慢走着,因前面就是他的家。
甲拿起一个苹果,眯缝着双眼,说:苹果甜吗? 乙笑了笑,说:甜得很,不甜不要
钱! 甲若有所思点点头,说:真的? 乙指了指牌子说:真的.甲放下苹果,大声说:
那来两斤不甜的!”
【二】他扫开一大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
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
罩住了。
【三】: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慢慢地掀开试卷一角,一个鲜红的
“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
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 可怜“48”,我“唉”了一声便
瘫在桌上。
【四】:我(坐在座位上)很紧张,(两只手紧紧地握着钢笔),心想:老师,我求您了,
可千万别点我的名字呀!(我觉得手心里在出汗,连心跳的声音似乎也听的见)。我(用祈
求的目光)看着老师,惟恐从他的嘴里说出我的名字。
【巩固提升】
【一】上段文字的经修改如下:“XX 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
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
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优美多了?
【二】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
态
【三】按照老师“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
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
【四】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
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
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五】略
【六】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
【课后作业】
【练习一】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李老师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
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我只好勉强的笑一笑,喊了一声“李老师”,连声音
都有几分颤抖。黄老师皱了皱眉,鼻孔里“嗯”了一声,我的心又是一阵紧缩:我犯的错
真的那么严重吗?
【练习二】我战战兢兢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说的非常好!”老师向我递过一个赞许的眼
神,这眼神,犹如冬日里送来的一缕阳光,让我从头到脚都感到暖洋洋的;又像沙漠里的一汪
泉水,清澈\清凉\滋润我干涸的心,更像黑夜里拉开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整个心房.这个眼
神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关爱\勇敢和自信,嗅着这样的味道,我回敬老师`一个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