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
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学习内容为中国地形地势特征。包括我国的地势特点、地形类型、地势影响、地形分布、主要地形区
分布等。要求二课时完成。通过本课时内容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以下三方面能力: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明
我国主要地形区。2、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分布。3、说明并识记我国主要山脉及走向。
【学情分析】: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在地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上还比较
较肤浅,缺乏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对于基本地理事物在地图上的分布不愿意多花时间去掌握,导致
在考试中不能很好地结合地理原理对地理现象做出精准的分析。基于以上两点,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
学生识图、记图、用图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教学目标】
1、能在地形图上指出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区的名称及其分布。
2、能在地形图上填出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区的名称。
3、说明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课 题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重点】:在地形图上指出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区的名称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在地形图上填出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区的名称。
【教学过程】:
一、导入呈现(参考时间:3 分钟)
1、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的版图像大公鸡,其实也可以把她看成美少女。展示图片(见教学设计封面)。
2、呈现目标:PPT
二、自学检测(参考时间:8 分钟)
1.读 P24 图 2-1-2、图 2-1-3,完成读图要求及 P25 活动。
2.阅读 P26-28 课文内容及阅读材料 ,勾画重点词、句。
3.读 P27“形态各异的四大高原”及 P26 图 2-1-4,识记四大高原特点和主要山脉及走向。完成 P29
活动。
4、教师巡回指导。
5、检查自学效果。学生完成下列练习:
东西走向的山脉:北
列: 、
中
列: 、
南列: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列
: 、
、
中列: 、
东列: 主峰是 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南北走向的山
脉: 、 、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
弧形山脉: 主峰是 位于中尼边境上,
海拔 是世界第一高峰。
三、合作探究(参考时间:8 分钟)
说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山脉
两 侧 的 地 形 区
西 侧 东 侧
横断山
巫山
太行山
大兴安岭
山脉
两 侧 的 地 形 区
北 侧 南 侧
昆仑山
四、成果展示(参考时间:10 分钟)
1、抽 2-3 个小组展示。要求:展示时要做到多人展示、面带笑容、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2、另外抽 2 个小组进行质疑、补充和评价。
3、教师小结。
五、当堂训练(参考时间:10 分钟)
在下图上填注中国主要地形区和主要山脉名称:(四:四大高原;四:四大盆地;三:三大平原:三:三大
丘陵)
板书设计
地形地势特征
一、中国的主要山脉: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北列:
中列:
南列: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西列:
中列:
东列:
3、南北 走向的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5、弧形山脉:
二、中国的主要地形区:
1、四大高原:
2、四大盆地:
3、三大平原:
4、三大丘陵:
作业布置:
1.预习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内容。要求:划出主要知识点,标注自己不懂的地方。
2.完成练习册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教学反思】
作为自然环境特征要素之一的地形地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仅要做到“知其名”,还要做到“明其位”。
这样才能有助于他们理解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从而为后面学习各区域自然特点及人文特点打下牢
固基础。这不是一两堂课就能完成的,还需在课外多做填图练习,多阅读地图才能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