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速度、时间、路程(1)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P_9-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知道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经历与同伴交流、观察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
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
教学重点 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内容及要求
情景引入
1、出示第 8 页情景图(电脑演示):
象:从家到萝卜地 544 米,我刚跑
了 8 分钟。
牛:从家到萝卜地 432 米,我刚跑
了 6 分钟。
熊:从家到萝卜地 432 米,我刚跑
了 8 分钟。
兔:它们谁跑得快?
(2)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有关于谁跑得快
的数学问题
(1)学生小组讨论,交
流并反馈。
反馈:一样的路程,牛
比熊用的时间短,所以
牛比熊跑得快。
一样的时间,象比熊跑
的路程长,所以象比熊
跑得快。
象和牛谁跑得快,因为
它们跑的路程和用的时
间都不同,可以比一比
它们一分钟各自跑多少
米。
能认真倾听。
能用不同的方法
比较谁跑得快。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主人翁。积极参与观察思考和比较。
认识速度
单位
1、学生独立计算熊、象和牛每分钟
跑的路程
2、小结:像这样每分(每秒、每小
时)行的路程就叫做速度。
反馈:(1)熊每分钟跑
的路程是:
432÷8=54
(2)象每分钟跑的路程
能认真倾听。
积极举手发言,
回答问题声音响
速度单位怎样来表示?小熊的速度
是 54 米/分。读作:五十四米每分。
3、指名读象和牛的速度并添单位
4、口头练习:练一练:第 10 页。
人:大约 4 千米每时;
自行车:大约 16 千米每时;
公共汽车:大约 750 米每分;
小轿车:大约 2 千米每分;
飞机:大约 200 米每秒;
火箭:大约 8500 米每秒。
是:544÷8=68
(3)牛每分钟跑的路程
是:432÷6=72
(1)指名读
(2)小组读
亮。
知道速度是复合
单位,会正确读
写速度单位。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速度单位,通过读一读帮助学生记忆。
探究速
度、时间
与路程之
间的关系
1、出示:双层火车 3 小时行了 444
千米,庞巴迪火车 2 小时行了 332
千米,这两列火车那列的速度快?
(1)想:你知道哪些信息?
(2)算:可以怎样算?
(3)小结:我们可以这样来求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2、实际运用:算一算
帆船:8 分钟行了 824 米,
它的速度是( )米/分。
摩托车:7 秒行了 406 米,
它的速度是( )米/秒。
拖拉机:4 小时行了 152 千米,
它的速度是( )千米/时。
尝试练习后反馈。
能认真倾听。
积极举手发言,
回答问题声音响
亮。
能理解速度、时
间与路程之间的
关系。
【设计意图】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帮助理解速度的概念。
小结
师:通过今天乘除法的计算,你想
告诉大家些什么?
与同伴交流学习
的收获。
速度、时间、路程
每分(每秒、,每小时)行的路程就叫做速度。
432÷8=54(米/分) 表示每分钟跑 54 米
读作:五十四米每分
1. 填空。
学校操场一圈是( )米,你步行绕一圈大约用( )分钟,你步行速度大约是( )。
2. 判断。
1、小胖 4 分钟行 280 米,他的速度是 70。( )
2、在赛跑比赛中,谁用的时间短,谁的速度就快。( )
3、小熊每分钟跑了 54 米和小象跑了 54 米,小象跑的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