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及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
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
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
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
作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面积
课前互动:孩子们,老师可以和你击掌吗?真是一群天
真的孩子,谁来说一说,在击掌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老师的手掌比我们的手掌大。
师: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的手掌确实比孩子们的手
掌大,就让我们大手牵小手,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师:刚才孩子们说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老师的手掌比
孩子们的手掌都要大。其实,咱们手掌接触的地方叫“手掌
面”,可以说成老师的手掌面比孩子们的手掌面要大。
师:看来,面有大小。(板书: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接触,让学生体会“面”,同时感
受“面”有大小。)
师:那你能用你的手掌面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看一看这
两个面谁大谁小呢?
生:数学书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师:告诉老师,看到数学书的封面你想到了咱们学习过的
什么图形?
师:那你能再去找一找,摸一摸,教室里都有哪些面吗?
再把它们拿来比一比吧!
生:我发现课桌的表面比我的手掌面大,黑板面比课桌面
大,地面比桌面大。
师:孩子们不但有双善于观察得眼睛,还有一个爱思考的
大脑。现在,我们可以说手掌面的大小就是手掌的面积,课
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的面积,课本的面积比手掌的面积要
大。你能试着说说其它物体的面积在哪儿吗?
生: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黑板面的大小就是
黑板的面积,地面的大小就是地面的面积。
师:那你看看这样的数学书的面积发生变化了吗?
(教师实物显示数学书不同的摆放方式,如斜着、歪着、
立着,其面积大小不会发生改变,发展学生面积守恒的观念,
即面积和位置无关。)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圆柱形的水杯,你能帮老师摸一摸它
的面积在哪儿吗?
多媒体选择圆柱,通过课件中立体图形进行旋转和颜色
填充功能对侧面和两个圆形面进行填色,学生发现,侧面也
有面积,而且侧面的面积比两个圆形面的面积都要大。揭示
课题: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设计意图:完善面积的直观认识,避免学生认为只有向
上的面才有面积,认识到侧面也有面积。)
(二)探究新知,深化认识
1. 出示两片树叶:说一说怎样比较他们的面积大小?
(板书:观察法)
2. 再出示两张纸片:说一说怎样比较他们的面积大小?
(板书:重叠法)
3. 动画出示,小狗丹妮:我家要买两块地,可是哪块面积
大一点呢?
师:现在老师有两张纸片代替两块土地,思考一下,
怎样来比较两块地面积大小呢?
教师提供两个图形,小组讨论一下哪一个面积大。
学生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直接观察,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呢?
(2)让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
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
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
方法呢?
4.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激发度量意识。
如果学生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小丹妮的建议。(用课
件呈现小丹妮提供的提示。)
学生思考:你听懂小丹妮的话了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
的一种形状来摆一摆,测量比较这两种图形面积的大小。
(2)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度量的方法。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提供小正方形、小圆形、三角形若
干,尺子、笔。
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学具,学生 4 人一组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交流。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
的。
教师通过展台展示学生选择的学具,小组成员说说自己
的想法。
生 1:我们小组选择小圆形来摆,图一需要 10 个小圆形,
图二需要 12 个小圆形,图二比图一需要的圆形多,因为小
圆形不能铺满整个图形所以不能准确判断面积的大小。
生 2:我们小组选择的是小三角形来摆,图一需要 18 个小
三角形,图二需要 21 个小三角形,图二比图一需要的三角
形多,因为小三角形不能铺满整个图形所以不能准确判断面
积的大小。
生 3:我们小组选择的是小正方形来摆,图一需要 10 个小
正方形,图二需要 12 个小正方形,图二比图一需要的正方
形多,而且是铺满的,就可以确定图二的面积比图一大。
拍照上传学生的操作成果,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
考:
①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
大小?
②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
作单位最合适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加以体会:一是正方形能铺满
(密铺)所测图形;二是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
受摆放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生:我认为选择哪一种都可以,但是要尽可能的铺满整个
图形,这样才更利于比较。这其中选择小正方形最合适,它
能够完整的铺满整个图形而且怎么放都可以。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道理,其实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
方形做面积的单位,因为它更精确,更容易比较,这就是咱
们所说的度量法。
(板书:度量法)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选择、操作、比较、交流的过程,感
知统一标准的必要性,培养度量意识和小组合作交流的能
力。)
(三)巩固练习
1.你能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吗?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任意选取三名学生上黑板自主完成,学生完成后说一说
自己的发现。
生:有半格的情况。如果把两个半格合在一起就可以成
为一个正方形。
师:看来孩子们的办法还真多。那老师得验一验同学们
的答案。
教师通过自由截图和旋转功能,把半格的图形补在一起
组成了完整的小正方形,并用笔圈出需要数的小正方形的个
数,通过擦除蒙层揭晓答案。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建立了小正方形做单位的意识,
通过数一数小正方形的个数,为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
积打基础。重点教学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半格合在一起就是一
整格的数学思想。)
3.游戏 3:猜一猜,谁的地盘大?
小象丹妮说:我的地盘有 9 个小正方形那么大。
小象米菲说:我的地盘有四个小正方形那么大。
同学们猜一猜到底谁的地盘大?
利用班班通中的计时器功能 3 分钟为限,同时教师插播
轻音乐达到放松的目的。小组经过激烈讨论过后进行辩论
“猜猜谁的地盘大”。
生 1:我认为丹妮的地盘大,因为它有 9 个小正方形比
米菲的多。
生 2:我认为米菲的地盘大,它虽然个数少,但是如果
每个都比丹妮的大的话,就有可能地盘比它大。
生 3:我认为也有可能一样大,如果丹妮每个小一点,
米菲每个大一点,那么就有可能一样大。
师:孩子们的辩论真是太精彩了,看来,到底谁的地盘
大,还必须有个统一的标准呢。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
谁的地盘大吧!
课件显示,通过动画移动重叠两个图形可以完全重合,
说明两块地盘一样大。
师:看来,统一单位很重要。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开放型题目,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
同时汇报小组想法,旨在让学生明白,对于面积一样大的物
体会有不同的形状这一数学思想,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
维。)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说一说学会了什
么,自己表现怎么样。学生思考并回答,让学生体验成功的
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六、 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
封闭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它的面积。
观察法
重叠法
度 量 法 -- 统 一 标 准 ( 选 择 正 方 形 最 合 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