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态度的转变,进而体会母亲这一形象。
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细节刻画人物和运用景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诵读,感受母亲对儿子细腻而深沉的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愧
疚、自责、感激和怀念。
二、教学重难点:
品味赏析细节描写,激发情感,体会母爱。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法、资料组读法
四、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10 年 12 月 31 日,当大家都在准备迎接新年喜悦的时候,史铁生先生未能走完
2010 年的最后一天,他因脑溢血在北京去世,享年 59 年。史铁生是我非常喜欢
的一位作家。史铁生 21 岁时得了一场重病,高位截瘫,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
毒症,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他一直在和病魔抗争,史铁生曾自称:“职业是生病,
业余在写作”,这种生存状况也使他的作品带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史铁生的一篇文章《秋天的怀念》。
1、下面请大家速读课文,史铁生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然失去了双腿,这对一个
年轻的生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那么,在灾难降临的时候,史铁生最初的表
现是怎样的?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
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 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
壁。”
【明确】通过重读、停顿、连读等方法,从有感情的朗读中把握作者的情感——
“暴怒无常”
2、从本段中找出另一处体现史铁生“暴怒无常”的细节?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明确】通过运用各种诵读方式体会史铁生内心的绝望痛苦。
3、从前两个语段的赏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史铁生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到最后
他的态度发生改变了吗,请大家速读最后一段找出答案。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明确】点出史铁生“要好好儿活”的决心。
4 、文章最后一段有一处环境描写也能看出作者的转变,请你找出来。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
中正开得烂漫。”
【明确】读出美感,读出要活出生命色彩的决心。之前史铁生看到美好的事物,
他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而现在史
铁生看到泼泼洒洒烂漫盛开的菊花,他已经从之前的绝望痛苦走向乐观坚强。
【明确】绝望痛苦 → 乐观坚强,是谁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母亲。
是的,是母亲给了他生的希望,是母亲让他对生命有了新的思考,母亲的爱就像
那紫红色的花一样热烈而深沉。
5、下面请大家小组合作,找出文章中最感人的细节,谈谈你的感受。(可抓住语
言、动、神态描写赏析。)
①“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
活……”
【明确】抓住扑、抓、忍三个动词去体会。扑:扑下去的是史铁生轻生的念头;
抓:抓住的不仅仅是我的手,还抓住了史铁生的生命,抓住了史铁生活的信念。
忍:忍住了自身的病痛、忍住了我的暴躁脾气、忍住了儿子双腿瘫痪带给她的打
击。
忍住了自身的病痛:第 2、3、4、5、6 段中都有体现,如“憔悴”“一直”“没想
到”“绝没有”
忍住了我的暴躁脾气:从三个“悄悄地”去赏析
忍住了儿子双腿瘫痪带给她的打击:养了二十几年的儿子,双腿瘫痪了,儿子痛
苦,作为母亲比她还苦。
②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
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
神色。
A、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看到叶子飘落,史铁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谁来帮史铁生说说他的心理话。
B、看到这样的史铁生,你怎么劝他?
C、“央求般”结合母亲的病去谈,陪伴儿子的时日不多。
6、从以上细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细心、耐心而又 小心的给予儿子深沉的爱的
母亲。这一点一滴都沉淀着母亲细腻而深沉的爱,在史铁生那里他并没有退去,
而是永远留在了他的心里。多年以后,史铁生终于明白了母亲对他的这份舐犊情
深。引入资料《我与地毯》“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
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
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
她……这留给我痛悔……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
套…… 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
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明确】史铁生去过的地方,母亲也陪他一起走,脚步印比他的车辙印还要密;
史铁生受过的苦,母亲陪他一起受,承受的痛比他还要多。史铁生啊,你终于明
白了,明白了母亲那句好好而活,可是母亲已经走了。上帝早早地把母亲召唤了
回去,因为母亲的心里实在是太苦了。
7、 母亲去世十年后的那个清明节,我和父亲和妹妹去寻过她的坟。 母亲去
得突然……父亲独自送母亲下了葬。巨大的灾难让我们在十年中都不敢提起她……
越大的悲痛越是无言……但各自都在一天一天地想着她……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
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着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在母亲的坟前,我深情地对母亲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