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1)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1)

ID:689447

大小:22.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 秋 天 的 怀 念》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以亲情 为主题,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学习本单元可以丰富学 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多方面的教益。 作为叙事性散文作品,《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理 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 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 讨疑难问题。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 人生的有益启示。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 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 护他、照顾他的事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本文语言朴素、真切,写出了作者生活的真实体验,在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 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 【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 乐于探究,尤其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他们乐于发言,课堂上能与老师保持良 好的互动,与同学积极合作、共同学习。但是也存在情绪不稳、浮躁等问题。鉴于他 们的生活经验所限,对于特殊境遇下如何体会深沉无私的母爱会有所困难。 根据学生掌握的已有知识,他们对叙事类散文并不陌生,通过本单元第一课的学 习,他们大多已经初步掌握了整体感知叙事类作品的一般方法。在课堂中已有了初步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但也可能会遇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不够深刻,语 言表达不够准确等。 【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七年级学生的年 龄特点、已有知识及存在的问题,我确定了下列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体会磨难对 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教学重点】: 深入文本,圈划、朗读、品味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领悟文中蕴 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教学难点】: 1 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2 仔细朗读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2 【教学方法】 1、阅读感知,启发式教学 2、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法 3、品评赏析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母亲的歌,引导学生体会儿子对母亲的爱,进入主题,这篇书写着母亲对儿 子爱的《秋天的怀念》。 【设计意图】:联系本单元的内容,唤起学生曾有的情感体验,通过朗读,为下 文的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情感铺垫。 (二)读文生情 整体感知 学生放声正确、清楚、连贯的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以下目标:(多媒体 投影) 1. 我会读:请学生读准加粗字的读音: 瘫痪 ( ) 侍弄 ( ) 整宿 ( ) 憔悴 ( ) 仿膳 ( ) 豌豆 ( ) 诀别 ( ) 烂漫( ) 翻来覆去 ( ) 絮絮叨叨 ( ) 2. 我理解: 侍弄: 憔悴: 诀别: 絮絮叨叨: 喜出望外: (三)情读美听 寻找共鸣 1.课文写母亲关爱儿子是围绕哪件事展开的? 2.你觉得文中的“我”,性格脾气是什么样的? 要求:边读边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段,了解文章的情节。 【设计意图】: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阅读,主动学习,做到“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同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概括文章内 容的能力、简洁准确表达的能力。 (四)品读课文,剖析情言 通过熟读、品读文章,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以深入理解文章,解读人物。 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词句,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并圈出重点词, 然后小组一起交流学习成果。 要求:品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词句,用不同的符号标 出,并圈出重点词,仔细品味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然后小组一起交流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读、品读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补充背景,增 进学生对写作背景的了解,进而讨论交流、分析鉴赏文中母亲的形象,母爱的内涵, 增强学生语言的感悟能力,以达到深入理解文章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积累人 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分析方法,感悟博大深沉的母爱,突出教学的重点问题。 3 (五)再读课文,探究情缘 在分析完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文章,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本环节设 计的主要问题是: 1.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 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文章多次提到菊花有什么作用呢? 3.如果你是作者,你会给文章起什么题目?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用这些?如“怀念我的 母亲”、“母亲的爱”、“秋天的悔恨”等等 。 要求: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段落,带着感情诵读,思考。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问题。 (六)课堂小结 , 情感升华 请记住: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 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 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 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 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 (七)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1、阅读史铁生的名篇《我与地坛》。 2、学了这篇文章,你对母爱有什么新的认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 对母爱的理解。(200 字左右) 六、板书设计 为了达到突出教学重点,使教学内容条理化、直观化,便于学生掌握文章的整体 内容。我将板书设计如下: 2 秋天的怀念 我 母爱 怀念 4 母亲 好好儿活 我们?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将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为原则,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 氛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