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2020 年 8 月 13 日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七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 5《秋天的怀念》
难点名称 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本文是一篇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是透过文字去看人,能通过
品析词句,感悟人物的情感和精神内涵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幸福之中,这种幸福包含着他们每天享受的母爱。对于七
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能深刻的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更何况他们也没有经历过作
者所经历的痛苦,就更难体会到作者的母亲那种无私而深沉的母爱。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借助相关资料,理解作者及母亲不幸的遭遇。
2.通过揣摩品味文中的词句,感悟人物内心的情感和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问题导入:
师:我们一起看看这个问题,怎样才能结合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全?
由秋天 的故事引发的对 的怀念。
明确:一个残疾儿子由秋天看菊花的故事引发的对去世母亲的怀念。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走近作者:
师:这个残疾儿子就是作者史铁生,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
史铁生,1951 年出生于北京,1967 年毕业于,1969 年去延安插队。因双腿瘫痪
于 1972 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成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
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 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
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0 年 12 月 31 日凌晨 3 点 46 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
研究部门;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师: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知道史铁生的身体曾经经受巨大的病痛,而他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死后还无私的把自己的遗体捐献。这样一个伟大的人我们也许不能想象他经历了怎样的折磨,又是谁
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师:在文章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句子:
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
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2、“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师: 从“突然”、“砸碎”、“猛地”、“摔向”、“狠命的捶打”、“喊着”这些词语你读出了什么?
明确:这些词语写出了作者在 20 岁-最狂妄的年纪,突然遭受双腿瘫痪的残酷打击,内心无限的痛苦
和绝望。肉体的痛苦让他备受折磨,精神的苦痛让他接近崩溃。
资料助读:
19 岁那年,史铁生第一次被父亲扶着颤巍巍地走进医院时就曾下决心:要么好,要么死,一定不再这
样艰难地走出来。可是,他再也没能好起来。他说:“我终日躺在床上一言不发,心里由着一个字去填
满,这个字是——死。”
三、品味母亲:
师:儿子只想到死,这个世界上也许最痛苦的人就是母亲了,下面让我们一起品味母亲。
1.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
去地睡不了觉。
明确:“整宿整宿”中包含着母亲的双重痛苦:既有自己身体病痛的折磨,又得承受儿子突然瘫痪带来
的巨大打击。儿子还那么年轻,本该是最美好的年纪,本该有最健硕的身躯,本该刚刚能为家遮风挡
雨,却突然之间重重摔倒,无力爬起,儿子是那么痛苦,可这痛苦还来不及表达,他就已经脆弱的丧
失了生的勇气。作为母亲,必须要拯救儿子,让他好好活下去。这重担压在母亲心头,双重的痛苦让
她整宿整宿睡不了觉。
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明确:“再也没有回来”暗示了母亲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大口大口地吐着献血”表现了母亲的病已
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师:“我”只是关注自己的痛苦,认为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却从没有想过母亲的感受。“我”
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其实是加倍的,上天要考验的不仅是“我”,还有那深爱着儿子的母亲。
资料助读: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
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
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史铁生《合欢树》
三、体味母爱:
师:是啊,母亲的心里太苦了,连上帝都不忍心,所以召她回去。这样一位苦楚的母亲,又是怎样把
无私和深沉的爱给予了儿子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体味母爱。
1.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
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明确:“悄悄”“偷偷”,淋漓尽致的表现了母爱的隐忍与伟大。儿子残疾后母亲的痛苦是无以言表的,
而为了儿子能活下去,她不得不把这悲伤压在心里,默默忍受病痛的折磨,默默忍受儿子的暴躁,,甚
至还得想办法劝慰儿子,让儿子走出人生的阴影,重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
2.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明确:这里是对母亲进行了动作和语言描写。母亲“扑过来抓住”的不仅是儿子的手,更是儿子绝望
后轻生的念头。母亲“忍住”的不仅是哭声,还有内心的酸楚和悲痛。
3.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明确: 这里是对母亲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母亲不想让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产生伤
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情绪,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母亲就像那一扇门,挡住的不仅是窗外的落叶,
更是儿子痛苦绝望的心情。“央求”又看出母亲在儿子面前的卑微和小心翼翼,更看出母亲深沉无私的
爱。
小结:这是一个活得多么苦又多么累的母亲啊,这是一个活得多么卑微又多么小心翼翼的母亲啊,这
又是一个内心中多么爱儿子又多么无私的母亲啊。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同学们,你们领悟了文章中蕴涵的这份深沉无私的母爱了吗?如果你是史铁生,面对母亲的遗像,你
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小结
寄母亲
你一定是极度伤心的
你也许是有怒怨的
但
你没有怒吼
没有咆哮
没有悲天悯地地时时哭号
你只是
默默地扛着
苦苦的熬着
你承载着多少生活的苦难
你背负着怎样的心灵酸楚
你经受着何等的病痛折磨
你坚忍
你包容
你无私
你深沉
你跋涉在艰难的命运中
如你艰难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