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2020 年 8 月 29 日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七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 5 课《秋天的怀念》
难点名称 从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体会母爱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从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体会母爱。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
难点教学方法
1.品读法
2.讲授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母爱是深沉而伟大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感受作者笔下的母爱,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史铁生笔
下的《秋天的怀念》。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品读释疑:
1.解释题目“秋天的怀念”?
文题“秋天的怀念“,不仅点出了文章叙事的时节,而且意味着对母爱和生命的沉淀。
题目中的“怀念”直接指向母亲,“秋天”则蕴含着“生命”的意味。
2.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1-2)母亲强忍病痛,激励安慰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的儿子。
(3-6)母亲准备带“我”去看菊花时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7)母亲去世后,“我”和妹妹一起去北海看菊花,并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的含义。表达了对母
亲的无比怀念。
2.学会概括: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
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抒发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3. 你觉得文中的“我”,性格脾气是什么样的?从文中哪里感受到的?为什么我的脾气会这样?
①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②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 ——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③妈妈让我去看菊花——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
4.作者生活态度的转变源于伟大无私的母爱,母爱在文中体现在哪些地方?请找出来。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
“我”发脾气,母亲抚慰“我”。
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央求般的神色。”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5.读完这篇课文,说说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思念之情;
(2)作者对母亲的忏悔、懊悔、后悔、悔恨之情;
(3)作者对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
(4)作者自己的成长,完全理解母亲了……
6.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秋天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
①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我”深切怀念母亲对“我”的爱。
②秋天里去看菊花,是母亲对“我”的希望,“我”用行动向母亲表示,不仅自己会好好儿活,还要
带着妹妹好好儿活,让母亲在九泉之下放心。
③秋天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菊花”是母亲坚韧、乐观精神的象征,看到菊花绽放得那样鲜艳、灿烂,
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儿活,活出精彩,做生活的强者。
7.仔细阅读,思考: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何深意?
母亲活着的时候,多次要带我去看菊花,几乎都遭到拒绝,在母亲去世后“我”和妹妹一同去看
花,写出了“我”对没有体会到母亲的关爱和良苦用心的懊悔,也包含着我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无尽的
缅怀之情。
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
心理从痛苦、绝望转向明朗、坚强。最后一句“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意味深长,表现了我对
母亲这句话的理解、自己的乐观和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第一处:“母亲喜欢花……”。
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②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
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
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
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
第三处:“别人告诉我……”。
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小结
课文记叙了身患绝症的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最后一息的事,歌颂了母爱
的真挚、无私与伟大,寄托了子女对母亲无限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