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复习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年度部编版初中历史 期末复习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学习目标〗 西周的朝代兴替;对分封制的目的、权利义务关系、影响有准确把握;认识 到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引起的社会变革(政治: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各国变法——商鞅变法;经济上:兴修水利——都江 堰;思想上:百家争鸣);认识到战乱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 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 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2.以下是一位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示意图,其中△处依次应填入 ( ) A. 夏、商 B.商、春秋 C.春秋、西汉 D.西汉、东汉 3.右图是“医”字已知最早的写法,是用勾(医疗器具)将矢(箭)从人体上剔出,表示医疗。该字属于  (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4.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5.公元前 1046 年,周朝建立并定都于镐京,史称西周。这一时间还可以表述为( ) A 公元前 11 世纪后半期 B.公元前 10 世纪前半期 C. 公元 10 世纪前半期 D.公元 11 世纪后半期 6.以下史实排序正确的是 ( ) ①“百家争鸣” ②商汤灭夏 ③武王伐纣 ④齐桓公称霸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7.观察《西周分封形势图》,结合所学我们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 ①西周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②西周封国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③分封燕国能够防范北方少数民族 ④西周统治区域已扩展到长江流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面是西周分封的部分情况示意图。叔虞、康叔受封,因为 他们的身份是 ( ) A.宗亲 B.殷商贵族后代 C.功臣 D.周王母系亲戚 9.“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 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 ) A.刻有文字的甲骨 B.商鞅方升 C.圆形方孔半两钱 D.景德镇的瓷器 10.下列关于下图两件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两件文物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实物资料 ②两件文物是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的表现 ③图 1 文物说明商朝生铁冶炼技术高超 ④图 2 文物对研究汉字起源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1.一位同学收集了《铁农具的出现》《勾践剑与夫差矛》 《商鞅铜方升》《围魏救赵示意图》等图片,它们共同反映的是 ( ) A.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B.吴越两国的争霸 C.秦国变法后实现国富兵强 D.江南地区的开发 12.商鞅指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下列措施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 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B.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C.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D.鼓励耕织,奖励军功 名称 齐文化博物馆 晋国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省份 山东 山西 北京 13.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 史信息是 ( ) A.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B.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C.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D.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 14.历史上的每个时期都有其阶段性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特 征不包括 ( ) A.社会混乱 B.制度变革 C.思想繁荣 D.朝代更替 15.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度基本瓦解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16.某同学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想从以下题目中选择其一进行研究,其中不符 合史实的是 ( ) A.孔子办学:开创平民教育先河 B.铁犁牛耕:社会变革的原动力 C.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的开端 D.商鞅变法:奠定秦朝百年基业 17.下列四幅地图,反映春秋时期社会 形势的是 ( ) 二、非选择题 1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 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 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材料一 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 中,发掘出一批铁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 春秋牺尊(山西浑源出土) (齐国)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耕者必有一耒一耜 一铫(古代一种大锄)。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复原图 (1) 从上述材料所呈现的这些现象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材料二 七国乃是以春秋时代许多战争而产生的集权国家,已不是原来的封建诸侯国。这些集权国家 的政权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贵族之手。一些国君意识到,要想比对手在王位上坐得更久,就不 能让地方封建领主继续分享他的权威。领地不能再作为封邑在亲属和公子之间进行分封。春秋末年, 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许倬云(历史学家)先生将这种国家称之为“新型国家”。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2) 依据材料二,借助表格内容提示,概括战国“新型国家”的主要特征。 材料三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 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材料四 先秦诸子百家的部分主张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来源,其思想包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提出为政以德; 孟子:提出“仁政”道德标准;提出“舍生取义”的思想; 庄子:主张人应顺应自然的本性; 韩非: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倡导变法革新的思想。 (3) 参照示例,先从材料三中选取任意一个观点(道家除外),然后从材料四中选择对应的史实加以印 证。 内容 时期 春秋及以前 战国 治理国家 分权治理 ① 官员产生 贵族世袭 ② 地方管理 分封诸侯 ③设置郡县 (4)从材料四中选取一个主张,谈谈 对今天有什么借鉴? 学派 观点 史实 示例: 道家 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 思想的哲学基础 “道”是天地万物的来源,包含 了朴素辩证思想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