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复习过关检测(150 分)
一、基础知识过关。(49 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5 分)
确凿.( ) 菜畦.( )皂荚..( )( ) 桑椹.( ) 斑蝥.( ) 油蛉.( ) 珊瑚..( )( )
脑髓.( ) 蝉蜕.( ) 倜傥..( )( ) 戳.( ) 鄙薄.( ) 秕.谷( ) 锡箔.( )攒.成( )
狗窦.( )感慨.( )走廊.( ) 搓捻..( )( ) 绽.开( ) 怦.( ) 浸.满( ) 笃( )
譬.如( ) 花团锦簇.( ) 模.仿( ) 模.样( ) 罔.( ) 殆.( )愠.( ) 肱.(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1 分)
长 yín( ) 轻 jié( ) xī shuài( )( ) kuī( )甲 云 xiāo( ) 通 xiāo( )
小心 yì yì( ) dàng yàng( )( ) zhàng( )红
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多选题)(3分)
A. 防疫期间,往日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的建筑工地也变得冷冷清清了。
B. 他讲的这个恐怖故事,真的使一座皆惊....,把大家都吓坏了。
C. 小明酷爱《世界博览》,他把书里的那些奇闻讲给我们听,常常使一座皆惊....。
D. 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融为一体....。
E.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荡漾。
F. 老张喜欢读书,他拿到那本不求甚解....的《大众哲学》,也看得津津有味。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第 9 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答下列问题。
1.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2)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2.文章第 7自然段说“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而言?“雪一下,可就两样了”的言外之意是什
么?(4 分)
3.第 9自然段,“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都无从知道。”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 分)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89分)
1. 对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博学而笃志(表并列关系) B.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关系)
C.学而不思则罔(表并列关系) D.温故而知新(表递进关系)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而知新。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遇事必详加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3.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⑥学而时习之 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吾日三省吾身 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 B.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
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 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
4.下面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对任何事业来说)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
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C.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 译文: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
岁了解并顺应了上天的意旨。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三个人行走,这里面一定有能成为我的老师的人。
5.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知新的重要性。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讲的是学习态度,意在告诉大家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短
处。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讲的是学习乐趣。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了学习的三种方法,其中,以学习为快乐这一学习态度最重
要。
6.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的是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子的言行,与《孟子》《大学》《中
庸》合称“四书”。
B.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
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
C.《论语》中有很多章节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
系。
D.“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圣人认为古稀之年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道德修养将
达到最高境界。
7.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的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人不堪其忧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友人惭,下车引之
C.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D.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个是( )
A.学而时.习之 B.思而不学.则罔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饭.疏食,饮水
9.按要求默写句子。(8分)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②感叹时间流逝的名句是 , 。
③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在《论语》中认
为: , 。
④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用《论语》的话说就是: ,
。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或虚词。(57 分)
(1) 子曰:“学而.
⋅.
( )时.
⋅.
习.
⋅.
( )之,不亦说.
⋅.
(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
⋅.
( )不愠.
⋅.
( ),不亦君子乎?”
(2) 曾子曰:“吾日.
⋅.
( )三省.
⋅.
( )吾身:为人谋.
⋅.
( )而.
⋅.
( )不忠.
⋅.
( )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
( )乎?传.
⋅.
( )不习乎?”
(3) 子曰:“吾十有.
⋅.
( )五而.
⋅.
( )志于学,三十而立.
⋅.
( ),四十而不惑.
⋅.
( ),
五十而知天.
⋅.
命.
⋅.
( ),六十而耳.
⋅.
顺.
⋅.
( ),七十而从.
⋅.
心.
⋅.
所.
⋅.
欲.
⋅.
( ),不逾.
⋅.
矩.
⋅.
( )。”
(4) 子曰:“温故.
⋅.
( )而.
⋅.
( )知新.
⋅.
( ),可以.
⋅.
( )为师矣。”
(5) 子曰:“学而.
⋅.
( )不思则罔.
⋅.
( ),思而不学则殆.
⋅.
( )。”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
( )其忧.
⋅.
( ),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
(7) 子曰:“知之.
⋅.
( )者.
⋅.
( )不如好.
⋅.
( )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
( )
之者。
(8) 子曰:“饭.
⋅.
( )疏.
⋅.
食.
⋅.
( )饮水.
⋅.
( ),曲.
⋅.
肱.
⋅.
( )而.
⋅.
( )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
⋅.
( )富且贵,于.
⋅.
( )我如浮.
⋅.
云.
⋅.
( )。
(9) 子曰:“三.
⋅.
人.
⋅.
( )行,必有我师焉.
⋅.
( )。择其善.
⋅.
( )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
( )
改之。”
(10)子在川.
⋅.
上.
⋅.
( )曰:“逝.
⋅.
( )者如斯.
⋅.
( )夫.
⋅.
( ),不舍昼夜。”
(11)子曰:“三.
⋅.
军.
⋅.
( )可夺.
⋅.
( )帅也,匹.
⋅.
夫.
⋅.
( )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
⋅.
( )志,切.
⋅.
问.
⋅.
( )而.
⋅.
( )近.
⋅.
思.
⋅.
( ),
仁.
⋅.
( )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