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

ID:689420

大小:21.5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共 4 小题,共 30 分) 1.(7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婆娑 倦待 参天耸立 B.奔弛 视野 妙手偶得 C.主宰 伟岸 旁逸邪出 D.盘旋 锤炼 直抒胸臆 2.(7 分)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 否则后果自负!” B.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你太过分 了!积点德吧!” C.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 的感觉。” D.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 白。” 3.(8 分)根据语境,横线上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是( )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你是雾海中的航标灯,你是看不见的 空气,你是捉不到的阳光,啊,友情! ! A.你是酷暑的浓阴 B.你是深秋里的严霜 C.你是暖春里的梅雨 D.你是夏夜里的流星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 分) 学习完《白杨礼赞》后,同学们被白杨树的精神感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结合课文描写白杨树外部形态的句子,补写《题白杨图》的颔联。 题白杨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二、阅读理解。(共 3 小题,共 40 分) (一) 阅读《那树》回答下列问题(共 4 小题,共 12 分) 那树 王鼎钧 ①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那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 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 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 ②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 繁密。认识那树的人都说,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 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树屹立不摇。 ③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 像生铁铸就的模样。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 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荫,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 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影。 ④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儿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 ⑤于是情侣止步,夜晚,他们在树下诉说着彼此的爱恋。那沉默的树,暗 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公分一公分地向外。 ⑥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一里一里铺 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 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 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辗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经过速成的新 建筑物衬托,绿得很深沉。 ⑦出租车像饥蝗般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 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 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绿荫不再有用处。公共汽车站搬了,水果摊搬了。幼儿园 也要搬。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 ⑧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七十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 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 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 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一切预定,一切先有 默契,不再多言,屠杀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与树为邻的老太太偏说她听见老树叹 气,一声又一声,像严重的气喘病。伐树的工人什么也没听见,树缓缓倾斜时, 他们只发现一件事:原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 宽了几尺。 ⑨早晨,行人只见地上的碎叶,叶上的每一平方厘米仍绿。它绿着生,绿 着死。缓缓的,路面上染着旭辉;缓缓的,清道妇一路挥帚出现。她们戴着斗笠, 包着手臂,将那散落一地的绿叶轻轻扫走…… ⑩两星期后,根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 它做成陷阱,切断所有的静脉动脉。时间仍是在夜间。这一夜无星无月,他们带 着利斧和十字镐来,带着工作灯来,汗水赶过了预算数。 ⑪如今,日月光华,大道如烁,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人知道 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被活活闷死。 (有删改) 5.(3 分)选文为我们讲述了“那树”的生命历程。阅读全文,请分别概括“那树”生 命历程中每个时期的特点。 6.(3 分)选文叙多议少,但字里行间却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比如作者将锯树比 喻为“屠杀”,把锯树的人比作“刽子手”,将“树根”比喻为“大头颅”等,你知道这 些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7.(3 分)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两段写那树虽老但生命力依然旺盛,这些内容为后文写它被锯 倒并被肢解分裂作了铺垫,从而引发人们更深入的思考。 B.第⑧段中“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一 句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大树横遭砍伐的惨状,反映了人们的愚昧和冷 酷。 C.选文第⑨段中的“绿着生、绿着死”是指若干年来,大树始终屹立在那里, 伸展着绿意,为人们带来一片绿荫。即使被砍伐,它掉落在地上的碎叶也仍然保 持着绿意。 D.本文描述了那树很久以来一直默默奉献,最后毫无怨言地引颈受戮的过 程,歌颂了它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一切都要为了城市建设和发展这一主旨。 8.(3 分)选文第⑥段中写道:“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 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联系下文内容,说说这句话中的加粗词语有何 作用。 (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 4 小题,共 12 分) 警惕啊,无声无息的土壤杀手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地球生物生存的四 大要素。一般的污染马上就能引起大众的关注,而土壤污染看不见,而且引起的 不良后果要在几个月、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会显现出来。土壤污染物不 像大气或水污染物那样,可以立接进入人体,危及健康,而是间接地影响人体健 康。因为土壤里的污柒物是通过食物链,主要通过粮食、蔬菜、水果、奶、蛋、 肉等进入人体的,所以有的地方往往不重视对土壤污染的整治。然而,土壤污染 比其它污染的危害时间更长,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 扩散和稀释,通过长期积累以后,其影响往往是区域性的,而且重金属污染基本 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受其污染的土壤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 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飘浮的尘土也不断 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农业生产所用的不合格的畜禽粪便肥料、 化肥、农药,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此外,战争之后的炸药、重金属等 化学残留物,也对战区的土壤造成严重伤害。陈同斌研究员指出,世界上 90% 的污染物最终滞留在土壤内。 目前我国估计有 1000 多万公顷耕地受到污染,居然占全部可利月耕地面积 的五分之一,其中矿区污染土地达 2 吨万公顷,石油污染土地约 500 万公顷,固 体废弃物堆放污染土地约 5 万公顷。每年因土壤污染减产粮食 1000 多万吨,因 土壤污染而造成的各种农业经济损失合计约 200 亿元。土壤污染已经对人类的健 康造成威胁。陈同斌研究员前后用了 3 年多时间对北京市全市的土壤和蔬菜进行 了大规模的取样分析和研究,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并且已经影响到 蔬菜等农产品的质量。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 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各种疾病。土壤污染还会导致其他环境问 题。 9.(3 分)土壤污染物有多种,下面列举了两种,请你从文中找出其它几种,仿照 示例表述: 示例: ⑴播撒在农作物上的不合格粪便、化肥、农药 ⑵残留在土壤中的炸药、重金属等化学物质 10.(3 分)第 3 自然段多处引用数据,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11.(3 分)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对土壤污染问题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请根据平时 的观察和思考,写一条防止土壤污染的建议或拟一条警示性的标语。 12.(3 分)土壤污染跟其他污染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 4 小题,共 16 分)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钟声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 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 国家公祭日的初衷。80 年前的 12 月 13 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 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 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南京的历史,人类的 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 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 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日发 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长篇文章的标题。南京大屠杀发生 80 周年,全世界的正义 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 10 月通过有关“设立南京 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美国圣地亚哥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 屠杀史实;加利福尼亚州街头不久前落成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纪念碑前 摆满鲜花——东京审判时,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位证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 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历史,不可能被 忘却! 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 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 寻事实真相;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今年 9 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后, 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在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 100 位的今天,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 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 活军国主义。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日本右翼越 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今年 11 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 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 218 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 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南京大屠杀, 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国家公祭日 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80 年,沧海桑田。1937 年 12 月 18 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 “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今年 9 月,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宣布,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项目执 行会长弗雷德·寇兹指出,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 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 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 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中国早 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 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 念、磅礴的力量。 13.(4 分)本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14.(4 分)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观点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具体论 证?) 15.(4 分)品析下列句子的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 (1)“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2)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 呓语。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16.(4 分)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三、作文。(共 2 小题,共 50 分) 17.(25 分)课文《永久的生命》和《过去的生活》仿佛是作者与读者在面对面地 交谈,都阐明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读后让人深受启发。请你也写一段话,抒发 你对生活的感悟。 18.(25 分)请以“欣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 5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含学生个人 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