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红楼梦》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红楼梦》教案

ID:689266

大小:21.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情真意切释猜嫌 ----《红楼梦》选读 一、导入: 师:很高兴在最美好的季节,同学们一起学习我国最美的古典小说《红楼梦》选读中的 《情真意切释猜嫌》。 板书课题:“情真意切释猜嫌” 二、读懂文本 师问 1:同学们都预习了吗?(不少学生说,没有)喜欢这篇课文吗? 生 1:追问他读了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能还差 90 几遍。(你很真诚,像林黛玉 一样真诚) 生 2:追问他读了几遍?花了多长时间?(陆九渊:读书切忌在匆忙,涵咏工夫兴味长) 生 3:我们今天上的是小说欣赏课,你觉得这篇小说有什么地方最值得我们欣赏?(内 容和技巧) 师引导:标题往往是小说的眼睛。我们不防先从课文的标题开始欣赏。 (若未预习:谁对谁“情真意切”?谁“释猜嫌”?各表现在何处?读课文,写一点批注) 师问 2:何谓“猜嫌”? 生答: 师明确:猜疑忌妒(板书) 师问 3:林黛玉对薛宝钗有怎样的“猜嫌”? 生答:见赏析文字。(概括为几个方面) 师明确: (1)(家庭好)薛宝钗有很好的家庭背景。有母亲和哥哥。 (2)(个性)薛宝钗为人美丽而又健康,善解人意,“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获得贾府 上下的普遍赞许。黛玉“形体娇弱,禁不得一些委屈”,常常“接待不周,礼数粗忽”。 (3)(爱情)宝钗金锁上的字和宝玉的“通灵宝玉”上的字是一对,贾府中的人多有 “金玉良缘”之说。常借机对宝钗冷嘲热讽。况且宝玉常常“见了姐姐,忘了妹妹”。 (宝钗的金锁上面有“不弃不离,芳龄永继”字样,宝玉的“通灵宝玉”上面有“莫 失莫忘,仙寿恒昌”字样,贾府人多有“金玉良缘”之说) 师问 4:宝钗怎样做,才能让林黛玉“释猜嫌”呢? 生答:坦诚沟通,真切地关心-------情真意切对待黛玉 师问 5:宝钗的“情真意切”体现在何处?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后回答,也可以和邻 座同学讨论交流。 生答 师明确: (投影) (1).看望的目的:“又来了”。望候体谅,从不苛责;宝钗不是没有来看望过黛玉,看 望黛玉时候,三言两语黛玉就觉得厌烦了,宝钗也知道黛玉烦了,为什么还要再来呢?说 明她不只是礼节上的看望而是真正的关心。 (2).关心的范围:病因、饮食、药方、处境、生活(看药方,谈病症,提建议;低姿 态:推心置腹,排遣烦闷;许诺言:“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 (3).关心的行动:答应送燕窝,并且晚上就派人送来了。 宝钗对待黛玉就像姐姐对待妹妹一样,真可谓“情真意切”。 师问 6:那么,黛玉“释猜嫌”了吗?表现在何处呢?请同学们细读文中有关林黛玉的 描写,也可与邻座讨论后回答。 生答 师明确: 平时不愿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的黛玉,现在敞开心扉,说了许多掏心窝 的话。 (投影) ①心情的变化:烦------叹------笑 ②对宝钗态度变化:感激------自责------邀请(连用 5 个“竟”字) ③宝钗和黛玉的关系:开起了玩笑。 师小结:在坦诚的交流中两位少女的心灵逐渐贴近,黛玉对宝钗的猜嫌涣然冰释。 脂砚斋读到此处,写下了如下批语:“二人此时好看之极,真是儿女小窗中喁喁也。” 也暗含了对她们能友好相处的感到由衷的欣慰。 师问 7:通过以上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我们可看出林黛玉和宝钗各有怎样鲜明的性格特 点? 生答 师明确 薛宝钗:处处关心体贴,语语设身处地,善解人意。 (板书:宝钗 体贴 宽厚 ) 林黛玉:平时多愁善感,孤傲刻薄,现在却坦率认错;平时禀性高洁,此番却向宝钗坦 陈寄人篱下的痛苦心声! (板书:黛玉 真诚 坦率 ) 三、探究质疑 师问 8:欣赏小说,不仅要欣赏鲜明性格特征,还要欣赏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技巧。《红 楼梦》中进 400 个人物,性格各异,突出运用了“映衬对照”的艺术手法,也用这种方法 为我们塑造了两个不同类型的文学形象--林黛玉和薛宝钗。 学者王昆仑说,薛宝钗关注现实,在“做人”---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永远以平静的态 度、精细的方法处理着一切。。。她知道黛玉是一个口齿尖利而胸无城府的人,于是冷静地 窥视着她的弱点。黛玉追求理想,是在“作诗”。(理性 沉稳 精细 成熟 热烈 单纯 冲 动) (投影) 结合本文内容,你是否赞同? 生讨论发言 (板书: 映衬对照 沉稳 精细 单纯 冲动 ) 师问 8:宝钗和宝玉之间也有“映衬对照”之处。同样是探望黛玉,宝玉会怎么说、怎 么做呢? (投影) (这天晚上,黛玉)方欲安寝,丫鬟报说:“宝二爷来了。”……宝玉忙问:“今儿好些? 吃了药没有? 今儿一日吃了多少饭?”一面说,一面摘了笠,脱了蓑衣,忙一手举起灯来,一手 遮住灯光,向黛玉脸上照了一照,觑着眼细瞧了一瞧,笑道:“今儿气色好了些。”……(走时, 宝玉)说道“原该歇了,又搅的你劳了半日神。”说着,披蓑戴笠出去了----又翻身进来, 问道:“你想吃什么?你告诉我,我明儿一早回老太太,岂不比老婆子们说的明白?” (节选自 45 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师问 8:把这段文字和课文第 2 段相比较,你觉得宝玉和宝钗哪个更“情真意切”? 学生自由回答 师点拨: (1)宝玉的说:这才是真心关心的人来探病的样子啊!不等黛玉说话,宝玉忙不迭地 连续问了 3 个问题:问感受,问药,问饭,瞧气色,说好听的话。这时候黛玉的气色肯定不 好,但是宝玉怎么会忍心说呢! (2)宝玉的做: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差别,一为友情,一是爱情,但它们都应该是“情真意切”的) 师点拨:正因为这里的“映衬对照”,有人对宝钗的“情真意切”提出了疑问。(投影) “如贾宝玉、薛宝钗对病中林黛玉的态度,薛在一个秋雨黄昏探视林黛玉,她见面就 说林黛玉气色不好,话说得很甜,答应晚上来却终于没来;晚上来得却是贾宝玉,他见面 就说林黛玉气色好多了。薛的真话中缺少善意,而贾宝玉的假话中却充满了体贴和柔情。” (节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文学》作者 吴组缃 石长渝) 师问 9:在第 45 回中,黛玉自身也有“映衬对照”之处: (投影) “……(宝玉走后)黛玉睡下。黛玉自在枕上感念宝钗,一时有羡他有母有兄;一回又想宝 玉素昔和睦,终有嫌疑;又听见窗外竹稍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不觉又滴下泪来。” (节选自 45 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三大原因仍在),黛玉的“猜嫌”并未消解。 师问 10:既然宝钗的“情真意切”值得怀疑,黛玉的“释猜嫌”又站不住脚,那么, 同学们觉得本文的标题是用曹雪芹的“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恰当,还是现在的“情真意切 释猜嫌”恰当?或者你重新给拟个更恰当标题。 学生自由讨论并写一写 师点拨: 什么是“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 其嗅如兰。”后来,朋友间情投意合,进而结为异姓兄弟或姐妹,称结金兰(契若金兰)。 答案就在小说中,见仁见智,这也许正是红学的魅力之所在。红学家周先慎认为《红楼 梦》是“琐碎中有无限烟波”。我们欣赏小说就是要善于:把看是寻常的“琐碎”,在映衬对 照中去发现那“无限烟波”,去见仁见智,说不定我们也会成为红学专家呢! 师问 11:同学们还有没有问题要问,如 (1)宝钗的玩笑中暗含了对宝黛爱情怎样的态度?(否定) (3)宝钗并不十分真诚的话却让黛玉感动,可见黛玉在贾府中的处境是怎样的? 下课,再见! 板书 情真意切释猜嫌 宝钗 体贴 宽厚 理性克制 黛玉 真诚 坦率 单纯冲动 映衬对照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