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 秋天的怀念 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 秋天的怀念 教学设计

ID:689147

大小:32.0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题 平静的叙述,感人的深情——《秋天的怀念》阅读教学  课标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对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 教材分析 1.学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有 条理地表达。 2.单元教学目标:加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丰富情感体验;朗诵时把握全文感情基调,语气、节奏变化; 体会作者的深沉含蓄的思想感情。 3.本课文本的独特性:史铁生先生的散文双腿残疾后,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他的散文语言深沉 含蓄,情感丰富厚重,《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先生怀念母亲的文章,以含蓄平实的语言表现出母亲深沉的 爱,作者对母亲的愧疚与怀念,以及对生命的珍惜。  学情分析 1.学生语文水平现状:初步了解了动作、语言、神态等人物描写,以及人物描写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征, 但是对于细节描写表现出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还不能准确把握; 2.学生合作学习现状:通过几次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基本能够在组内表达观点并倾听他人的发言,但是 一些小组成员仍然不愿意主动发言,也不愿主动帮助组内其他成员学习和理解; 3.学生情感状态现状:刚升入初一的学生们对于“爱”有认知,通过学习《再塑生命的人》,对于莎莉文 对海伦包容和引导的爱也有所感知,但是通常会将所有感情统称为“爱”,无法分辨爱之间的差异;此外, 学生基本能够理解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爱,但是难以体会子女/学生对父母/老师的感激、愧疚之情。 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勾画和合作学习,体会并说出文本平静叙述下的感人力量: (1)能够捕捉感人的人物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并说出感人的原因; (2)能够通过对比使用和未使用特定词语的语句,体会并说出特定副词的表达出的强烈情感; 2.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文中深沉的母爱,对生活中母爱的表现更加敏感;通过对文本语句的解 读,理解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理解生命的意义,并通过有感情朗读的方式进行展现。 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叠】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勾画和合作学习,感受平静叙述下的感人力量:捕捉文章中体现情感的细节描写、副词、反复 出现的语句,进行细致地赏析和解读; 教学难点 感受深沉无私的母爱,理解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并通过朗读的方式进行表达。  教学资源、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文,课下注释,课文配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法:任务型教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任务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 引入 如果我没有了双腿。 我的双腿瘫痪了,我再也不能……,我 感觉……,我想要……。 走近作家,体会失去双 腿后的痛苦和需要。 整体 感知 阅读第一段,作者双腿瘫痪 后,情绪状态发生了什么样 的变化。 “暴怒无常” 整体感知文章,了解作 者的巨变 深入 研读 面对如此暴怒无常的史铁 生,母亲做了什么? (品读第一段作为示例,抓 住动作、神态、语言、副词、 标点符号等进行品析) 原文文段和删除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 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 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 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 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 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 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 活……” 研读文本示范 1.通过解读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副词等,细 致感受母爱的细致(在 乎我的感受)与深沉; 2.为合作学习搭建脚手 架。 深入 研读 文中让人感动的细节还有 很多,哪些细节感动了你? 请用笔勾画出来。 教师引导:第二次看花时妈 妈的语言、神态、动作、描 写;母亲去世时的神态和语 言;母亲一直以来的身体情 况。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找出感人细节(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说出为何感人,小组交流。 选择一个最为感人的细节朗读,读出深 情。 找到文中的感人细节, 捕捉文章中体现情感的 细节描写、副词、反复 出现的语句,进行细致 地赏析和解读。 拓 展 阅读 阅读史铁生《我与地坛》,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母 亲,什么样的史铁生。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 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 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 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 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 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 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 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 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 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 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 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 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 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 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 深入理解母亲对我的包 容和理解,引入我对母 亲的不关心不在意。 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 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深入 研读 妈妈对史铁生的爱如此深 沉,令人动容,作者史铁生 对 妈 妈 又 是 什 么 样 的 态 度? 毫无关注-后悔莫及/自责:一直都不知 道;我没想到,也绝没想到;别人告诉 我; 拒绝-接受:“不,我不去”“哎呀, 烦不烦”(并非真的不耐烦,而是开玩 笑,“也”笑了) 理解和怀念: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 话,我学会珍惜生命。 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感 恩、理解和怀念。 情感 提升 我们上节课看过21页的史 铁生相片,现在我们再来看 看他,他和你想象中的史铁 生一样了吗? 如果史铁生还能对妈妈说 最后一句话,他会说什么? 一样了,充满生命力。 为何一个双腿残疾的人能拥有如此的 生命力? 妈妈一直照顾着他,给他力量。 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么说,选一句你觉 得最合适的。 理解母亲给史铁生巨大 的精神力量; 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感恩 和怀念。 布置 作业 1. 阅读史铁生先生写的《合欢树》,更深地了解史铁生母亲,并完成文后思考题; 2. 写一个关你与母亲相处的情节片段(150字),要突出感人的细节,看看谁能像史铁生一样 感动我们。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抗拒→接受→自责→理解/怀念 母亲 史铁生 包容、体贴、无私、指引的爱 教学反思 1.解读文题《秋天的怀念》,秋天的衰败与生机,母亲的陨落与“我”的成熟,对比。 2.深入理解史铁生明明关注到了母亲的所作所为,却仍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是因为史铁生双腿瘫 痪了,无法控制情绪,无心顾及其他。 3.任务群的群文阅读应当落实得更到位。 好好儿活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