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ID:689139

大小:160.4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一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经典名篇――《愚公移山》 二、扩充题目,概说故事 师:从文体上说,这是一篇寓言。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生:借假托的故事来讲一个道理。 师:上节课我们读熟了课文,理解了大意,现在看看这篇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请用四字概括。 生齐答:愚公移山 师:这个成语短小精炼,如果想知道更多的细节,我们不妨把这个题目扩充一下。 (投影展示) ①( )的愚公移山?(请用原文词句回答) 生齐答:年且九十 ②年且九十的愚公移( )山? 生齐答:太行王屋二山 师:这二山是怎样的? 生齐答:方七百里,高万仞。 ③年且九十的愚公( )移"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二山 生:毕力 师:"毕力"是什么意思? 生:尽全力 ④移山的结果怎么样? 生齐答: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师总结:这种题目扩充法,是概括故事情节非常有效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读故事性 比较强的文章时,能常常使用它。 三、板书课题,初解文意。 师:我来板书标题的这四个字,字体大小上,你们看怎么安排合理? 生Ⅰ:我认为要把"移"大写,因为这个动词最重要,本文的主要情节就是"移",精神也 体现在“移"上。 生 2:我认为要大写“愚公",小写“山",因为愚公是主人公,山在他面前很小。 师:山小吗?那可是“方七百里,高万仞"呀。 (生不好意思,挠挠头) 生 2:那山也写大,和人一样大。 师:哦,人和山一样高大。 生 3:我认为要大写"愚"。 师:你想突出愚公的愚笨吗? 生 3:不是,他不愚笨,我想说他聪明。 师:那"愚"字是不是应该再加个标点符号? 生 3:嗯,加个双引号。 师:双引号有什么作用? 生 3:表示反语,强调他并不愚笨。 师:那文中的智叟聪明吗? 生 3:不聪明,他只考虑眼前。他那个"智"也应该加双引号,表示讽刺。 师:不错,能举一反三。看来愚公、智叟这两个人名,作者起得是意味深长啊。 师:大家刚才的设计想法都很有道理,来看看徐老师的设计,和你们的设计是否一样? (师板书。"愚公"二字小,"移"稍大,“山"字,象形字,最大。) 四、梳理移山的客观困难。 师:这么渺小的愚公,来移这么高大的山,中间肯定是困难重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 看看愚公团队在移山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 1:两座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很高大,很险峻。 师:嗯,移山任务那是相当艰巨。 生 2:移山的人很少。 师:几个人? 生 2:四个人。 师:四个人吗?哪四个? 生 2:哦,五个人,还有愚公。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愚公也亲自去移山了? 生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率领着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还有一个"遗男"。 师:这个小男孩多大呀? 生齐答:七八岁。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始龀" 师:这五个人,你看,老的老,小的小,主要劳动力就三个,人确实少。 生 3:还有妻子和智叟的怀疑。 师:妻子和智叟的态度是一样的吗? 生 3: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的?具体来说说。 生 3:他的妻子主要是担心他年龄大了,身体不好。而智叟是挖苦讽刺他。 师:好,根据你的理解,来读读这两个人的话好不好? (生 3 读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话,比较有感情。) 师:从你的朗读中能看出,两人的态度是有所不同的。 师:你认为他们两个人都是移山的阻碍力量? 生 3:智叟的嘲讽,是移山很大的阻碍。 师:对,这会打击人做事的信心。 生 4:移山的困难还有一点,时间很漫长。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可以看出来。 师:这句话不仅能看出时间漫长,还能看出―― 生齐答:路途遥远。 生 5:从"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可以看出他们的工具很简陋。 (学生“箕畚”两个字读错了) 师:那两个难字应该读—— 生齐读:jī běn 师:和“基本原则"的"基本"是同音。你再来读两遍。 生 5 读两遍。 师: “箕畚”是什么意思? (生 5 照着课下注释读。) 师:这个解释有点长,你提取最关键的是什么? 生 5:用箕畚运土石。 师:哦,它本来是装土石的一种器具,现在解释为“用基本运土石”,变成了什么词? 生齐答:动词 师:你能把刚才那个句子中所有的动词都挑出来吗? 生 5:叩,垦,箕畚,运 师:大家把这几个动词圈出来,这几个动词准确地写出了移山过程之艰辛,运土石的 工具也非常简陋。今天我们都用什么机械来挖土石,运装土石? 生纷纷回答:挖掘机,翻斗车,铲车........ 师:是啊!如果有这些器械,效率还高些。你想想用箕畚(指图片上的那个筐),那得挖、 运多长时间! 师:同学们读书很仔细,这些困难都找出来了,老师总结一下。 (投影展示) 移山的客观困难 山高大 人极少 工具简 路途远 时间长 冷言多 五、想象移山的主观困难 师:同学们找的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困难,想想,团队内部会不会有主观上的困难? (生沉思) 师:大家看看,老师想象出来的这个情景有没有可能发生呢? 指生读文字。 师:有人在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诱惑,信念动摇了,这个情景有可能出现吗? 生:有可能。 师:那假如你是愚公,该怎么劝说自己的儿子? 生 1:儿子,你忘了我们的目标了――“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想想等我们把山移走了, 我们的子孙出门做事再也不用绕远了,那多幸福! 师:出门不用绕远路,出远门坐船也方便,与外边人的交往也方便,是不是?(生笑答 是) 师:这是用未来的美好蓝图来激励儿子。 生 2:我们现在不吃肉,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将来都能天天吃上肉,(大家齐笑),把山移 走了,他们将来还能吃到许多的好东西呢。 师:嗯,现在的吃苦是为了将来的美好。谁还能换一种角度来劝说? 生 3: 生 4:想想京城氏那母子俩,还有村里边好多人,都支持我们,对我们抱有那么大的期 望,如果我们移山不成功,他们得多难过呀。 师:为千万人,虽苦,吾往之。这是一种崇高的情怀。 师:我们再来看另一幅想象的画面: 师表情演读文字。 师:愚公的孙子在移山的过程中,累了,乏了,懈怠了,坚持不下去了,你们觉得这 个场景有可能出现吗? 生:有可能。 师:假如你是愚公,该怎么劝说自己的孙子? 生 4:孙子,不用叹气。你想想我们家族的人会越来越多,村里支持我们的年轻人也越 来越多,而大山一直这么高,总有一天,我们一定会把它挖平的! 师:"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生 5:你看看爷爷这么大年龄了,天天和你们一起干,也没说累呀。还有邻居京城氏家 那个小男孩,每天干活都开开心心的。你不会连爷爷和那个小孩子都不如吧? 师:身边的榜样,总是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生 6:你看看咱们都挖了五年了,太行山的那一角都被我们挖平了。如果你现在撂挑子 不干,我们之前不白干了吗?只要是对的事,咬紧牙关都得坚持下去。 师:嗯,半途而废,会功亏一篑。只要坚持,就会无限接近目标。 六、愚公精神的丰富内涵 师:假如我是愚公,我会劝道:"孙子,累了咱就歇歇,移山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急不得。 按咱们的计划,每天干完每天的活,不知不觉间你就会发现,山会越来越小的。 师总结:刚才大家的发言非常精彩,其实愚公所劝说的语言,恰恰就是愚公精神的一 种外显。现在老师将你们的发言提炼总结一下,看看和你们刚才所讲的都一致吗? (投影展示) 愚公移山的成功密码 明晰的目标 利他的情怀 坚定的信念 亲友的支持 乐观的心态 榜样的力量 (师读一遍) 师:这些角度,刚才你们发言都提到了,了不起!这是愚公移山的成功密码,也是愚公 精神的内涵。我们再来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边板书边讲解:目标,情怀,信念,支持,心态,榜样,这些精神力量层层加持, 汇聚成"移"山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之大,使山神畏惧,使天地感动。 师:有人说太行王屋二山,最后还是靠神力移走的,这是愚公的幸运。你们认同吗? 生:不认同。努力是幸运的代名词。 师:说得好!正所谓――自助者 生:天助之 师:精诚所至―― 生:金石为开 师板书,讲解:文中说"帝感其诚",发心之诚,做事之诚,才会感天动地,创造奇迹。 师:老师写了几句感悟,大家齐读一下 (投影展示)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只要你 心中有梦 眼里有光 行中有善 脚下有力 终将会 惊天地 感神灵 创造生命的奇迹 师:愚公的这种精神,毛主席曾经给予了最凝练的概括―― 下定决心, 不怕牺牲, 排除万难, 去争取胜利。 师:其实愚公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毛主席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政论性的文章―― 《愚公移山》 (投影展示) 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 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 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 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一毛泽东《愚公移山》 师:你心中的大山具体是怎样的?想到什么办法来移走它吗?相信这篇文章,会带给 你很多启示。课下静心思考梳理一下,请以“移走我心中的大山"为题,写一篇文字, 我们下节课交流。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