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垂线
课题 5.1.2 垂线 第 2 课时
课型 概念课 备课人 时间
课 标
要求
理解垂线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掌握基
本事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教 材
分析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相交之后的一节课,是相交的进一步学习,这节课内
容包括一个定义,一个事实是后继学习推理的重要依据,内容较简单。
学 情
分析
学生已学习几何图形初步,对图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且也
接触了大量直角图例,也具备了一定作图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大
量结合具体图例让学生体会,加强学生对其概念的理解,做垂线时一定
要做好示范,画图时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以促进知识的掌握,
垂直定义蕴含的推理要给学生简绍,学生对推理刚刚接触,老师要多解
释。
教 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文字语言与几何语言表述垂直的定义
2、能画出已知线段、射线、直线的垂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学以及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
能力
2、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动手观察、操作、推断、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
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教学
重点
重点:垂直的定义,垂线的画法
难点:结合具体图例画垂线
教 学
方法
启发式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环
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 1 出示问题:(1)∠AOC 的对顶角是哪个角?
(2)∠AOC 的邻补角有几个? 是哪几个角?
2.当∠AOC=90°时,∠BOD、∠AOD、∠BOC
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新课引入,由问题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
3.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5.1.1 相交线
2 1、 出示自学指导(见 ppt3)
自学课本 P3-5 页练习前,思考下列问题:
2 .什么是垂直?什么是垂足?
②.如何用几何语言表示垂直?
3 .你能列举一些生活中垂直的例子吗?
④.第 4 页的探究你会做吗?你会画出已知直线
的垂线吗?
4 .由第 4 页的探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⑥.请你试着做一下第 5 页练习。
1、学生带着问
题自学教材,思考、
解决自学问题,然后
提出疑问,分组讨论
解决共同的疑问;
2、完成相应的自学
检测,针对练习的过
程,再次提出疑问并
讨论解决。
3 反馈指导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_____时,
我们称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其中一条直线是
另一条直线的_____,他们的交点叫做_____。
2、垂直用符号 来表示,若“直线 AB 垂直于
直线 CD,垂足为 O”,则记为____________并在
通过相应的练习检
查学生学习效果;收
集存在的主要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解
决问题,然后进行综
合点评
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
3、用几何语言表示:
方式⑴ ∵ ∠AOC=90°
∴ AB_____CD,垂足是_____
方式⑵ ∵ AB⊥CD 于 O
∴ ∠AOC=______
4、垂线的画法
(1)已知直线 l,作 l 的垂线。这样话 l 的垂线可
以画几条?
(2)已知直线 l,作 l 的垂线。这样话 l 的垂线可
以画几条?
小结: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 课堂练习
1、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都相等时,
这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所示,直线 AB⊥CD 于点 O,直线
EF 经过点 O,若∠1=26°,求∠2 的度数.
3、如图 2,AO⊥BO,O 为垂足,直线 CD 过点
O,且∠BOD=2∠AOC,则∠BOD=________.
课堂知识巩固
5 课堂总结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_____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其中
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________,他们的交点
知识梳理
叫做_________。垂直用符号____来表示
2、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_直线与
已知直线垂直。
3、垂线的画法:——————————————————
板书
设计
5.1.2 垂线
垂直的定义: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我们
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
点叫做垂足。 垂直用符号“⊥”来表示
垂线的画法:1 放: 放三角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放在已知直线上;
2 移:移动三角板到已知点; 3 画线:沿着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画出垂线.
垂线的性质 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练 习
与
检测
当作业布置
ABC 组: 课本 P8 页 3-6、12 题.
D 组: 课本 P8 页 3-6 题.
课 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