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考点一 化学式或化学计量数的推断
例 1 银器发暗是因为形成了黑色的 Ag2S。欲使银器变亮,可先用洗衣粉洗去表面油污,再把它和铝片放入碳
酸 钠 溶 液 中 共 煮 , 至 银 器 恢 复 银 白 色 时 , 取 出 银 器 , 用 水 洗 净 即 可 。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2Al+3Ag2S+6H2O 6Ag+2Al(OH)3+3X↑,X 的化学式是 ( )
A. H2S B. SO2
C. SO3 D. O2
考点二 推断某反应物、生成物的元素组成
例 2 [2020·郴州]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 3. 2 g 氧气,生成 4. 4 g 二氧化碳和 1. 8 g 水。下列判断
错误的是 ( )
A. 该化合物的质量为 3. 0 g
B. 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方法点拨】(1)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2)解题方法:列表法。
列:元素种类 Al O Ag H S
数:原子个数
反应物 2 6 6 12 3
生成物 2 6 6 6 0
算:差值 0 0 0 6 3
C. 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2∶4∶1
D. 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0%
考点三 推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例 3 已知 A+3B 2C+2D,现将 14 g A 和足量 B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 44 g C 和 18 g D,则参加反
应的 A 和 B 的化学计量数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下同),A 和 B 质量比是 ,B 和 C 的相对分子
质量之比是 。
考点四 分析微观示意图
例 4 [2020·重庆 B]雷电交加的天空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可用如图 1 所示的模型图表示。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
图 1
【方法点拨】(1)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
(2)解题方法:推断某物质中所含元素种类时,以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进行分析。如某未知物在氧气中燃
烧,产物已知,求该未知物中所含元素种类时,根据生成物中所含元素种类,可初步确定该物质中一定含
生成物中所含元素(氧除外),对于是否含氧元素,则需要通过计算进一步判断。
【方法点拨】(1)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方法:根据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求出一种未知物的质量,进而可求得两种物质的质量
比;根据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就可以求出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
量之比。
A. 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物之间分子个数比为 1∶1∶1
考点五 表格及数据分析型
例 5 [2020·随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
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9 X 7 6
反应后的质量/g 1 2 29 24
A. X 的数值为 32
B. 若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 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11∶9
D. 若丁为水,则甲或乙必定为酸或碱
【方法点拨】(1)抵消微观示意图中反应前后相同的粒子。
(2)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判断,如反应类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物质的种类、反应前后
分子个数的变化等。
【方法点拨】(1)根据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可求出未知量。
(2)计算出各种物质减少的质量或增加的质量。
(3)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未参与反应的杂质。
(4)推断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典题训练
类型一 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化学式
1. [2020·衡阳]“84 消毒液”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l2 NaClO+NaCl+X。则 X 的化学式是( )
A. ClO2 B. H2 C. H2O D. Na2O
2. [2020·湘西]煤中含有少量的硫元素,在煤中加入 X 可有效防止煤燃烧时生成的 SO2 对大气造成污染,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X+2SO2+O2 2CaSO4+2CO2,则 X 的化学式是 ( )
A. CaO B. Na2CO3
C. Ca(HCO3)2 D. CaCO3
类型二 根据化学方程式求某一物质的质量
3. [2020·黄冈]将 69 g 酒精(C2H5OH)点燃,酒精燃烧全部变为 CO、CO2 和 H2O,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
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64%,则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 ( )
A. 136 g B. 64 g C. 112 g D. 48 g
类型三 微观示意图型
4. [2020·扬州改编]一定条件下 CH4 可与常见物质 M 反应,生成 Cu2O、CO2 和 H2O,参加反应各物质系数之
比为 1∶8∶4∶1∶2,同时放出少量热,反应原理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2
A. M 物质中一定含铜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或氢元素
B. 理论上反应每生成 44 g CO2,同时生成 18 g H2O
C. 理论上每 16 g CH4 参与反应,可生成 44 g CO2
D. M 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比 Cu2O 中的高
5. 如图 3 是一定量的 B2 和 AB 在一定条件下混合以及混合结果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3
A. 反应得到的生成物有两种
B.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3∶2
D.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类型四 表格及数据分析型
6. [2020·盐城]将一定质量的甲醇(CH3OH)和氧气(O2)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冷却、测得
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
物质 CH3OH O2 H2O CO2 X
反应前质量/g m 12. 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10. 8 8. 8 n
A. m>n
B. X 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C. 无法判断 X 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D. 生成物中 C、H 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1
7. [2019·滨州]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质量分数如图 4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 4
A.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8∶1
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参考答案】
考点突破
例 1 A
例 2 C
例 3 1∶3 7∶24 8∶11
例 4 D [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
N2+O2 2N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物之
间分子个数比为 1∶1∶2;该反应由两种单质生成了一种化合物,是化合反应;该反应是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了
一种化合物,故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例 5 C
典题训练
1. 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 X 的化学式为 H2O。
2. 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可知 X 的化学式为 CaCO3。
3. 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种类不变,可知所得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69
g×
12×2
12×2+1×6+16
=36 g,因为所得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4%,则碳元素质量分
数为 100%-64%=36%,则所得气体的质量为
36 g
36
%=100 g;酒精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69 g×
1×6
12×2+1×6+16
=9 g,水中氢
元素的质量全部来自于乙醇,则生成的水的质量为
9 g1×2
18 ×100
%
=81 g,所以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 100 g+81 g-69
g=112 g。
4. C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8M 4Cu2O+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 M 的化学式为 CuO;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理论上反应每
生成 44 g CO2,同时生成 36 g H2O;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理论上每 16 g CH4 参与反应,可生成 44 g CO2;
M 为 CuO,CuO 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低于 Cu2O。
5. D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得到的生成物有一种;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所以反应前后一
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参加反应的 B2 和 AB 的分子个数比为 1∶2;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
于化合反应。
6. C 7.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