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复习分层训练:第二单元课时2氧气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复习分层训练:第二单元课时2氧气

ID:688707

大小:336.8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时 2 氧气 夯实基础 1. [2020·衡阳]在化学实验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非常重要。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 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2. [2020·江西]医疗急救中输氧,其中“氧”指的是 (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臭氧 D. 二氧化硫 3. [2020·扬州]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常状况下,O2 是无色气体 B. 相同条件下,O2 的密度大于 CO2 的 C. 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 O2 D. O2 能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 4. [2020·苏州]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氧气可供给呼吸 B.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 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5. 下列有关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有两种物质参加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B.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D. 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6. 如图 1 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 1 A. S、P 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 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 Fe 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 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7. 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图 2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 (2)图 2 所示的仪器中,①的名称是 ;组装氧气发生装置时,应选择 (填序号)。 (3)研究显示: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 36%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验满时采用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的方法 (填“可靠”或“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 集气法。 拓展提升 1. 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 只有一种物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D. 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 2. 下列变化中后者一定包括前者的是 ( ) A. 分解反应、化学反应 B. 化学反应、化合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化学反应、缓慢氧化 3. [2020·无锡节选]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对比实验来比较 MnO2、CuO 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 果,所用实验装置如图 3 所示。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 实验 1 5 mL 4% 粉末状 MnO2 0. 2 g 实验 2 5 mL 4% 粉末状 CuO 0. 2 g 图 3 (1)实验 1 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有:氧气体积和 。 (3)实验时,分别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注入盛有催化剂的小试管中,测量并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中发现 U 形 管内右侧液面上升,原因是 。 (4)结论:MnO2 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 CuO 好,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 4. 如图 4 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4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 不变。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有以下操作步骤:①固定装置, 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⑥熄灭酒精灯,⑦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其 正确排序是 。 实验时要求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 ,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4)用 D 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但实验室一般不采用 D 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用 C 装置 收集氧气时,等水中的导管口有 时开始收集。 5. [2019·安徽]某兴趣小组对 KClO3 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 5 所示装置完 成表中实验。 图 5 编号 KClO3 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 50 mL O2 所需时间/s 实验 1 5 - - 171 实验 2 5 MnO2 0. 5 49 实验 3 5 Fe2O3 0. 5 58 实验 4 5 KCl 0. 5 154 (1)设置实验 1 的目的是 。 (2)表中所列 3 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 (3)写出 KClO3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4)由实验 1 和实验 4 可知,KCl (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 1 再继续收集 50 mL 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 171 s,解释原因: 。 (5)要比较 KClO3 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 50 mL O2 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 间内 。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 A [解析]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硫在氧气 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由红色逐渐变 成黑色。 2. A [解析]医疗急救中输氧,输的是氧气,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3. B [解析]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氧气的密度;由于氮气 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可用于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氧气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 4. B [解析]氧气可以供给呼吸;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但氧气不易溶于水;植物的光合作 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条件下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氧 气能支持燃烧,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可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5. B 6. C [解析]S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物质在氧 气中燃烧和发生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 7. (1)催化作用 (2)漏斗 ②③⑤ (3)不可靠 排水 [解析](1)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 气,不需加热,组装发生装置时应选择②③⑤。(3)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 36%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 此,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不可靠;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用排水 法。 拓展提升 1. B 2. A [解析]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则后者一定 包括前者;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则前者一定 包括后者;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并不都是化合反应,则后者不一定包括前者;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得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 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则前者一定包括后者。 3. (1)2H2O2 2H2O+O2↑ (2)产生等量 O2 所需要的时间 (3)反应放热 (4)产生相同体积的氧气时 MnO2 所用的时间短(合理即可) [解析](2)实验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有:氧气体积和产生等量 O2 所需要的时间,因为可通过测定收集相同体 积的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来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3)实验过程中发现 U 形管内右侧液面上升,可知大试管内压 强增大,温度上升,说明过氧化氢加入催化剂后生成氧气时会放出热量。(4)MnO2 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 果比 CuO 好,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产生相同体积的氧气时,MnO2 所用的时间短。 4. (1)试管 酒精灯 (2)B 2H2O2 2H2O+O2↑ 催化 质量和化学性质 (3)A ④②①③⑤⑦⑥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集满 收集的氧气不纯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5. (1)对照实验 (2)MnO2 (3)2KClO3 2KCl+3O2↑(合理即可) (4)有 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催化剂 KCl 越来越多(合理即可) (5)收集氧气的体积(合理即可) [解析](1)设置实验 1 的目的是与其他组实验对比。(2)收集 50 mL O2 所需时间越短,说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越 佳,三种物质中用 MnO2 作催化剂收集氧气所需的时间最短,故催化效果最好。(3)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 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4)对比实验 1 和实验 4 可知,KCl 能缩短收集氧 气的时间,故有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 1 再继续收集 50 mL 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 171 s,是 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氯酸钾分解生成的 KCl 越来越多,加快了反应速率。(5)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氧 气体积,可以比较反应速率,从而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