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二课时)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二课时)

ID:688695

大小:45.4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的关系。 2.掌握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操作方法。 3.掌握溶液酸碱度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课前预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一定不能形成原子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变红,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相等的氧化镁和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比为 2:1 B.质量相等的硫和碳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硫比碳消耗氧气的质量大 C.硝酸铵和氯化钾的混合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 14%,该混合物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40% D.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不会出现蓝色沉淀 3.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铝的“自我保护”: 22Al O 2AlO  B.酸雨的形成: 2 2 2 3CO H O H CO  C.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3 3 2Al(OH) 3HCl AlCl 3H O   D.超氧化钾(K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氧气: 2 2 2 3 22KO CO K CO O   4.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归纳总结,下列总结的内容正确的是点燃 A.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 X+2O2 = 2CO2+2H2O,可推测 X 的化学式为 2CH2O B.宏观与微观:CO 和 CO2 元素组成相同,二者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C.模型与推理: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探究与创新:探究一种新的化学原理,只用水就可以加工成乙醇 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6.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途径之一、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硬铝与铝的硬度 B.用燃烧铁丝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可以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与异味 D.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实验,可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7.下列化学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8.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宏观与微观:CO 和 CO2 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B.模型与推理: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变化与守恒:依据质量守恒定律,1g Mg 和 1g O2 充分反应可得到 2g MgO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 H2O2 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9.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结果中,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则也可以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则可作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C.若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则该物质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D.中和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0.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2 的溶液显酸性 B.pH=7 的溶液显中性 C.溶液的 pH 由 5 变成 2,其酸性减弱 D.pH>10 的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为碱性太强 【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一、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pH 来表示,pH 的范围在 ~ 之间。 2.溶液呈酸性时,pH 7,pH 越小,酸性越 ;溶液呈碱性时 pH 7,pH 越 ,碱性越强;溶液呈中 性时 pH 7。 3.正常雨水的 pH 7,显酸性,其理由是 。人们通常把 pH< 的雨水称为酸雨。土壤的 pH 范围在 pH<4 或 pH>8,农作物难以生长。 二、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1、利用酸碱指示剂我们只能判断_______,也就是说判断是酸还是碱,但不能判断_______,也就是说酸碱性的 程度。溶液的酸碱度用_____表示,其范围通常在________之间。 2.酸性溶液的 pH____7;碱性溶液的 pH____7;中性溶液的 pH____7。 三、测定 pH 的实验 1.测定 pH 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读数只能读出 1~14 的 。 2.步骤: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 pH 试纸,,取一支洁净的 蘸取少量 ,滴在 上,把 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 比较,便可知溶液的 pH。 3.展示生活中一些用品的酸碱性: 物质 HCl NaOH 橘汁 糖水 牛奶 番茄汁 pH 酸碱性 物质 肥皂水 汽水 自来水 唾液 草木灰 洗洁精 pH 酸碱性 四、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①工业;②农业;③环保;④卫生。 互学探究 一: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活动与探究】 用 pH 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 pH 测定方法:在 或 上放一小片 pH 试纸,将被测液 ,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即可得出被测液的 pH。 (1)测定几种酸或碱的稀溶液的 pH PH PH pH 稀硫酸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2)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 pH,说明它们的酸碱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生活中的一些物质进行实验) PH 酸碱性 pH 酸碱性 橘汁 汽水 糖水 自来水 牛奶 醋 番茄汁 酱油 肥皂水 洗洁精 【归纳总结】现在我们归纳一下用 pH 试纸测 pH 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方 法 注意事项(主要原因) 1.用玻璃棒取液滴在 pH 试纸上 不能把纸放在试剂瓶里(防止污染药品) 2.立即读数 准确读数(时间一长,pH 试纸会变色) 3.取整数值 更符合实际 二、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 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 pH 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 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酸雨的 pH ),可以了解 。 4.测定 或 的 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活动与探究】你在选择洗发水时,有什么尺度和标准吗? 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完成课本 64 页实验,填写实验结果: 在不同 pH 溶液中浸过后 pH=1 pH=4 PH=7 pH=10 pH=13 观察各束头发的光泽 分别取一根头发,用两手拉直至拉 断,记录拉断的难易程度 仔细观察,我们得出的结论是:pH=1 和 pH=13 时,头发受损最大。用手触摸,能感受到浸入 pH=1 和 pH=13 里 的头发确实变得粗糙了。用弹簧测力计更能准确地测出拉断的难易程度,我们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用双股套在弹簧秤的 勾上,另一端用镊子夹紧并绕几圈,再均匀用力,直到拉断,怕数据不准,我们还取了几次的平均值 。这是我们组所测 的数据。(展示数据) pH=1 PH=4 pH=7 pH=10 pH=13 拉力(N) 2.2 2.8 3.4 2.5 2.0 【交流讨论】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对你选择洗发液有什么启示? 【讨论】 1.若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酸溶液的 pH,测量结果将比实际值偏 (大还是小?),若来测碱溶液的 pH 值呢? 2.⑴分别向酸或碱的溶液中加水,酸的 PH 会 ,(增大还是减小?)碱的 pH 会 。他们的 pH 会等于 7 吗? 酸碱性会变吗? ⑵向酸或碱中加入酸碱性相通、pH 不同的溶液,溶液的酸碱性 (会不会)发生变化,混合后溶液的 pH ⑶加酸碱性相反的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 是否可能等于 7?若加入的酸溶液过量,原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碱溶液 过量呢? 【归纳】 一、测定 pH 值的方法: 1.测定方法 : 二、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 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 pH 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 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酸雨的 pH ),可以了解 。 4.测定 或 的 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思考】你在选择洗发水时,有什么尺度和标准吗? 【实验探究】课本 P63,“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在不同 pH 溶液中浸过后 pH=1 pH=4 pH=7 pH=10 pH=13 观察各束头发的光泽 取一根头发,拉断的难易程度 【结论】pH= 和 pH= 时,头发受损最大。 补充:用弹簧测力计更能准确地测出拉断的难易程度,用双股套在弹簧秤的勾上,另一端用镊子夹紧并绕几圈,再 均匀用力,直到拉断。(可以取几次的平均值) pH=1 pH=4 pH=7 pH=10 pH=13 拉力(N) 2.2 2.8 3.4 2.5 2.0 【讨论】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对你选择洗发液有什么启示? 【应用】 1.一般人洗发时应选择质量好的弱碱性洗发液。 2.正常人头皮及毛发显弱酸性(pH 范围在 4.5~5.5 之间),如果使用碱性过大的洗发水时,头皮和毛发酸碱平衡会 遭到破坏,有利于某些不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会导致头皮细胞的过度角化,引起头皮干燥,脱屑增多及毛发变脆, 容易开叉等现象。 3.烫发或直发时,一般用到的试剂是碱性,如:氨水、氢氧化钠等,故做过此类美发的人最好用偏酸性的洗发剂洗 头,以便头发能恢复正常的酸性状态。 4.在碱性环境下头发更易损伤,我们以后洗发时要多用水清洗几次。 【课后练习】 1.“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pH<7 的溶液呈酸性,则 pH<7 的雨水是酸雨 B.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C.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都是离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根据物质的组成或结构及化学反应原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 与 Cl 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两种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B.2mL 氢氧化钾溶液与 1mL 硫酸溶液一定恰好完全反应 C.H2O 与 H2O2 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D.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都是由碳原子构成 3.“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一定是氧化物;③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 AlCl3 和 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 FeCl3 和 H2;④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 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 A.① B.①③ C.①②④ D.全部 4.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 X+2O2 点燃 2CO2+2H2O,可推测 X 的化学式为 C2H4O B.模型与推理: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宏观与微观:O2 和 O3 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5.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氢氧化钠沾在皮肤上,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 C.水基型灭火器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及气体的失火 D.废弃塑料制品尽量回收利用,这样可以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节约石油资源 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 C.活泼金属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7.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 的原因:CO2+H2O=H2CO3 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Cl=MgCl2+H2O C.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 3 2CaCO CaO+CO 高温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 8.“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 物一定是氧化物③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 AlCl3 和 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 FeCl3 和 H2④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 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A.① B.①③ C.①②④ D.全部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 H2 前一定要验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化学方程式 2 2 22X 2O 2CO 2H O  点燃 ,可推测 X 的化学式为 C2H4O2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CO 和 CO2 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氧化铜能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11.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1)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有关。 (2)制备手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可以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 SiO2)制得,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3)防疫期间,人们常用 84 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对生活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工业上制备 NaClO 的反应原理为 2 22NaOH+Cl =X+NaClO+H O ,则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 (4)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填溶质名称)来止痒。 (5)煤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氮、_____(填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 会形成酸雨。 12.人体胃液中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胃液的 pH 通常在 0.9~1.5 之间。医生给病人甲开的药物成分中含有氢 氧化铝[Al(OH)3],给病人乙开的药物成分中含有盐酸(HCl),试回答: (1)病人乙服用的药物,可用一种常见的调味品代替,这种调味品是什么?_____ (2)请判断病人甲患病原因是什么?_____ (3)写出用 Al(OH)3 治病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3.会用化学眼光看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知识后应有的素质。请结合下列材料填空。 材料一: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够燃烧,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微弱的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火焰为明亮的蓝紫色,生 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1)在做硫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要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饮用硬度较大的地下水(含一定量的 Ca(HCO3)2、MgSO4 和少量的 FeCl3)会影响健康。新买的铝壶用来烧 水时,内壁被水淹没处有黑色物质生成,底部则有白色物质生成。 (1)黑色物质是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白色物质是水垢(主要成分是 CaCO3 和 Mg(OH)2),其中用盐酸除去 Mg(OH)2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14.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通常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剂的是___________。患胃酸过多症的病人服用含 Mg( OH)2 的药物后,所产生的盐类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15.把与盐酸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混合后,滴入石蕊,溶液颜色为___________;一定量的盐 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现将氢氧化钠换成等质量的氢氧化钾,则反应后的溶液呈___________性。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D 2.C 3.C 4.B 5.B 6.B 7.A 8.A 9.D 10.C 【课后练习】 1.D 2.B 3.D 4.C 5.C 6.B 7.A 8.D 9.A 10.C 11.压强 +4 NaCl 醋酸 SO2 12.食醋 胃酸过多 3HCl+Al(OH)3= AlCl3+3H2O 13.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小 3 3Al FeCl Fe AlCl   2 2 2Mg(OH) 2HCl MgCl 2H O   14.干冰 MgCl2 15.红色 酸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