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物理 年级/册 九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十七章 第二节 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形式的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知识点本身逻辑复杂:首先学生需要明确,电源是产生电压的原因,有了电
压之后闭合回路才会产生电流,在理解欧姆定律的变形式时,容易把电阻和
电流的计算式,也当成有正比反比关系的表达式,容易出现知识性错误。
难点分析
学生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在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的时候,需要学生理解
什么是同一性、什么是同时性,在加上电路中需要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
律和电流规律,容易乱而导致分析错误。
教学方法 1. 通过实例判断来加深对变形式含义的理解
2. 通过实际计算对欧姆定律的使用加以理解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即,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而,当电压一定时,通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早在 19 世纪 20 年代,(照片)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就通过大量的探究发现了这个规律,并且他
在此基础之上还对它们进行了归纳总结,进一步的到了著名的欧姆定律,即,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
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用公式可以表示为,I 等于 U 比 R,这个公式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同学们
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单位的“统一性”
即,同学们在使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都必须换算成国际单位制中
的单位来进行计算,这样才能保证单位的统一。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电
阻的单位是欧姆。所以 1A 就等于 1V 比 1Ω。
2.公式的“同一性”
同一性,他指的是公式中的物理量,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相对于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
他们三者之间是相对应的关系。所以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在假设各个物理量的时候,对于同一
个导体或者同一段电路,他们三个物理量的角标可以用相同的数字来表示,便于我们计算的时候
区分。比如这里流过灯泡的电流 I1,她两端的电压 U,除以灯泡的电阻 R1.
3.同时性
同时性比较好理解,她指的是这里的三个物理量,是对于同一时刻而的,因为我们知道,即使是
对于同一部分电路,由于开关的闭合断开,或者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都会引起电路中电流电
压或者是电阻的变化,所以,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物理量,必须是针对同一时刻而
言的。
最后还有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4.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
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这里同学们肯定会有疑问,什么是纯电阻电路呢?纯电阻电路,
她指的是除了电源外,只有电阻元件的电路,在这个电路中电阻将从电源处获得的能量全部转化
为内能。
没有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比如我们常见的灯泡,滑动变阻器,他们所在的电路在工作过程中,
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所以属于纯电阻电路。可以用欧姆定律来计算。但是,对于电动机,电
风扇等原件的电路,就不属于纯电阻电路了,因为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除了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以外,还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了机械能,所以不能采用欧姆定律来计算。关于纯电阻电路,我们
就介绍到这里,具体的一些电路我们在下一章节的学习中,这里就不多说。也会进一步了解
下面我们来看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
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 I 等于 U 比 R ,我们可以推导出另外两个公式 电压等于电流乘电阻和电阻
等于电压除以电流,这里需要同学们注意 U 等于 IR ,R 等于 U 比 I 这两个公式他们只是欧姆定律
公式的变形,并不是欧姆定律公式的内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只有一个 那就是 I 等于 U 比 R 即 电
流等于电压除电阻,这一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混淆,并且这里给出的两个变形式,只是我们在计算
电压或电阻时采用的数学公式,并没有任何物理意义。
所以我们并不能说 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也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
反比。 这是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她的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这一点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因为在一些
选择题的选项中,经常会出现,需要同学们学会自己判断。
以上就是本节课所讲的重点内容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小结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同
学们在使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欧姆定律的同时性、统一性进行分析,然后再根
据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来进行分析和计算。课后还请同学们多做练习来进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