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复习练习
一.燃烧的定义与条件
燃烧一般性化学定义:燃烧是可燃物和助燃剂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燃烧的广
义定义:燃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燃烧三要素:1. 可燃物
2. 氧气(助燃剂)
3. 温度达到可燃物燃烧的着火点
注意事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会发生改变
例如:升高着火点,降低着火点,着火点降低等这些说法是错误的
二、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
1. 移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三.灭火器的选择
二氧化碳灭火器,常常用于精密仪器和图书馆,档案室
四.选择题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能导电的单质一定是金属
C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2.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 .厨房中管道燃气泄漏,立即开灯,仔细查找漏点
C .档案室内资料着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 .实验台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图书档案着火,应立即使用大量的水灭火
B .如果发现火险,火势较大,应拨打 119 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C .发现厨房燃气大量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
D .在煤炉上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 B .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D .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5.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 .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C .“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 .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补充更多的空气
6.物质世界丰富多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B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 .利用化学研发新药品,可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D .液态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作火箭推进燃料
五.综合题训练
1.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
(1) 通过 B 中白磷不燃烧,D 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________。
(2) 通过 C 中白磷不燃烧,D 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________。
2.某实验探究小组为验证氢气的还原性,在教师指导下:
(查询资料)Ⅰ.反应原理: Ⅱ.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状固体,遇水变
蓝色(实验过程)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图 3
①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 b 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写出 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装置 D 处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④装置 B 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 E 的作用是________。
⑤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为确保实验安全。实验中,需要持续通入一段时间氢气,再点燃 D
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3.如图三为了探究酒精燃烧的现象,点燃酒精灯后,取一根火柴梗平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
约 1-2 秒后取出,请你继续帮忙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点燃酒精灯,将一根火柴横在火焰上方;火柴梗两端最先烧焦.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温度最高.
2.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酒精燃烧生成了________.用手触
摸上一步骤中的烧杯底部;感觉到热.说明酒精燃烧时有________放出.将一只内壁附有澄清石
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石灰水变________.说明酒精燃烧还生成________.
六、燃料的利用与开发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都是混合物,且不可再生能源
煤的干馏: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使化学变化
石油的分馏: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是物理变化
清洁能源:沼气,氢气,酒精(可再生)
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但没有大面积开发使用是因为制取成本
高且储存和运输困难。
酒精燃烧:
甲烷燃烧:
氢气燃烧:
氢气制取原理:
为何不能用浓盐酸,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净
因为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所以可以选取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样的发生装置,但是氢
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所以收集装置选取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保护环境:1.化石能源的充分利用
2. 寻找新能源
七.练习
1.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利用膜法可淡化海水,其原理与过滤的原理相似,都是选择合适的孔径将直径大小不同的粒
子(或颗粒)分开
B .近年来海水因二氧化碳等非金属氧化物的增加而酸化。因为这些氧化物溶于海水中会使海水
pH 值增大
C .海水制镁时,加入石灰乳的目的是将镁离子沉降聚集
D .海水酸化严重将影响珊瑚和其他分泌碳酸钙的海洋生物生存,因为海水氢离子的浓度增加,
这些海洋生物的碳酸钙外壳会遭到破坏
2.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电光源等领域,
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能源
B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而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目前尚不能推广
C .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我国已经在南海海域对可燃冰进行试验性开采
D .作为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应用,如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等
3.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
B .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C .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所以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D .燃烧需要同时具备有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灭火也要同时破坏
这三个条件
4.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 )
A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 .升高木柴的温度
C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 .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
5.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
B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C .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 .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6.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且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96.5%
B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 78%
C .防止金属的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D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如氢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7.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 CO2 , 加剧了大气层的________效应。
(2) 油锅起火可盖上锅盖使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
(3) 大米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________(填名称)。
(4) 儿童患佝偻病、骨骼疏松是因为缺少________元素。
(5) 用铁制作炊具是利用其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_性
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 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为什么水中常有气泡冒出________?
(2) 从灭火原理角度回答,为什么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灭________?
(3) 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涤纶、锦纶(尼龙)和腈纶属于合成纤维,请写出一条合成
纤维的优点________。
9.化学与航天
2019 年 12 月 27 日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以下简称“胖五”)发射成功。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胖五”两种发动机分别采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和煤油、液氧做推进剂,而旧的长征
火箭采用的推进剂是有毒的偏二甲肼(N2H4)和液态四氧化二氮(N2O4),其燃烧时还会因
泄露和不充分燃烧产生大量氮的氧化物。
①“胖五”的两种推进剂中属于可燃物的是________。
②科学家发现,煤在一定条件下加氢制得煤油,称之为煤的液化,属于________变化。
③写出煤油(以 C12H16 为例)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胖五”的两种发动机采用的推进剂优点是________。
(2) 铝合金在火箭制造中被广泛应用。
①铝合金中的铝化学性质活泼,原因是________。
②铝在岩石圈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工业采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_。
10.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________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 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选填字母序号)。
A .煤 B .地热能 C .太阳能 D .核能
(3) 2020 年 6 月 23 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
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 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
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5) 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
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________。
11.化学丰富了人类的生活。(1) 下列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
A.碳酸氢钠 B.木炭 C.氮气 D.硬铝。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①________可用于制造飞机②________可用作冰箱除味剂③________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④________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2)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对青蒿素的研究取得巨大成就而荣获了诺贝尔奖。她用乙醚代替
水成功提取出青蒿素,说明研究青蒿素在不同的________(选填“溶质”或“溶剂”)中的溶解
性很有价值。为了提高药物在水中或油中的溶解性,对其进行了分子结构修饰,说明了物质的
________决定物质的性质。
(3) 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灭火的原理,分析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纸质图书档案失火
的主要原因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