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明清文化的发展同步测试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明清文化的发展同步测试

ID:688535

大小:473.3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二课 明清文化的发展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共 1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央视推出的《国家宝藏》是一档介绍国宝的综艺节目。节目诠释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 精深。下列组图按照所处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 2.国粹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喜爱的文化遗 产。我国传统戏剧种类众多,深受国人喜爱。下列剧种中,因其表演成熟、气势宏美,而成为近代中国戏 曲代表的国粹是 A.越剧 B.楚剧 C.黄梅戏 D.京剧 3.梁启超说: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 下列事实可以印证“第一次”、“第二次”接触的是( ) A.丝绸之路 ;东学西渐 B.玄奘西行;西学东渐 C.马可波罗来华;郑和下西洋 D.开凿云冈石窟;《九章算术》 4.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东西方戏剧大师,都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剧作。以下属于他们的戏剧作品 的是() A.《红楼梦》、《威尼斯商人》 B.《长生殿》、《仲夏夜之梦》 C.《牡丹亭》、《奥赛罗》 D.《桃花扇》、《哈姆雷特》 5.明朝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小华想要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你应该推 荐( ▲ ) A. B. C. D. 6.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 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其思想核心是( )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 C.建立民主共和制 D.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 7.郭嵩焘客观记述了驻外期间所见所闻,有分析西方长处的言论而不被当时人们接受的著作是( ) A.《使西纪程》 B.《四洲志》 C.《海国图志》 D.《盛世危言》 8.下列最能体现“东学西渐”这一文化交流特征的著作是( ) A. B. C. D. 9.请仔细观察秦长城和明长城示意图,下面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A.修建目的都是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B.两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完全相同 C.两者的长度完全一致 D.长城的修建阻碍了两边的经济文化交流 10.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农政全书》﹣﹣徐光启 ②《天工开物》﹣﹣宋应星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 ④《水浒传》﹣﹣施耐奄 ⑤《红楼梦》﹣﹣董其昌 ⑥《西游记》﹣﹣吴承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11.《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堪 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作者笔下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经济繁荣与社会开放 B.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 D.统一国家的建立 12.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C.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13.周杰伦在歌曲《本草纲目》中唱到:“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 伤。”,下列关于历史上《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由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它的作者被称为“医圣” 14.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但当时士大夫不屑一顾,后 来乾隆帝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更不敢印行。1687 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造成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主要是 A.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 B.二人科技成果的价值不同 C.二人的个人影响力不同 D.二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15.明朝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 A.都运用丰富的语言和高超的艺术手法 B.都描绘人间的爱情故事 C.都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D.都具有反封建思想 16.大型史诗电视剧新《三国》因为剧中出现“坦克”“直升机”等穿越镜头,迎来网友们的“板砖”一片;假 如新《水浒传》电视剧组请你做历史顾问,你认为剧中不该出现的场景或道具是( ) A.官军向农民军放射火箭 B.梁山好汉埋伏在一片玉米地里 C.宫廷内举行蹴鞠比赛 D.农民军在元旦时进攻官府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2 分。 17.清朝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承载着由古及今的厚重历史,要深刻了解中国的国情,离不开 对清史的研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在中央设内阁,置六部,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 会议的制约,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设立了什么机构?该措 施有何影响? 材料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 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选集》 (2)材料二所述这个帝国“人为隔绝于世界”指的是哪一项政策?请简要概括此政策给当时中国社会造成 的危害。 (民族篇) 材料三:《清朝疆域图(1820 年)》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为加强对①、②、③地区的管理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各举出一例即可) (文化篇) 材料四:“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威阳之郊所坑者。” ——顾炎武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两项文化措施?其相同目的是什么? (5)请你简要分析“八股之害”。 材料五: (6)结合材料四和材料五,归纳清朝思想文化的特点。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二:“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 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掌握压迫者的力量。” (1)材料一、二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为限制君主权力,他们还提出什么主张? 材料三、1792 年创作的《马赛曲》的歌词中写道: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 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的祖国鲜血遍地.........……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 消灭……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给材料加点部分作出注释。 (3)路易十六被捕后,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结合史实,分析路易十六发出如此“感叹”的原因。 19.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研究科举的历史,有助于正确认识今天的高校招生考试和公 务员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入仕,是 1300 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像当代知 识分子多数参加过高考一样,科举时代读书人从未应过科举的只是少数……无论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 在考试内容和实施环境上有何根本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是相同的……一千多年科 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的解脱人情困 扰,才能较好的选拔人才。 ——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 材料二:“有人于此,一习八股,则心不得不细,气不得不卑,眼界不得不小,意味不得不酸,形状 不得不寒,肚肠不得不腐。”“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 ——摘自(明)张岱《石匮书》 请回答: (1)魏晋时期的政府官员主要来自哪个阶层?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有何优点?近代历史上提出“师夷长 技以制夷”的湖南籍进士是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科举制度最终于哪 一年被废除? 20.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一脉相承延续至今的文明。让我们一起展开历史的画卷,见证往 日的辉煌。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都对游人开放。近年来,莫高 窟游客逐年增长。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 4000 人次,最多时约 7000 人次。 材料二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 和文化繁盛期。 ——美国 罗兹•墨菲的《亚洲史》 材料三 他对金银铜比重的描绘和对油料出油率的统计,都运用了明确的定量概念和比重概念,采 取了“穷究试验”的科学态度,撰写了一部 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他”这样的科学家多出现明清 之际,他们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1)材料一中的“大部分洞窟”是在什么时候开凿的?今年暑假小明也想去参观莫高窟,他该去哪个省? (2)材料二反映了宋代文化呈现怎样的特点?举宋代科技、文化各一例说明美国学者的观点。 (3)写出材料三中的“他”和他的著作?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明清小说有何新特点?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二课 明清文化的发展 同步测试参考答案 1—16 CDBCC DADAC CDDDB 17.(1)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闭关锁国的政策;使清政府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 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3)清朝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八廓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军队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 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顺治帝在位时,册封“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 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1727 年,清朝开始设置 驻藏,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1684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4)焚书坑儒;八股取士;加强思想统治。 (5)限制了人的思想,不利于国家网罗有用人才,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 (6)清朝时期,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小说成为文学主流;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 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科技由发展而停滞;戏剧创作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18.(1)黄宗羲 孟德斯鸠 主张:黄宗羲——废“一家之法”,立“天下之法”。 孟德斯鸠——主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2)“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的祖国鲜血遍地”指的是: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各国君主同法国国 王路易十六相互勾结.发动武装干涉,革命处于危机中。 (3)伏尔泰和卢梭是 17、18 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制。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 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一次伟大实践。1792 年法国大革命废除了君主 制,建立了共和国。路易十六最终被推上了断头台。 19.(1)高门权贵、士族;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或公开、公平、公正);魏源 (2)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1905 年。 20.(1)隋唐(2 分)。甘肃(2 分)。 (2)特点:创新(1 分);繁荣(1 分)。科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或指南针的发明,2 分);文化:宋词 (2 分) (3)宋应星(1 分);《天工开物》(1 分)。多总结(或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出一些近 代科学研究的特点,2 分)。小说的特点:多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 福的意愿(2 分)。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