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

ID:688456

大小:17.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高一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故都的秋》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难点名称 情景交融的理解与运用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从景物入手体味情感:从表层到深层了解景物与情感的内在联系,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学生理解困难,运用困难:缺乏合理的想象,不会推理 难点教学方法 1. 教师应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作用 2. 采取鼓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言: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景语即具有典型特点的景物,情语即情思。具有典型特点的景物中融入了作者深沉的情思,作者的景 思通过写景表现出来,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效果,即为情景交融。 那么,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怎样体现情景交融这一特点的呢?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让我们欣赏《故都的秋》节选部分,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一、学生合理想象,为节选部分画一幅画 二、师生合作探讨:这幅图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色,营造的意境 示例: 师:你能为我们说说你的画里有哪些内容吗? 生:有“芦花”“柳影”“夜月”“日光”“秋草”“碧天”“牵牛花”, 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声音,比如:“虫唱”“钟声”“鸽声” 师:它们有哪些特点呢? 生:我觉得芦花、柳影、夜月、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和秋草应该属于形状; 碧天和牵牛花有颜色;它们是可以用肉眼看到的。 而“西山的虫唱”“钟声”和“鸽声”是可以听到的。 师: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呢? 生:能听到虫唱和鸽声,周围的环境肯定是很清静的,老师老师,我觉得不只是清静,还有些悲凉呢 师:为什么会感觉到悲凉呢? 生:郁达夫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坐在院子里,看碧绿的天色,听驯鸽的飞声是很惬意,可是他多 孤独啊,我替他感到悲凉。 教师总结 明确:你理解的很对,芦花、柳影、夜月、秋光、秋草属于秋形;碧天、牵牛花属于秋色;秋形和秋 色属于视觉描写。虫唱、钟声、鸽声、属于听觉,作者用视觉和听觉手法勾勒出清静、悲凉的画面, 营造了清、静、悲凉的意境。 三、深入探究,学生举疑问难,教师引导 示例: 生:老师,我由《故都的秋》想到了《沁园春·长沙》,发现它们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师:一样的是什么呢? 生:都热爱秋天 师:不一样的又是什么的? 生:毛爷爷喜欢的是橘子洲的秋天,郁达夫喜欢的是故都北京的秋天。 师:只有这一点不同吗? 生:嗯嗯,让我想想。我知道了,毛爷爷喜欢的秋天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可郁达夫喜欢的 秋天是清、静、悲凉的。 师: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生:应该是他们的心情心境的不同吧 教师总结: 你说对了,心境不同,所热爱的景物也就不同。毛爷爷写《沁园春·长沙》的时候,可是胸怀壮 志,雄心勃勃呀,所以他笔下的景物是热闹的、生机勃勃的。而郁达夫当时遭遇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和 不幸,他写出来的作品也免不了让人悲伤呀。郁达夫用清冷的色彩,宁静的声音,幽雅的形态,悲凉 的环境;悠闲的生活共同营造了悲凉的秋色、秋声、秋形、秋味, 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这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情景交融手法。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四、写一写:写景不仅要抓住景物特点,还要突出感情特点,情景交融,方能成就佳作。毛泽东为我 们展示了热闹的、生机勃勃的秋天,郁达夫为我们展示了清、静、悲凉的秋天,同学们,秋天还有哪 些特点呢?赶快写一写吧。 小结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 ,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 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都 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 而作者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 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