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ID:688417

大小:135.5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复习文章多侧面统一的主题,体会马克思的抱负及他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2.复习议论文立意之针对性的分析,掌握学程中涉及的文章句段结构关系的分析 3.理解并初步掌握悼词的特点、结合内容分析本文的特点 二、知识准备 1.文章主题的多侧面统一 请回忆上学期的课文《短歌行》《喜看稻菽千重浪》《赤壁赋》等。 这些文章的主题都是多侧面的统一,既有思想,又有情感活动,理性和感性结合在一起, 完整地表现了作者的个性和人格,给予读者多层次的体验。 2.悼词 悼词指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讲话或文章。 悼词的基本格式可以参照书信,如果不是追悼活动上的发言,也可以适当简化格式。 悼词的文体要素包括:给予死者客观公允,不失体面的评价,指出其一生的事迹、思想、 个性和贡献等;也应适当表现发言者或作者自身与逝者的关系和情感。 如有非常之必要,可谨慎而含蓄地批判其不足,其目的一般不在于指责,而在于勉励生 者(如作者自己)或后人继承逝者的遗志,完成其未尽之务等。 悼词的语言风格一般是严肃庄重的,局部涉及逝者临终情景的表达,应考虑用委婉含蓄 的措辞。 3.文章的结构问题 本课中,我们将系统地学习文章的结构问题。所谓结构,指的就是句段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般来说,文章的结构问题可分为两个方面来讨论,第一是全篇的结构形式,第二是具体的 句段之间的结构关系。 第一,全篇的结构形式。 这个在初中应该已经基本落实,常见者四种,总分式(包括总分总,总分和分总)、并 列式、层进式、对照式。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一些短小的古文,结构形式很单一,有 些就是简单地叙述加上议论,这类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就不十分突出,一般不加以讨论为宜。 第二,句段之间的关系。 词和词,句和句,段和段以及词、句、段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一篇成熟的文章内部, 不存在毫无关系的词句。但是这种关系有强弱之分,我们一般只讨论比较强的关系。高中阶 段总计学习过渡、呼应、点题、点明中心、总起、总结、线索、引出下文、补充(辩证补充)、 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升华主题、体现思路的跃迁以及伏笔(铺垫)—应笔等 13 种情形。 任何关系的判断,都必须以内容的概述或复述为依据。 三、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判断各段表达方式。 (1)__________ (2)-(9)__________ 2.下列对于课文的复述或分析正确的是_____ A.3 月 14 日,马克思停止思考哲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了。 B.在马克思以前,人们总是根据法律、宗教或者艺术等等观念去解释物质资料生产问题。 C.在恩格斯看来,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同等重要的发现。 D.在马克思看来,科学并不是一种探究世界真理的东西,与实际运用关系不大。 E.第 8 段一开头的“这样”,指代马克思创立了第一国际。 3.根据学习提示,和本文悼词的特点,分侧面地概述本文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指出下列各段的中心(请斟酌是否可以用原文表述)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探究 1.用简图表示各段落之间的关系 (“文本依据”指文中表明上下文某种关系的标志性语句,请斟酌是否可以用原文) 2.分析下列文句的作用 (1)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2)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3)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五、课后巩固和迁移 1.第 7 段陈述马克思编辑的各种杂志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六、我的收获和笔记 七、完成时间和质疑 1.本学程完成时间为__________(按分钟计) 2.我还想提出的问题有 (1) (2)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