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电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节的电场。对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已经有了已经有
了较深刻的认识,此刻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认识恒定电场,是符合学生心里特点。
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等势体上电荷的分布和转移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分
析恒定电场形成的过程,并引出了电源和恒定电流的定义和物理意义。教师引导
学生分析思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理解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
2、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一电流
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和分析使学生对电源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方面的理
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生产实践的意识,勇
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难点:电源作用的道理,区分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和在导线中建立电场的速率
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四、学情分折
恒定电流是研究电场的又一跨越,学生具备静电场的基础知识是学习恒定电场
的基础和保证,学生参与了静电场的学习中,对电场研究有了重要性的一定认识,
既充满期待,但是静电场的电势能,电场力做功,让学生觉得知识有些凌乱,因
比,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主动思考,师生共同总结(最
好是教师先听学生的总结,再加以点评,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活跃课果堂气氛,又能减少学生学习物理的恐惧感。
五、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六、课前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水果电池实验器材
七课时:一课时
八、教字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人类通过对静电场的研究不仅获得了许多关于电
现象的知识,而且形成了若干重要的电学概念和研究
方法,成为电学理论的重要基础。
但是,无论在自然界还是生产和生活领域,更广
泛存在着的是电荷流动所引起的效应。那么,电荷为
什么会流动?电荷流动服从什么规律,产生哪些效应?
这些效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进步又起着
怎样的作用呢?
过渡:这节课就来学习有关电流的知识
倾听
倾听,思考
点名本节课
的主题,激
发学生学
习物理的兴
趣,
让学生联系
实际,想想
电流在生产
中的应用,
并勾起学生
对前面静电
场知识的回
忆。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为什么雷吗电闪时,强大的电流能使天空发出耀
眼的强光,但它只能存在于一瞬间,而手电简中的小
灯泡却能持续发光?
过渡: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电源的知识学起,让
我们先回忆一下初中就学过的电流吧。
(三)合作总结,精讲点拨
1、电流(标量)
(1)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
的时间的比值。定义式 I=q/t
(4)单位:安培(A),1A=1000mA=1000000uA
(5)电流的种类
①直流电: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直流电分为
恒定电流和脉动直流电两类:其中大小和方向都不随
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恒定电流方向不随时间改变而
大小随时间改变的电流叫脉动直流电
②交流电:方向和大小翻随时间做周期变化的电流
提问:怎样才能产生持续的电流呢?
2、电源
(1)电源的工作原理
投影图
阅读书第 7
页 第 一 部
分:电流
小组讨论总
结相关内容
学生到黑板
总结小组归
纳内容
其它组进行
补充总结
在教师的引
通过现象对
比,激发学
生 的 求 知
欲。
调动学生的
学 习 积 极
性。
锻炼学生归
纳 总 结 能
力,提高小
组 学 习 效
率。
分别带正、负电荷的 AB 两个导体球,它们的周围存
在电场。如果用一条导线 R 将它们连接起来,分析 A、
B 周围的电场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 AB 两个导体球会
达到什么状态?R 中出现了怎样的电流?
提出问题:如果在 AB 之间接上一个装置 P,它能把经
过 R 流到 A 的电子取走,补充给 B,使 AB 始终保持一
定数量的正、负电荷,情况会怎样呢?
【师生互动,建立起电源的概念。】
板书:电源的定义
导下,分析
A、B 周围的
电场、A、B
之间的电势
差的变化情
况。认识
到,最终 A、
B 两个导体
球会达到
静电平衡状
态。理解导
线 R 中的电
流只能是瞬
时的。
思考:电源
P 在把
电子从 A 搬
运到 B 的过
程中,电子
的电势能如
何变化?电
源发挥了
怎样的作
用?
引导学生讨
论、解释可
能会产生的
现象。培养、
锻炼学生的
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回
答,发表见
解,培养学
生语言表达
能力。
(2)描述电源的参量
【过渡】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电池它们有什么不同
呢?我们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呢?
例举生活中的电源引导学生理解电动势概念的提出。
电动势 (演示水果电池实验,探究影响电动势因素)
不同的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本领
是不同的,物理学中我们用电动势来表示电源的这种
本领。
1 电动势越大说明这个电源将其它形式 能转化为
电能的本领也越大。
②单位:伏特(V), 电动势与电压意义不同,它是
专门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与电路无关。
内阻:电源内部的导体都有电阻,这部分电阻叫做电
源的内阻。
电源的内阻在使用过程中变化较大,一般不在外壳上
标出。
容量:电池的容量越大,产生的电能越多,使用的时
间越长。单位 A.h mA.h
(3)电池发展历史
伏打电池:1800 年伏打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不
到 0.5V)
干电池:碳锌电池(1.5V)、积层电池、碱性电池(容
量大)
锌汞电池(纽扣电池):体积小电压稳定耐高温,含
汞污染环境。
铅蓄电池:可反复使用,约 2V,内阻小。
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约 1.2V,镉污染严重正逐步停
止使用,镍氢电池没有记忆性容量更大。
锂电池:容量最大,是电池史上的飞跃
让学生根据
生活经验提
出自己的想
法,讨论与
电源相关的
可能物理量
观看水果电
池的演示实
验,猜测、
理解影响电
动 势 的 因
素。
阅 读 书 第
10 页 电 池
通过实验激
发学生学习
兴趣,培养
探索精神。
太阳能电池:环保科技,还在发展。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
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
上的小结内容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
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
框 架 。
典例讲练
如果导线中的电流为 1 mA,那么 1 s 内通过导体横截
面的自由电子数是多少?若“220 V 60 W”的白炽
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 273 mA,则 20 s 内通过灯丝
的横截面的电子数目是多少个?
【思路点拨】 根据公式 q=It 计算,注意单位的统
一,记住每个电子所带电荷量 e=1.6×10-19 C.
【精讲精析】 q=It=1×10-3×1 C=1×10-3 C,
设电子的数目为 n ,则:n=q
e
= 1×10-3
1.6×10-19
=6.25×1015 个.
当“220 V 60 W”的白炽灯正常发光时,
I=273 mA.
历史,总结
电池的发展
过程
认真总结概
括 本 节 内
容,并把自
己这节课的
体 会 写 下
来、比较黑
板上的小结
和自己的
小结,看谁
的更好,好
在 什 么 地
方。
感受科技的
发展历程,
培养爱国爱
科 学 的 精
神。
教引导学
生分析题
意,构建物
理模型,培
养学生分析
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q=It=273×10-3×20 C=5.46 C.
设电子的数目为 N,则
N=q
e
= 5.46
1.6×10-19≈3.4×1019 个.
【答案】 6.25×1015 个 3.4×1019 个
【借题发挥】 (1)金属导体中导电的是自由电子,
自由电子所带电荷量 e=1.6×10-19 C.
(2)当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通过导体横截面时,若通过
的自由电子个数为 n,则 q=It=ne.
变式训练 1 一硫酸铜电解槽的横截面积为 2 m2,在
0.04 s 内若相向通过同一横截面的铜离子和硫酸根
离子分别为 5.625 ×1018 个和 4.735×1018 个,则
电解槽中的电流是多大?方向如何?
解析:电解槽中的电流是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分别向
相反的方向运动形成的.所以电流的方向与铜离子定
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都是二价离子,每个离子的电荷
量为
q1=q2=2×1.6×10-19 C.
所以 I=q
t=n1q1+n2q2
t
= 5.625×1018+4.735×1018× 2×1.6×10-19
0.04
A
≈83 A.方向与铜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学生自己分
析 小 组 讨
论,上黑板
演示答题过
程。
培养学生独
立思考问题
能力,养成
小组合作观
念,规范答
题过程。
九、板书设计
1.2 电源
一、电流 二、电源 三、电池历史
定义 电动势 伏打电池
定义式 内阻 干电池
方向 容量 等……
十【教学反思】
通过连接电路的操作性练习来认识电流与电路的关系,电源和用电器在电路中所
起的作用。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指导原则,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实验法、观
察法、分析归纳法、练习法等,培养学生的兴趣、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电
学实验习惯,提高认识电路、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的能力。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