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测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测试题

ID:687972

大小:119.7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共 5 页 2020-2021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 3 章第 2 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共 54 分) 1.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B. 始祖鸟化石证明了爬行类动物是由鸟类进化来的 C. 古代的长颈鹿,因为不断伸长脖子才能吃到高处的树叶,使颈进化得很长 D. 因农药改变了害虫的生活环境,害虫就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2. 地球上最晚出现的植物类群可能是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3. 海带等藻类植物、葫芦藓等苔藓植物和贯众等蕨类植物的共同点是( ) A. 可利用孢子繁殖后代 B. 都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C. 都具有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D. 都生活在水中 4. 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原始单细胞动物 ②古代鱼类 ③原始两栖类 ④原始无脊椎动物 ⑤原始爬行类⑥ 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A. ①④②③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④①②③⑤⑥ D. ①②④⑤③⑥ 5. 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最复杂、最高等的生物( ) 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种子植物 D. 苔藓植物 6. 最先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两条染色体的科学家是( ) A. 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 B. 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C. 英国的博物学家达尔文 D. 奥地利人孟德尔 7.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 ) A. 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B.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C.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8. 下列动物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①鱼类②爬行类③哺乳类④两栖类⑤鸟类 A. ①④②⑤③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②④⑤ D. ①④③②⑤ 9. 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下列有关化石分布情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B. 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C. 化石与地层的先后顺序没有直接关系 D. 不同地层中埋藏的化石差异很大 10. 现在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是(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11. 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物、植物分别是 A. 两栖类、蕨类 B. 爬行类 C. 哺乳类、被子植物 D. 鱼类、藻类 12.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下列成语中所提及的两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 A. 指鹿为马 B. 鸡犬不宁 C. 虎头蛇尾 D. 沉鱼落雁 13. 关于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个体由小到大 B. 由低等到高等 C. 由简单到复杂 D. 由水生到陆生 14. 由生物“进化树”可知,植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苔藓植物和裸子植物 B.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C. 被子植物和蕨类植物 D.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15. 从生活环境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A. 简单到复杂 B. 低等到高等 C. 水生到陆生 D. 用鳃呼吸到用肺呼吸 16. 下列有关潍坊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临朐山蝎与蝗虫一样属于昆虫纲 B. 泥鳅能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也能存活较长时间,属两栖动物 C. 诸城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有关地区找油找矿提供了有较高价值的化石旁证 D. “四大家鱼”中的鲢鱼、鳙鱼属于同一物种的不同品种 17. 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表明,这种动物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由此可以 推断( ) A. 爬行类可能是由鸟类进化而来的 B. 鸟类可能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C. 鸟类与爬行类相互进化 D. 鸟类与爬行类并没有关系 第 3 页,共 5 页 18. 根据生物进化的理论,下列动物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A. 鱼类 B. 爬行类 C. 鸟类 D. 哺乳类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 分) 19.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A. 正确 B. 错误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23 分) 20. 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______. 21. 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 ______、 ______或 ______,由于某种原因被深埋在地层 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它们有规律的出现在不同地质年代的 地层中,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其结构 (填越简 单或越复杂). 22. 现在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_;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________。 23. 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______,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______到陆生。 24. 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生命经历了复杂的进化过程,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有关生物 进化的理论,其中,英国博物学家______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理论的核 心。该学说认为,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_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 择的结果。 25. 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______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26.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_____________到复杂,由低等到_____________,由水生 到陆生。 27. 在研究生物的进化历程中,______ 是非常重要的证据,______ 是最重要的方法. 28.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______到______,由水中生活到______生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29. 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这些生物是经过亿万年的进 化而形成的,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 请分析回谷下列问题: (1)孔雀与青蛙相比,有更多适应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其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__。 (2)孔雀开屏一一自作多情,青蛙恋爱一一吵闹不休,这都是生来就有的,如果 从行为的功能上区分属于______。 (3)银杏由于用______繁殖,所以它更能适应陆地生活。 (4)葫芦藓和银杏同属的分类单位是______。 (5)如果要将图示的七种生物分成两大类,请写出两种分类依据______。 30.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下表是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 查的部分数据表,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 次数 时间 全国人口总数(亿) 占人口百分比 年增长率(%)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第三次 1982.7.1 10.319 51.50 48.50 106.30 2.10 第四次 1990.7.1 11.600 51.60 48.40 106.60 1.48 第五次 2000.11.1 12.953 51.63 48.37 106.74 1.07 第六次 2010.11.1 13.705 51.27 48.73 105.20 0.57 (1)我国人口普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婚姻 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历次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__。(填序号)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2)请在如图坐标图中画出第五次普查的全国人口总数直方图。 (3)1982 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实 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年增长率呈现逐年______趋势。 (4)正常情况下,生男生女机会是均等的,男女性别比例应接近 1:1,而历次人 口普查中,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男性______(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 女性,请你推测,造成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一条即可) 第 5 页,共 5 页 31. 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制了 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 请回答 (1)a 和 b 处应分别填上______。 (2)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 3 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 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见上表)。这 3 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______。 32. 图为“生物进化树”.生物进化树描绘了生物进化的历程,反应出生物进化的观点; 借助这一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学习动、植物主要类群间的进化关系和相关知识。 下面请据图分析回答: (1)观察“生物进化树”,分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生活 在原始海洋中的______,它们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潮湿陆地生活的 原始苔藓植物 和[______]______,部分后者进化成为______植物。 (2)生物进化树所涉及的动物类群,根据______的有无,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 椎动物两大类群;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动物所占的种类和数量最多;脊椎动物中 的______和[①]______属于恒温动物。 (3)纵观生物进化历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______.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