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物理 年级/册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一章第 2 节 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静止与运动相对性的理解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知识点本身内容复杂: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与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当
具体研究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时,学生会处于矛盾状态,物理对生活中的惯
有思维进行系统专业的描述和形成,故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将作为重点
难点分析
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物理思维还未建立、理解和
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该段学生好奇心较大,但探究思维能力较弱,对知识
的提炼和总结能力不够到位。
教学方法
填写示例
1. 通过实验探究和对生活实例分析的方式,理解静止与运动的相对性;
2. 结合实际问题分析理解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的含义;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一段音频,考考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思考:
1.以树为参照物,火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以乘客为参照物,火车是运动的还是运动的?
树 运动
火车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乘客 静止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其实是在判断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要选择参照物。
1.以树为参照物,火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以树为参照物时,火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火车是运动的;
2.以乘客为参照物,火车是运动的还是运动的?
以乘客为参照物时,火车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火车是静止的。
综合而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我们在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我们先来弄清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含义是什么?
1.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含义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同,这就叫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如何理解其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下面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理解、体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实验原理:同一物体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结论不同,从而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实验仪器:画布、小汽车、盒子
实验过程:
1)将放有小车的盒子置于水平桌面上,将画布放于卡槽内安装好(注意:右端短,左端长)
2)确定研究对象为 A 车,参照物为 B 车,向右拖动画布,观察两者之间位置的关系、运动方向的
关系、研究对象为运动/静止,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重复上述操作,完成实验记录。
序号 研究对象 参照物 两者位置关系 两者运动方向 运动/静止
1 A 车 B 车
2 B 车 A 车
3 C 车 A 车
4 A 车 A 车驾驶员
5 A 车 A 车行李
6 B 车 停车标志
7 B 车 C 车
实验现象:
现象 1:现象 1:对于任一物体,一定可以找到一个物体与之有相对运动;
现象 2: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有静止都是相对静止
实验结论: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三、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包括三层含义:
(1) 运动是绝对的
对于任意物体,A 一定可以找到一个物体,B 与之有相对运动
(2)静止是相对的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有的静止都是相对静止
(3)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不同,没有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的描述是毫无意义的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例题:
飞行员在描述飞机俯冲时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 为参照物;月亮躲进云层,是
以 为参照物;顺水漂流时的船相对水 。
分析:飞机与地面越来越近,才有“大地迎面而来”的感觉;月亮是运动的,这时是以云层为参
照物;当船顺水漂流时,船相对于水的位置保持不变,以水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答案:飞机;云层;静止。
小结 要求重点掌握如何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描述是相对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