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在
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
阐述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一部分,本节乃
至整章只是对区域地理进行宏观介绍。
由于该地区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效果,所以学生
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会唱不同民族的歌曲、会跳不同民族的舞蹈。这样
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课题的关系。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说出三江源的位置特点,描述三江源的自然特征。
2.说出三江源是哪些大河的发源地,理解“中华水塔”的含义。
3.了解三江源面临的生态问题,知道保护三江源的重要措施。
★ 过程与方法
探究、讨论和讲授等相结合,增加认同感。
★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
【重、难点】
重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
难点: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知识体系及内在联系】
● 教学活动
说明:本课的教学思想为“分析——归纳——推理”的方式层层递进,感受
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归纳保护该地区的意义和措施。
[导入新课]
三
江
源
地
区
位置及范围
江河的源地
自然保护区的
保护意义和措
施
生态环境恶化
的表现
课件播放三江源地区的视频,配以“高原蓝”,感受那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
画面,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的引领:同学们看到的这组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是哪个区域?这里有奇
异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地下宝藏,灿烂的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更重要的是这
里还有许多未被揭露的自然奥秘,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区吗?下面让我们一
起组成一个旅游团到美丽而神秘的三江源地区。
设计理念及调控:
1.创设师生互动的学习气氛。
2.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讲授新课]
(板书)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一、江河的源地
师:欣赏四幅图片——“大美三江源”地区图片。
生:欣赏交流。
(过渡)
活动内容及形式:读“三江源地区”的范围及位置分布图,思考问
题:
1、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
2、该地区的范围?
生:读图交流讨论。
师:归纳总结。
(板书)
(一)、位置及范围
1、位置:31°N-36°N; 90°E-102°E。
2、范围:位于青海省南部,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确定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
活动内容及形式:读“三江源地区”的河流分布图,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该地区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2、该地区雪山冰川众多的原因是什么?
生:读图讨论交流。
师:归纳总结。
(二)、发源地及雪山冰川众多的原因
1、成为发源地的原因:海拔高,雪山冰川融水提供河流的最初水
源。
2、雪山冰川众多的原因:海拔高。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找出地理现象背后存在的本质。
(板书)
(知识巩固)
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是( ) ( ) ( )
源区的总称。
2、江河的最初水源是 ( )。
3、( )和( )三江源区重要的调蓄器。
(阅读材料)
1、“三江源地区”的世界之最。
2、“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全面了解“三江源地区”。
(活动探究) 探究“黄河”的源头。
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过渡)
(板书)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活动内容及形式: 读“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图片”,思考问
题:该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表现有哪些?
生:读图交流。
师:归纳总结。
(板书)
(一)、“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表现。
1、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缩小。
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生态环境的恶化。
3、水土流失 ,草地沙化 ,虫鼠猖獗 ,野生动物锐等减问题突出。
(设计意图) 由图片可知──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有过度放牧,草
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等。图片与文字一一对应,使
学生印象更深刻。
(过渡)
师:引导学生思考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措施。
生:交流讨论。
(板书)
(二)、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措施
1、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2、退耕还草(林), 全面禁猎, 禁采沙金 ,休牧育草 ,实施天然林和天
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设计意图) 关于三江源地区的保护意义这个重点的突破,是由学生先说,然
后用教材原文补充,增强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完整性。
(知识升华) 分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三江自然保护区的区别。
(随堂练习)
1、下面词语描述的不是三江源地区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高悬 B.湖泊星罗、沼泽密布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2 、 三 江 源 自 然 保 护 区 中 的 三 江 , 除 长 江 以 外 , 另 外 两 条 指 的 是
( )
A.黄河、澜沧江 C.黄河、珠江
B.黄河、雅鲁藏布江 D.珠江、塔里木河
3.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 )
A.三江自然保护区 B.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C.索南达杰自然保护区 D.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及其价值,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的好习惯。
[课后作业] 《学海风暴》P21——23 (3——9 小题)
● 板书设计
第三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二、江源地区的保护
“中华水塔”
一、江河的源地
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
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措施
江河的最初水源
位置及范围
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
● 教后反思
本节课内容为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内容以《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为例,通
过案例的探讨与分析,让学生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价值及存在的问题,理解其保护的措
施,通过对三江源地区环境保护的讨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
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