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1.1《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1.1《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ID:687902

大小:3.5 MB

页数:8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 1 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西北地区”知识结构与前文“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基本类似,学习方法也 大同小异。本节分为“草原和荒漠”、“牧区和灌溉农业区”两大框题。第一框题首先穿 插西北地区的“沙漠景观图”和“草原景观图”,通过视觉感知来吸引眼球,然后再利用 “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来引导认识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等自然特征。接着引入“西北 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究西北地区地表景观变化规律及其原因这一 章节难点。第二框题“牧区和灌溉农业区”重在成因分析和特色农牧业介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西北地区范围以及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在地形图上找出西北地区的界线、主要地形区,通过课堂探 究,总结归纳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并运用资料简单分析其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树立爱护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及其 他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图文资料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课件展示古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朗读古诗,思考问题: 古人诗句中展示了西 北地区怎样的自然特 征? 通过古诗意 境体验西北 地区突出的 景观,初步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展示草原与荒漠图片。 体会草原与沙漠并存 的景观 受那里的自 然环境特点, 为新课学习 铺垫 活动一:析图 归纳探位置 1.展示西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图和西北地区范 围图。 引导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地图,找出大兴安岭、 昆仑山、阿尔金山、长城等地理事物。请描述西 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出示问题:西北地区包括哪些省区和相邻的国 家? 补充:与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 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相邻。 1.读图析图,归纳整 理:西北地区主要位于 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 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 以西,长城、昆仑山- 阿尔金山以北。 2.展示交流:包括内蒙 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 区和甘肃省北部。 培养学生的 读图、析图能 力和展示表 达的能力 活动二:合作 探究说特征 1.探究自然环境 ——地形地势 展示西北地区地形图: 1.合作学习一: 读图—交流—展示 (1)地形区有内蒙古 高原、塔里木盆地、准 噶尔盆地、天山、塔克 拉玛干沙漠等,地形以 高原、盆地为主。 通过自主读 图、展示、交 流等环节培 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能力 (1)引导学生完成:观察地图,找出位于西北 地区的主要地形,并分析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2)展示内蒙古高原的草原景观、塔里木盆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景观 (3)追问:新疆的地形有何特征? 总结:新疆的地形归纳为—三山夹两盆。 补充:天山南北两侧,属于南疆和北疆。塔里木 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四周高山环绕,塔克拉 玛干沙漠居于盆地内部,是我国最大沙漠。准噶 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内陆盆地,是一个半封闭的 盆地。 2.探究自然环境—河流 (1)展示新疆境内河流: 补充:塔里木河,在维吾尔语里、意为“无缰之 马”和“田地、种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塔里木盆地北部。发源于天山山脉及喀喇昆仑 山,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 (2)欣赏景观,加深 对西北地区地理事物 的认识 (3)观察与发现 能说出新疆主要的山 脉和盆地:阿尔泰山、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 里木盆地、昆仑山脉 2.识图—对比—归纳: (1)找出图中主要河 流,并能说出该河流的 特点:是中国最长的内 陆河、为世界第五大内 陆河。 趣味发现,调 动学生的积 极性 通过识图、对 (2)提问:西北地区还有哪些主要的河流呢? 并且分辨哪些河流属于外流河?哪些属于内流 河、湖? (3)追问:你发现西北地区河流有什么特点? 归纳:西北地区多为内流河,季节性的河流等特 点。 请同学们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3.探究自然环境—气候 (1)展示中国气候分布图: 提问:观察中国气候分布图,说出西北地区的主 要气候类型?主要有什么特征? 展示图片——分析解释其原因: (2)利用地图找出主 要的河流,并进行归 类:外流河:黄河、额 尔齐斯河;内流河:塔 里木河;内流湖:艾丁 湖 (3)发现与交流:水 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 融水和山地降水 因为西北地区降水少。 3.合作探究,思考交流 分析归纳:冬冷夏热, 温差大;降水少,且集 中在夏季 能分析其描述的现象: 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比、归纳等形 式引导学生 不断的发现, 进而深入的 学习西北地 区的河流 提供充足的 探究资料,引 导学生完成 问题的探究, 获得学习的 方法,培养学 展示描述的一种怎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2)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引导学生探究 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规律。 你发现西北地区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展示资料:喀什距印度洋 1870 千米距渤海 3510 千米;呼和浩特距渤海 560 千米;中国山脉资料 等。 (3)拓展交流:西北地区最湿润与最干旱的区 域是?为什么? 最湿润的地区:伊犁河谷;最干旱的地区:塔克 拉玛干沙漠 补充:三面环山,位于天山 V 形部位,来自大西 洋的暖湿气流到这里被迫抬升,形成降水 4.活动探究: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 (1)根据图片反映的地理环境,按照从湿润到 干旱的顺序,将 A、B、C 三幅图片进行排列。 说明了西北地区温差 大的特点 (2)分析展示: 大 部 分 地 区 降 水 : 400mm 以下,属于干旱 区、半干旱区 发现西北地区突出特 点是干旱。 分析交流:西北地区深 入内陆,远离海洋,加 上高大山脉的阻挡,海 洋水汽难以到达。 (3)思考交流:北为 天山、西为帕米尔高 原、南为昆仑山脉,且 处于青藏高原的“雨 影”区,湿润气流难以 进入。 4.思考与展示: (1)观察与排序,并 能辨别主要的植被景 观类型:草原——荒漠 草原——荒漠等景观。 生横向思维 的良好学习 习惯 培养学生归 纳的习惯,形 成知识之间 的联系,拓展 学生的思维 (2)摄影家忘记了告诉大家这三幅图片的具体 拍摄地点,请你来猜一猜这三幅图片的拍摄地 点。 补充:认识沙漠植物——胡杨“生而千年不死, 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胡杨是生长在 沙漠的唯一乔木树种,十分珍贵,可以和有“植 物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相提并论。 (3)推测造成西北地区景观变化的原因。 总结:西北地区降水自东向西不断的减少,植被 呈现了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 规律。 (2)给图片找找其所 在的地方 甲——C;乙——A;丙 ——B。 (3)展示交流:分析 不同植被带上的降水 量。 通过合作探 究,进一步了 解气候等自 然环境的特 点,并为后面 学习人类活 动做铺垫 课堂总结: 拓展应用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天山,游客们夏天也穿挺厚的运动服,不下雨也打着伞, 你知道原因吗? 在吐鲁番,我看到人们挖了许多“暗道”,让水从地下流淌到用水区域。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在明明已经很干旱了,那里的人们却盼望天再热一点,这又是怎么回事? 增加趣味性 的同时,便于 学生认识学 习生活中地 理的意识 课堂达标 1.下列几组地形区是西北地区的是( ) A.天山、秦岭、阴山、四川盆地 B.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秦岭、大兴安岭 C.内蒙古高原、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D.天山、阿尔泰山、阴山、塔里木盆地 2.小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到乌鲁木齐去旅游,他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 然景观依次是( )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森林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以下区域最合适( ) A.南方地区 B.比方地区 随堂练习,巩 固基础,课堂 达标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4.西北地区河流少,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植被稀疏 C.降水少 D.海拔高 5.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6.西北地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 ) A.“高”和“寒” B.干旱 C.温和热 D.冷和干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